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步走到上市,
他真是靠一碗碗麻辣燙嗎?
賣麻辣燙的楊國??觳偷暌鲜辛恕?/p>
10月25日,證監(jiān)會官網(wǎng)顯示,楊國福麻辣燙擬在港交所發(fā)行H股上市的申請已獲得核準批復。
據(jù)招股書顯示,2019到2021年前三季度,在線下餐飲遭受重創(chuàng)的背景下,它的利潤分別為1.81億元、1.68億元和2.02億元,逆勢上漲。
除此之外,楊國福的門店數(shù)量也在增長,2019年至2021年,全球新增1000多家。截至2021年9月30日,它的門店總數(shù)已達5783家。
一碗小小的麻辣燙如何撐起一個上市公司?全國餐飲小店多如牛毛,為何楊國福能脫穎而出?一路狂奔到上市,它的背后又有哪些隱患?
許多問題,都在它的招股書中寫出了答案。
從夫妻店到上市公司
楊國福麻辣燙的創(chuàng)始人就叫楊國福,是位來自哈爾濱的東北漢子。
他自幼家貧,15歲輟學,放過羊,養(yǎng)過豬,還開過小賣部。“感覺為了賺錢,我什么苦活都做過。”后來他回憶道。
2000年,楊國福與妻子在街邊賣大蝦粥,收入平平。3年后,他發(fā)現(xiàn)四川麻辣燙攤位客流不斷,于是盯上了這門生意。
當時,他與妻子一起試吃。餐后,兩人滿頭大汗。被麻辣燙美味折服的同時,他們也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太辣。
東北人對辣的接受度不比四川人,楊國福馬上對麻辣燙湯底進行改良。
他租了一間地下室,開始研制麻辣燙湯底。最初,他學同行買回香辛料放到鍋里炒,甚至嘗試用豆瓣醬研制底料,但客戶反饋一般。
之后,他推翻重來,加入骨頭熬制的高湯,再澆入牛奶一起煮,減少辣度,增加鮮味,而且給麻辣燙搭配了蘸料麻醬。這次改良讓他一鳴驚人,食客變得越來越多。
2003年,楊國福的第一家店“楊記麻辣燙”在哈爾濱永和街開店。
·楊國福麻辣燙前身。
立于臺階上的門口、破舊的招牌、簡單的陳列……楊記麻辣燙的“賣相”像極了情景喜劇《東北一家人》中牛小偉的飯店“達達殺豬菜”。但這里生意火爆。
當時哈爾濱平均房租千元,食材便宜,人工一個月僅300元左右,楊國福決定走加盟模式的道路。兩年后,哈爾濱及其周邊的楊記麻辣燙門店數(shù)量就開到70多家。
國內麻辣燙品牌雙巨頭之一的“張亮麻辣燙”創(chuàng)始人張亮后來表示,當初創(chuàng)業(yè)做麻辣燙正是受了親戚楊國福的影響。
2007年,楊記麻辣燙改名楊國福麻辣燙,開始了一段傳奇故事。
開始,其加盟費低,僅需1000元到3000元。在“高客流、低成本”的光環(huán)加持下,它的擴張開始加速。
此后3年,其以每年增加200至300個加盟商的速度,在東北地區(qū)快速增長。到2010年,楊國福麻辣燙已經(jīng)擁有加盟店1000多家。
隨著加盟店的增多,楊國福麻辣燙遇到了問題。因為加盟模式相對松散的管理,致使加盟商的食品質量參差不齊。越來越多的人質疑楊國福麻辣燙的食品安全。
2010年,楊國福對加盟方式進行整頓,砍掉許多因臟亂差、選址不佳、游走在盈利與虧損邊緣的店面,然后統(tǒng)一店面裝修、規(guī)范食材供應鏈。最終,楊國福麻辣燙的頹勢被止住。
期間,楊國福提出了“快餐式麻辣燙”的理念,采用“斤選模式”,讓顧客自選菜,按重量收錢。這也成了如今常見的麻辣燙售賣方式。
2015年,楊國福走出東三省,將總部搬到上海。從此,這家麻辣燙轉變?yōu)槊嫦蛉珖目觳推放啤?/p>
招股書背后的
“麻辣燙版圖”
楊國福麻辣燙一步步走到上市,真的是靠一碗碗麻辣燙堆出來的嗎?
答案出乎許多人的預料。其實,它靠的不是麻辣燙生意,而是供應鏈生意。
藍鯊消費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盧旭成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分析道:“據(jù)招股書顯示,楊國福收取的加盟費和系統(tǒng)維護費用僅占營收的5%,而銷售自產產品占到25%到30%,銷售向第三方采購的貨品更是占了近60%左右。”
·楊國福麻辣燙的招股書(部分截圖)。
簡單來說,楊國福麻辣燙的主要營收并不是加盟費,也不是加盟店的業(yè)績提成,而是向加盟店售賣食材、底料包、后廚設備等。
招股書上有個數(shù)值佐證了其供應鏈企業(yè)屬性——2021年前三季度,其毛利率為30.2%,與海底撈背后的供應鏈企業(yè)頤海國際相當。
據(jù)盧旭成介紹,“近幾年許多偏供應鏈的餐飲品牌表現(xiàn)都不錯。除楊國福麻辣燙外,同類型的蜜雪冰城和絕味鴨脖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2018年,楊國福本人親自選址,在四川自建了一座供應鏈工廠,讓許多利潤高的產品從采購轉銷變成了自產自銷。這步棋不僅增強了其供應鏈的利潤,更加強了穩(wěn)定性。
·四川楊國福工廠。
2019年,楊國福在采訪中放出豪言:“5年內,公司計劃將海外門店的數(shù)量擴展至1000家,國內門店數(shù)量增至9000家。”
如果目標達成,楊國福麻辣燙將成為“萬店級別”的快餐品牌。
市場正在觀望楊國福能否完成這項任務。“現(xiàn)在許多加盟商還愿意‘跟楊國福玩’,是因為它的運營成本相對低。”盧旭成說:“目前餐飲一哥是海底撈,它之所以能做到這個位置,很大原因是不依賴人工,尤其是大廚。這類餐飲的烹飪方式,主要是將配菜、預制好的半成品加料包下鍋煮熟,對員工的技術要求極低,這也代表著用工成本低。這個特點楊國福也有。”
除此之外,“楊國福的出餐速度非常快。并且因為制菜工序簡單,所以產品也極其容易標準化,可復制化程度高。”
在此次披露的招股書中,還有一個數(shù)據(jù)引起關注,那就是“2021年前三季度,楊國福的零售業(yè)務營收占整體的3.2%”。
·楊國福自產的火鍋底料。
近幾年,西貝、海底撈、喜茶等餐飲品牌扎堆進入零售化渠道,各大品牌的茶包、火鍋底料等產品被擺上貨架,楊國福也不例外。
盧旭成認為,零售產品的本質是近些年爆火的預制菜。這些產品的保質期長,不會像蔬菜、鮮肉那樣“需要爭分奪秒賣完”,大大增加了庫存原料存放的靈活性。
其次,零售化可以讓快餐品牌像可口可樂類那樣的快消品牌看齊,利用線上線下等各類經(jīng)銷商,將貨鋪到各個渠道。這不僅增加了售賣場景,也提高了品牌曝光度。
梳理招股書后,楊國福的商業(yè)版圖已躍然于紙上。
狂奔背后有何隱患
楊國福麻辣燙快速擴張的法寶無疑是加盟模式。
“輕盈的加盟模式非常適配楊國福、呷哺呷哺等小店品牌。”盧旭成分析道。“這些店的人均消費相對低,流轉快,不用強行開在大型商業(yè)綜合體,很容易吸引加盟商。”
但加盟模式是雙刃劍,最大隱患就是管理問題。加盟是獨立主體之間的合同關系,各個特許加盟店的資本是相互獨立的,總部對其控制力相比直營模式明顯偏弱。
盧旭成說:“在此情況下,加盟商容易出現(xiàn)鉆空子的逐利行為,這些行為的后果往往會零星體現(xiàn)在食品安全這顆‘大雷’上。”
此前,楊國福就曾因食品安全問題上過熱搜。
2021年7月,一段楊國福后廚臟亂差的暗訪視頻曝光。畫面中,店員用食材當抹布,蟑螂隨處可見、食材被老鼠啃過……
近幾年,楊國福被爆出的食品安全問題還有多起。2021年10月,北京消協(xié)通報了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連鎖餐飲門店數(shù)量,楊國福麻辣燙排在第二位。
該問題在其招股書中也有體現(xiàn),其中提到“麻辣燙餐廳的食品質量控制系統(tǒng)出現(xiàn)的任何嚴重失誤,可能會對我們的業(yè)務、聲譽、經(jīng)營業(yè)績和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與之對應的是,“信息化”“數(shù)字化”關鍵詞在招股書中共提到了23次。這些關鍵詞背后,體現(xiàn)了楊國福希望通過大數(shù)據(jù)監(jiān)控提高門店管理水平,但具體結果還需驗證。
此外,企業(yè)接班人問題也是楊國福需要重視的問題。楊國福的兒子楊興宇目前是企業(yè)的首席運營官,搭建了楊國福的數(shù)字化供應運營體系。
盧旭成說:“二代們的接班問題是許多企業(yè)面臨的問題。許多二代熱衷一些前衛(wèi)的企業(yè)文化和運營策略,一部分留過學的二代會推崇歐美的品牌理念、經(jīng)營理念,但這些運營策略和理念并不都適合自家品牌或中國市場。”
2021年,楊國福本人宣稱,要打造“麻辣燙界的星巴克”。許多人認為,楊國福麻辣燙日后會提高客單價,也會將麻辣燙賦予社交屬性。
在盧旭成看來,這“有點往臉上貼金”:“楊國福麻辣燙更適合高性價比的大眾消費,人們錢多多吃一點,錢少少吃一點。十塊錢出頭也能吃,二三十塊錢也能吃。這種屬性對于楊國福來說很重要。”
不管怎么說,楊國福上市之路將要開啟,品牌曝光度和影響力也會水漲船高。從2003年的一間夫妻店,到如今擁有上市公司,楊國福的成功里有時代紅利的因素,也有個人努力的加持。
就如楊國福曾說的那樣:“我從不認為街邊擺攤是低人一等的活,人一定要看得起自己,不管做任何工作,我都會干勁十足,因為這樣過日子才比較快樂。”(作者:隋坤)
總監(jiān)制: 呂 鴻
監(jiān)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