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弘揚工匠精神。“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也被寫進了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新時代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對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近日,環(huán)球人物網記者走近“成都工匠”鮮春林,看他如何通過創(chuàng)新意識踐行工匠精神?! ?/em>
“遇到問題,下意識想到的就是創(chuàng)新”,畢業(yè)于電子科技大學的“工科男”鮮春林,是同事們眼中的“草根達人”,更是身邊的“發(fā)明家”。“小喔機器人”便是他的“發(fā)明”之一。
今年5月,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城東供電中心(以下簡稱“城東供電中心”)營銷部副主任鮮春林獲評2021年“成都工匠”榮譽稱號。他帶領團隊研發(fā)出的“小喔機器人”將更換電表的效率提升了近92%。
“小喔機器人”不一般
“來電了!”2020年8月20日晚,成都金堂一小區(qū)傳來居民的歡呼聲,受洪災影響的他們終于等來了“久違”的電。
去年8月17日,50年來最大流量的洪峰過境金堂城區(qū)。待洪水退去,設備除潮、電表搶修、用電恢復等工作迫在眉睫。城東供電中心連夜準備了6千只電表由鮮春林帶隊送往金堂。“遭災的時候,看到光就是看到希望。”曾在金堂經歷過一次災后搶修的鮮春林,對當地居民、同事的處境感同身受。如何在最快時間內更換上千只電表,讓受災群眾早日復電呢?鮮春林向領導“安利”了“小喔機器人”。它可以省去傳統(tǒng)換表所需要的一系列人工繁瑣操作。在得到領導支持后,他又匆匆?guī)е?ldquo;小喔機器人”再赴金堂。
鮮春林帶隊支援金堂災后搶修
抵達現(xiàn)場后,鮮春林迅速著手進行電表換裝,從數據整理、購電信息查詢到還原客戶余額、推進系統(tǒng)流程,原本需要近五十人十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他用“小喔機器人”花了三小時就全部搞定。
“小喔”的效率竟然這么高!在場的同事震驚了。“小喔”的操作簡單嗎?鮮春林立即將“小喔機器人”的使用方法教授給金堂計量班員工。“容易學會,操作方便,最重要的是效率超高!”計量班的同事贊嘆道。
鮮春林在金堂指導同事使用“小喔機器人”
“小喔機器人”的問世
2019年,城東供電中心計量班組老舊電表輪換工作常讓員工犯難。當時,計量班組面臨約20萬戶的老舊智能電表換裝,需要人工錄入數據,其中經過8個環(huán)節(jié),要在23個界面用鼠標點擊上萬次。繁瑣的流程影響工作推進,無形之中打擊員工熱情。
“老舊電表輪換項目是我在負責,同事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我就要去刨根問底,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鮮春林想改變現(xiàn)狀,也想化解矛盾。
“如果能將人工流程智能化,就可以大幅提升班組效率、減輕工作負擔、避免人工操作誤差。”2019年9月,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調研隊深入基層推進職工訴求服務,在和調研組進行溝通后,鮮春林的想法得到了有力的落地。
知易行難,設計“小喔機器人”之初,鮮春林和團隊遇到了不少難題。團隊沒有經驗,只能靠自己細細鉆研和琢磨,在這個過程中,鮮春林形成了一套應對問題的方法,“先厘清換表的整套流程,再以圖文、現(xiàn)場操作、電腦錄屏等形式,把邏輯對應關系告訴技術人員,就能大大地幫助他們實現(xiàn)技術轉化。”
鮮春林開展“小喔機器人”培訓
兩個月后,“小喔機器人”誕生了。鮮春林做了一個實驗,在200只電表的批量表計輪換操作比較中,使用“小喔”后的業(yè)務流程總時長縮減了91.29%,三大子環(huán)節(jié)操作時長平均縮減90%,差錯率為0,員工鼠標操作減少至0.08%。
鮮春林不曾想到,“小喔機器人”一經問世,就先后斬獲國家發(fā)明專利2項。2020年,“小喔”分別獲得中國電力企業(yè)聯(lián)合會員工創(chuàng)新成果二等獎、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職工創(chuàng)新成果二等獎,研究成果已共享至青海、湖南、吉林、重慶等兄弟單位。
鮮春林演示“小喔機器人”
走進鮮春林的辦公室,映入眼簾的,是桌子上、柜子里層層疊疊的項目資料。“我的創(chuàng)新發(fā)明源于一線的工作經歷,都是為了解決在供電或搶修中的問題。但說到底,都是為了提升老百姓的用電獲得感、安全感。”鮮春林向記者介紹接下來的創(chuàng)新方向,“現(xiàn)在居民用電需求日益劇增,我們正在探索停電‘零感知’,在家里停電沒有人的時候,在客戶未主動向供電公司故障報修之前,設備可以自動研判和上報,從‘被動搶修’向‘主動搶修’轉變,不斷提升居民的用電體驗。”
鮮春林獲得了“成都工匠”的稱號,同事們都為他感到高興,但他表現(xiàn)得很謙虛。“我不過是做了該做的,職責范圍內的事,大家都一樣。”鮮春林沒有太多高尚的“概念”,只說要對得起這份工作。“選我獲這個獎其實很慚愧,工作都是大家一起做的,不是我個人的榮譽。”(羊佳)
(本文圖片由鮮春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