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金“韋神”也是碰瓷流量

2024-07-11 09:43:53來源:北京晚報作者:辛音
  “他給洞庭湖水災捐了1600萬,自己每個月卻只花300塊錢。”以韋東奕為主角的謠言又上新了。近日,大量相關短視頻流傳網絡,獲得數萬點贊和評論。7月8日,韋東奕所在的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回應稱,未曾聽說此事;韋東奕堂哥堂姐也分別回復媒體:“這是假消息”“沒有的事”。
  網友將韋東奕稱為“韋神”,是因為他是數學界難得的人才,有異于常人的地方;可在一些自媒體運營者的眼中,“韋神”成了帶流量的神。“韋神”給大多數人的印象,是帶著公交卡,啃著大饅頭,提著大桶裝的礦泉水,有些不善談吐,有點不修邊幅。這樣一個生活至簡的人,“一口氣給災區(qū)捐了1600萬元”,如此謠言自然能獲取網友的關注和感動,換來大把的流量。
  造謠一個人捐款,比造謠一個人不捐款殺傷力更大。這種博眼球到完全不顧當事人感受的劇本,已經不止一次套用“韋神”形象了。就在捐款謠言散布的同時,還有一條謠言,說月球采樣軌跡,也是由韋東奕計算的。事實上,他一個人不可能完成如此復雜的計算,這些變著花樣、從未消停的謠言,表面上是對“韋神”的追捧,實質都是對“韋神”的算計。毫無底線地杜撰,往往有這樣一個規(guī)律:今天可以罔顧事實把人捧到天上,明天就能肆無忌憚把人踩到地里。至于是捧還是踩,流量是唯一的判定標準,無論是捧還是踩,都是在惡意消費這名數學奇才。
  以之前“韋神”對謠言的態(tài)度看,他是不屑于跟自媒體較真的,甚至都懶得回應一聲。可一個社會對謠言不能止于辟謠,監(jiān)管部門辟謠之后還應該追責,營造一個安靜、干凈的學術鉆研環(huán)境,打造一個清風朗朗的網絡環(huán)境。就此次“韋神”捐款的謠言,首發(fā)者不能只是道歉了事,按照有關造謠的處理規(guī)定,應該由平臺拉進黑名單,并承擔法律代價;轉發(fā)者也不能只是刪除視頻,還應公開道歉,接受禁言懲罰。聳人聽聞的謠言炮制者、默許縱容的平臺方也該反思,骯臟流量帶來的短期效益其實早就標好了價格,終會換來賬號口碑的翻車以及網友對平臺的集體反感。
  任短視頻謠言隔三岔五污染視聽,還有更嚴重的后果,就是給當事人乃至公眾造成一種莫名的不安全感,并沖擊整個社會信任體系。短視頻火爆的這幾年里,編劇本博流量的套路,遠不止套在“韋神”一人身上。不管來自哪個行業(yè),不管有沒有名氣,即便是普通人下樓拿個快遞,都可能被鋪天蓋地的鏡頭聚焦,加上虛假的配文、配音、配圖,編出一個流量至上的彌天大謊。持續(xù)不斷的網絡清朗行動,已經表明了國家監(jiān)管部門的堅決態(tài)度,接下來,還要拿出更嚴格的懲治措施,把造謠生事者和涉事平臺罰到肉疼。
  “韋神”不需要自媒體貼金,自媒體也不能靠造謠“韋神”撈金。
責任編輯:李璐璐
關鍵詞: 北大“韋神”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