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劉雨昕是在她剛于北京安營扎寨的工作室里。她坐在《環(huán)球人物》記者面前,夾帶著青春時尚的氣息,談吐間能感受到一點超齡的冷靜。這無疑跟她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時間上,12歲開始“北漂”,經(jīng)歷10年起伏終于迎來了自己的“C位”時刻;空間上,貴州、北京、上海、天津、廣州,這些城市都記錄下她的舞臺故事。
漂泊的人大多有一個理想,尋找內(nèi)心的世外桃源。于是在給構(gòu)思了6年之久的新專輯起名時,劉雨昕選了一個極具奇幻色彩的單詞“XANADU”。13世紀,馬可·波羅來到元上都,記錄下忽必烈壯觀美麗的宮殿,后人便衍生出這個詞,賦予其東方絕美之境的含義。
![](/uploadfile/2022/0421/20220421023543316.jpg)
劉雨昕專輯《XANADU》封面
在專輯中,劉雨昕擔任詞曲創(chuàng)作及制作人,用10首歌將自己心中的秘境不斷具象化:有她家鄉(xiāng)貴州的箐苗(納雍苗族的四個支系之一)唱段、彝族念白、苗族刺繡和銀器,有她10年“北漂”習得的街舞和流行編曲,還有她對夢想、對生命的感動。
“音樂、舞蹈、色彩和原生態(tài),構(gòu)建出我心中的世外桃源。”她說,“10首歌組成了一個故事,歌詞里都在講述一個理念,那就是人生每個階段都需要勇敢地往前邁步,總會有一些新的探索,‘努力’會帶你走到想去的地方。”
專輯中有首劉雨昕參與創(chuàng)作的歌,名為《黑日白月》,里面融入了她在采樣時,選擇的一段彝族念白。她用彝語念道:“一路向前,太陽和月亮同時掛在天邊,眼前的冒險,像開幕的盛宴。”
這是即將25歲的劉雨昕,唱給自己的啟程戰(zhàn)歌。
這些珍貴的聲音,該被更多人聽到
作為劉雨昕的首張個人專輯,《XANADU》的封面不是她的照片,也不是時尚圖騰,而是貴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苗繡,以及苗族銀器。這些都是劉雨昕從小接觸的藝術(shù)——她的母親是資深黔劇演員。在她的記憶里,兒時最熟悉的畫面就是母親穿著鮮艷的少數(shù)民族服裝。家里有一面大鏡子,母親總是站在前面練習黔劇經(jīng)典劇目《秦娘美》的唱段,這幾乎成了她最早的音樂啟蒙。
“小時候聽到這些唱段,覺得很好奇,越長大越發(fā)現(xiàn)這些聲音特別珍貴,應該被更多人聽到。”2020年年底,劉雨昕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國慶聲音紀錄片《非遺第N年》中擔任“非遺講述者”,將苗族古歌、織錦,侗族大歌,水族馬尾繡的故事娓娓道來。一些是她從小耳濡目染的,一些是她日后采風了解到的。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音樂中尋找靈感,是劉雨昕創(chuàng)作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6年前,劉雨昕的父親偶然給她聽了一段箐苗唱段:“這里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山青鳥鳴牛羊壯。大山深處,歌聲回蕩,唱出我們心中的夢想。我愛我的家。”
箐苗沒有自己的文字,人們靠口頭文學和音樂將族人的歷史代代相傳,因此箐苗的音樂有著很強的講述感和史詩感。在箐苗樂器中,三眼簫最具特色。它只有3個孔,卻能發(fā)出12種音律,形成4度音差,搭配族人高亢的合唱,組成如同在高山中呼喚的遼遠氣勢。
“那個瞬間我就被吸引了,從此就有了這樣一個愿望。”劉雨昕回憶,“當時就想著要把這個唱段結(jié)合到創(chuàng)作中,但是一直沒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6年過去,在大學里系統(tǒng)學習了編曲制作,在行業(yè)里不斷歷練后,劉雨昕拿出了這段珍藏的原生態(tài)采樣,并在制作中融入電子、鼓點、動物叫聲,勾勒出萬物復蘇的畫面,于是有了《颶》這首歌。
箐苗唱段里唱的是“山美、水美、家鄉(xiāng)美”,她在歌詞里填的是“跟著直覺走……循聲而停留”,把少數(shù)民族樂觀、陽光、積極的精神通過流行歌曲展現(xiàn)出來。
“包括《黑日白月》這首歌,采樣時聽當?shù)匾晃灰妥謇蠋煶撕芏噙x段,我自己也學習了彝語,最終定下‘太陽跟月亮同時掛在天邊’的段落。”劉雨昕說,“采樣的過程是探索的過程,也是尋找自己初心的過程,是很快樂的體驗。”她向《環(huán)球人物》記者細細描述了自己創(chuàng)作時的場景:夜深人靜的時候,身邊有一架鋼琴,一邊彈一邊哼唱,突然很多畫面和聲音出現(xiàn)在腦海里,出生、成長的土地為創(chuàng)作灌入養(yǎng)分,最終與生活的歷練融為一體,構(gòu)建了屬于自己的音樂世界。
在劉雨昕看來,這不僅是自己作為音樂人的第一張全長專輯,也是她用音樂回饋家鄉(xiāng)和夢想的一份禮物。
“北漂”回憶,有艱難但也很酷
在劉雨昕的記憶里,母親帶給她的不僅僅是音樂的浸潤,還有身為表演者的一種韌勁。“小時候我在臺下看媽媽一個人表演,有時一個人要演兩個多小時,聲、臺、形、表,每一部分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很多壓力只有我在家里才能看見,她是我一個很重要的榜樣。”
12歲那年,對舞蹈產(chǎn)生巨大興趣的劉雨昕做出了人生中第一個重大決定——離開家鄉(xiāng),到北京學舞。不諳世事的年紀,只身到幾千里之外的大都市追夢,怎么看都是種冒險,家人和朋友大多表達了不解甚至反對。“最支持我的反而是我媽媽,她告訴我,她在很小的時候也有自己的夢想,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辦法實現(xiàn),所以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沒有束縛地去完成夢想。”
“其實真的不覺得苦,能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我覺得很自由、很快樂。”劉雨昕說,“就算遇到困難,想想還有父母的支持,要給他們爭口氣。”
劉雨昕的職業(yè)經(jīng)歷,幾乎是由各種比賽拼接而成的。14歲參加《向上吧!少年》,她是唯一的“最向上少年”獲得者;15歲參加《舞林爭霸》,獲得四位評委全票通過;17歲參加《蜜蜂少女隊》,人生第一次作為中心位出道……從湖南到上海到浙江,她跑遍了幾大衛(wèi)視,有過高光時刻,也有過艱難瓶頸。
“15歲時參加節(jié)目,一天要學三個自己不擅長的舞種,當晚就要過審核,一面拼命練習,一面又想逃避,不太敢面對。一旦咬牙堅持下來,會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慢慢打開了,可以接納更多新東西了。那個階段算是我內(nèi)心的一個轉(zhuǎn)折點。”
在各個節(jié)目里,劉雨昕幾乎都是優(yōu)等生的存在,但也會遇到“優(yōu)等生陷阱”,好像總是離“大紅”差一點。2020年參加《青春有你第二季》,她在初舞臺(節(jié)目中初次登臺審核)前自我評價:學習舞蹈11年,拿過一些街舞賽事的冠軍;2015年出道,參演過《愛情公寓》,雖然只是演了一秒的DJ;開過網(wǎng)店,當過駐唱,拿過面膜跳舞(直播帶貨),去過養(yǎng)雞場直播……最后她說:“人生有很多的無奈,但是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uploadfile/2022/0421/20220421023900170.png)
2020年,劉雨昕參加《青春有你第二季》C位出道
她用“破釜沉舟”來形容參加《青春有你第二季》。一是她已經(jīng)參加了不少的比賽,二是這個行業(yè)的確有黃金年紀,她甚至做好了海選就被淘汰的準備。“我只能不斷告訴自己,就是一定要先準備好,這樣機遇到了,或許你還能抓住它;但如果你都沒準備好的話,機遇一定是會溜走的。
她的確是準備好了,命運也為她準備了大禮。雖然節(jié)目最初她的排名并不高,但有備而來的她從初舞臺開始就展現(xiàn)了專業(yè)的唱跳水平。她的努力同樣被看見,即便膝蓋積水也沒有停下訓練。就這樣,劉雨昕的人氣一路上揚,最終拿下第一名成團出道。
“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覺得那段時光是我的青春,收獲了優(yōu)秀的伙伴,留有很多值得我驕傲的舞臺,屬于我們(組合THE9)的舞臺。現(xiàn)在每一次看到那些視頻我都會感受到一種很青春、很激昂的情緒,特別興奮。”
“有人可能覺得‘北漂’聽起來有點苦,我倒覺得這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我打下了目前所有的基礎,它可以說是幸福的、溫暖的。我也沒覺得很辛苦,因為我從中獲得了更獨立、更清晰的人生。”
能束縛你的只有你自己
劉雨昕曾評價私底下的自己靦腆,十幾歲時一群人在一個房間,大家好像都不會發(fā)現(xiàn)她的存在。她曾說:“因為我出來的時間比較早,可能看到的東西和同齡人經(jīng)歷的不太一樣,所以我有時候?qū)芏嗍虑闀憩F(xiàn)得有一點點麻木,但其實心里還是會有喜悅或者難過的。
從《這就是街舞》到《青春有你》,再到“C位”出道后參加的《蒙面舞王》,劉雨昕走紅的同時也遇到了一些不同的聲音。“以前,在大家的傳統(tǒng)印象里面,好像跳Popping(機械舞)的都是男生,女生比較少,但那個時候我就想,女生也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我一直堅持練習Popping。”
![](/uploadfile/2022/0421/20220421024117444.png)
2020年,劉雨昕參加綜藝《蒙面舞王》
不僅在練習室,在比賽中、工作時,劉雨昕也展現(xiàn)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Popping演出。《蒙面舞王》里,她取材傳統(tǒng)京劇短打武生曲目《三岔口》,用武生角色跳出了國風十足的Popping,在海外平臺上獲得了極高點擊和點贊。事實上,劉雨昕身上擁有的,不僅僅是舞臺歌手的爆發(fā)力,還有“95后”們面對世界的一種姿態(tài)。她說:“我覺得人就這一輩子,你一定要活得像你自己。”她喜歡看各種Reaction(即時反饋,拍攝者一邊看視頻一邊給出自己的評價),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有感動的,有好笑,有爭議的……
“我經(jīng)常會聽到一些聲音,說你要迎合市場、迎合大眾,我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但我想趁自己現(xiàn)在對想做的事情還有熱情的時候,去完成它,去追求一個真我。每個人的審美本來就是不一樣的,不可能所有人的評價都是一致的,所以我非常接受不同的聲音,這些聲音也讓我去思考,怎樣才能在各種聲音里找到更好的自己。”
劉雨昕的故事是一個不被定義的故事——這也是她那一屆《青春有你》的主題。她自認一路上有過瓶頸、崩潰甚至動搖,最后發(fā)現(xiàn)“信心不是無緣無故自己來的,而是要通過一次一次努力去贏得底氣的。”
采訪最后,記者請她留一句鼓勵的話,給所有正在追夢的年輕人。她說:“人生沒有什么不可能,能束縛你的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