熱門搜索: 金磚

毛曉彤:拍《埃博拉前線》經(jīng)常和羅晉探討怎么“挨打”丨角色

2021-12-19 07:50:00 來源:新京報網(wǎng) 作者:張赫
大號 中號 小號

由羅晉、毛曉彤領銜主演的重大現(xiàn)實題材電視劇《埃博拉前線》正在浙江衛(wèi)視等平臺熱播。劇中,毛曉彤飾演了華裔調查記者何歡,為了暗訪非洲“血鉆”走私案而假扮成醫(yī)生,和鄭書鵬(羅晉飾演)成為共同抗擊埃博拉疫情的“戰(zhàn)友”。

毛曉彤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笑稱,何歡這個角色一直在“挨打”。甚至在片場,她也經(jīng)常和羅晉探討怎么“挨打”。但拍攝完這部作品,她最大的感受是生活在中國很自豪,“是祖國給了我們強大的安全感,讓我更加珍惜當下。還有就是何歡這個角色的勇敢,(也)是我一直想要去努力達到的。”

毛曉彤飾演華裔調查記者何歡。

1、背誦大量英文單詞,研究《血鉆》等紀錄片

新京報:你如何理解何歡這個角色?

毛曉彤何歡心懷大愛,為了理想可以不顧自己的安危,她作為一個記者,只身進入非洲去調查真相,一定得有強烈的信念感去支撐,才能去不斷的克服那么多阻礙和困難。她的勇敢和信念讓我很敬佩。

新京報:飾演這個角色,最大的挑戰(zhàn)是什么?

毛曉彤這個題材和職業(yè),都距離生活相對遠,但劇本身題材的內在要求,就是真實感,所以怎么能演得貼近一個調查記者,是我一直在琢磨的。

新京報:為了演好華裔記者這個角色,以及在埃博拉疫情的故事背景中,你分別做了哪些準備功課?

毛曉彤有學英語,一些何歡調查事業(yè)上的專業(yè)詞匯是我們平時生活中很難接觸到的,有很多對手戲演員就是外籍演員,有大量的英文臺詞,提前都背熟了。還有看紀錄片《血鉆》《醫(yī)道無界》,看一些真實的故事有助于塑造人物。

毛曉彤表示很敬佩角色的勇敢和信念。

2、和羅晉二次合作,劇中角色因為鄭書鵬內心變柔軟

新京報:此次和羅晉第二次合作有怎樣全新的感受?

毛曉彤和羅晉之前合作過《錦繡未央》。因為大家都是特別認真的人,會在走戲的時候討論得很細致,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該怎么演才更符合情境,大家經(jīng)常在片場討論怎么挨打,哈哈。

羅晉和毛曉彤在劇中多次面臨危險。

新京報:你如何理解何歡和鄭書鵬在劇中的關系?后續(xù)兩人是否會有感情戲的展開?

毛曉彤和鄭書鵬之間我覺得不是情侶關系,在這樣一個特殊的背景下,兩人一起經(jīng)歷很多事情,從一開始的誤解,到可以說出心底的秘密,再到中間有一次離別時候的表露,到兩人你知我知的契合,我覺得是這樣一個過程。

何歡一開始目的性是很強的,就是要調查案件,但來了以后遇到這些事情,我覺得讓她的內心有一部分變得柔軟了。是鄭書鵬,是何歡的父親,還有她在這里見到的非洲友人,讓她變化的。

3、拍攝一鏡到底穿越炸點曾出了些小狀況

新京報:和外籍演員對戲,發(fā)生過什么有趣的事?

毛曉彤最開始的劇本上,有很多(非洲人)他們一群人圍著我用槍指著我的橋段。我們現(xiàn)場走戲,一看這身高上的差距,大家都覺得對付我不需要那么費勁,單手就可以拎得動我,于是就有了很多(成片中)何歡被單手拽來拽去的場面。雖然劇里面他們(外籍演員)可能看起來有些兇,但是私下都很可愛,會和我一起討論怎么“打敗”他們。

新京報:劇中給非洲產(chǎn)婦接生,何歡被壞人劫持的那場戲,是如何完成的?

毛曉彤接生戲我們有提前學習手法,也有討論在那樣危急的情境下,該怎么樣表現(xiàn)才能符合人物本身的特性。還有何歡聽胎心的不專業(yè)也是大家設計的,目的就是讓鄭書鵬一眼識破何歡。為了真實感更強,這種沖突戲也是要比較真實的。

何歡被劫持的戲份。

新京報:據(jù)悉劇中你一鏡到底穿越炸點都是真實的,“沉浸式穿越炸點”是一種什么體驗?這算是你拍攝過的炸點最多,過程比較驚險的一部戲嗎?

毛曉彤當時拍的時候其實是有點緊張和壓力的,因為要記清楚炸點的位置還有路線,還得在那個人物狀態(tài)中,一鏡到底拍攝就會比較有壓力,盡量讓自己不要失誤,順利跑下來。算是有一個小小的驚險吧,因為樹倒下來的時候樹梢碰到我一下,其實設計的時候是沒有這個的,也算個小小的突發(fā)狀況,我當時心里想的就是,攝像老師不能停??!一定要跟著我繼續(xù)跑啊!大家真的有這種默契,我們就順利地跑下去了。

毛曉彤穿越炸點截圖。

新京報:微博有一個熱搜話題是#埃博拉前線一天八場哭戲# ,這部戲算是你拍過哭戲比較多的作品嗎?

毛曉彤:算是我挨打比較多的,哈哈哈。這部戲的淚點確實很多,我自己在追劇的時候也經(jīng)常跟著哭,醫(yī)護人員真的太偉大了,向他們致敬!

新京報:劇中還有哪場戲令你印象深刻?

毛曉彤有一場戲是我去給一個病人拿可樂,前情是他生病了,染上了埃博拉,我為了調查鉆石事件留在桑宜村照顧病人,有一天他給了我一個可樂果,當?shù)氐娜烁嬖V我說能送可樂果的友情一定不是小友情,我對他說等他病好了,一定送他一瓶可樂嘗嘗,因為他沒喝過。這個時候突然就打仗了,突如其來的轟炸大家都很恐慌,我們開始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他被炸傷了,傷得很嚴重,他說他想喝可樂,這也是我和他之間的一個小承諾,所以跑回去給他拿可樂想滿足他的這個小愿望,他也許就能堅持活下來。雖然最后拿到了可樂,但他還是沒喝到就去世了。會覺得生在中國,無比幸福,是祖國給了我們強大的安全感。在劇中何歡的朋友甘姆對何歡說過,為什么他們要承受戰(zhàn)爭,疾病。我們沒有辦法對他們感同身受,但是那一刻心里想的就是何其有幸,生于華夏。

新京報記者 張赫

責任編輯:馮小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