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唐人詩中的海南

2023-08-24 09:18:33 來源:海南日?qǐng)?bào) 作者:張意薇
大號(hào) 中號(hào) 小號(hào)
原標(biāo)題:唐詩海南

這個(gè)暑期,圍繞大唐才子追求夢想而展開的動(dòng)畫片《長安三萬里》引發(fā)持續(xù)觀影熱潮,很多觀眾對(duì)“長安”充滿了向往之情。

有唐一代,充滿了繁華爛漫,有進(jìn)長安者,亦有出長安者。李杜沒有來過海南,但也曾吟詠海南,李白嘆著“銅柱朱崖道路難,伏波橫海舊登壇”,杜甫也漫吟“朱崖著毫發(fā),碧海吹衣裳”。

位于嶺南之南的珠崖是古代海南島的別稱,也寫作“珠厓”“朱崖”“朱厓”。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jì),唐代被貶謫或者流放到海南的官員有七十多位,其中不乏能詩會(huì)賦的文人,將文化的種子播撒到海南。

貞觀年間,侍御史王義方(615年—669年)到儋州吉安縣(今昌江)任縣丞,在海南民族地區(qū),設(shè)壇講學(xué),傳授儒業(yè),開了海南學(xué)校教育之先河。

唐代早期,在海南謫居數(shù)年的還有南巨川。他在肅宗朝任給事中(757年),曾出使吐蕃,后不知何事遷謫崖州,人生履歷很豐富。

賈至與盛唐核心詩人圈的李白、杜甫、高適、王維等人交往甚密,他給南巨川寫的送別詩《送南給事貶崖州》倒頗為跌宕起伏:“疇昔丹墀與鳳池,即今相見兩相悲。朱崖云夢三千里,欲別俱為慟哭時(shí)。”

后來,南巨川安然無恙回京,相聚后又是一場新的告別。賈至于是在詩作《重別南給事》嘆道:“謫宦三年尚未回,故人今日又重來。聞道崖州一千里,今朝須盡數(shù)千杯。”

海南離長安有多遠(yuǎn)?對(duì)古人來說,崖州一千里,從此與友人怕是再難相見,所以才要須盡數(shù)千杯。

705年秋,曾受盛寵的宮廷應(yīng)制詩人沈佺期被流放驩州(今屬越南)。他從長安出發(fā),應(yīng)該是路過了儋州,輾轉(zhuǎn)了一年才到貶所。他在詩作《初達(dá)驩州》中寫道:“水行儋耳國,陸行雕題藪?;昶怯喂黹T,骸骨遺鯨口。”

沈佺期是奠定了唐代律詩體制的大才子,貶謫期間寫下不少熱力全開、膾炙人口的詩句,描述境況免不了提及海南。如,“銅柱威丹徼,朱崖鎮(zhèn)火陬。(《三日獨(dú)坐驩州思憶舊游》)”“雕題飛棟宇,儋耳間衣裳。(《答魑魅代書寄家人》)”。

和沈佺期齊名的宋之問也曾在詩作《早發(fā)韶州》中提到了海南,“珠厓天外郡,銅柱海南標(biāo)。日夜清明少,春冬霧雨饒”。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平定南越,曾在交趾立銅柱為界。孟浩然登樓遠(yuǎn)眺,吟出“薊門天北畔,銅柱日南端”;張籍送友人南去,留下“天涯人去遠(yuǎn),嶺北水空流。夜市連銅柱,巢居屬象州”。這里的“銅柱”意象,是詩人心目中唐王朝力所能及的南方,只是海南有別于中原的風(fēng)物中少了寒暑相催,多了雨霧氤氳。

849年,一代名相李德裕被貶到了崖州。李德裕常登高北望,望著回不去的長安,寫下《登崖州城作》:“獨(dú)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又作‘江山只恐人歸去,百匝千回繞郡城’)。”

一水之隔,家書難寄,李德裕在詩作《寄家書》中感慨:“瓊與中原隔,自然音信疏。天涯無去雁,船上有回書。一別五年外,相思萬里余。開緘更多感,老淚濕霜須。”

長安已成舊事,因而李商隱有詩《李衛(wèi)公》慨嘆李德裕今非昔比的仕宦境遇:“絳紗弟子音塵絕,鸞鏡佳人舊會(huì)稀。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鷓鴣飛。”曾經(jīng)門庭若市,如今卻是好友親朋魚沉雁杳,但他仍有南國雍容綻放的木棉和天涯羈旅中的多情鷓鴣,又何嘗不是另一種人生體驗(yàn)?zāi)兀?/p>

(作者系海南工商職業(yè)學(xué)院思政課部副教授)

責(zé)任編輯:馮小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