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6日21:00,全紅嬋和陳芋汐將出戰(zhàn)巴黎奧運會女子10米跳臺跳水決賽。
賽前,有人偶遇全紅嬋和陳若琳,發(fā)現(xiàn)陳若琳的包里塞著全紅嬋的小烏龜玩偶。對此,網(wǎng)友紛紛表示,“陳教練你就寵著她吧”“師徒情永遠讓人動容”。
圖源:社交平臺截圖
早在杭州亞運會期間,全紅嬋就曾表示她非常喜歡自己背包上的小烏龜玩偶。巴黎奧運會開幕以來,全紅嬋掛滿小玩偶和飾品的背包更是多次登上微博熱搜。
全紅嬋媽媽曾向記者道出“玩偶”背后的故事:“小時候,她很喜歡娃娃機里的公仔,但家里條件不好,她從不敢問我要。”
2007年,全紅嬋出生于廣東湛江。14歲時,她在東京奧運會女子十米跳臺比賽中以總分466.20分打破世界紀錄,一鳴驚人。此前的紀錄,正是陳若琳16歲時在北京奧運會創(chuàng)造的。
賽后,陳若琳發(fā)文恭喜全紅嬋和陳芋汐獲獎:“恭喜兩個可愛的小妹妹,我的新偶像小紅妹妹。”
圖源:當事人社交賬號
2021年年底,陳若琳成為全紅嬋的主管教練。而當時的全紅嬋,正面臨著多數(shù)女性跳水運動員最難熬的一道“坎”——發(fā)育關。
初代跳水女皇高敏曾說過:“她(全紅嬋)馬上就要長身體,在生長發(fā)育期和技術力量交替的過程中,對小姑娘就像走鋼絲一樣。”
兩年多的時間里,全紅嬋長高了七八公分,體重也增長了近十斤。身體的變化嚴重影響了全紅嬋的發(fā)揮。此后,她在賽場上的表現(xiàn)起起伏伏,多次輸給隊友陳芋汐。
“我也年輕過,但怎么也回不到年輕的感覺了。”全紅嬋自嘲道。
為了幫助全紅嬋突破發(fā)育關,陳若琳不得不加強對全紅嬋的管理,嚴格管控她的飲食、增加訓練量。那段時間,陳若琳恨不得將全紅嬋“拴在褲腰帶上”嚴密看管,“只要看到不滿意的地方,不管誰來都不行,我必須批評。”
作為奧運“五金王”,陳若琳也曾經(jīng)歷過發(fā)育關,正因為知道這一路走來有多艱難,她才對全紅嬋格外嚴格。“我走過的彎路,不想讓全紅嬋再走一遍,我會以過來人的經(jīng)驗,告訴她怎么去面對。”
她將自己應對發(fā)育關的經(jīng)驗傾囊相授,耐心引導全紅嬋前進。對她而言,在全紅嬋身上,好像看到了曾經(jīng)的自己。
“教練很嚴格,但她是為我好。”全紅嬋說。
2024年初,多哈游泳世錦賽女子10米臺決賽,全紅嬋戰(zhàn)勝隊友陳芋汐,首次奪得世錦賽單人項目冠軍。成績出來的那一刻,全紅嬋和教練陳若琳擁抱在了一起。
對于她們來說,這枚金牌的意義無可比擬。在幾次大賽錯失冠軍時,不少網(wǎng)友對這對師徒組合產(chǎn)生過質疑,認為陳若琳“耽誤”了全紅嬋。
而隨著全紅嬋重回巔峰,那些流言也不攻自破。這一切都是陳若琳和全紅嬋“一點一滴”爭取來的,在女性運動員發(fā)育關這條“鋼絲繩”的終點,平坦的路就在前方。
多哈游泳世錦賽上,全紅嬋和陳若琳相擁。圖源:央視新聞
在此前的巴黎奧運會跳水女子雙人10米臺決賽中,全紅嬋和搭檔陳芋汐“斷層式”奪冠,拿下金牌。
6日晚,全紅嬋和陳芋汐又將成為對手,爭奪女子10米跳臺跳水的冠軍。但也正如全紅嬋曾說過的那樣,“單人項目的金牌不管我們兩個誰拿到,只要是中國的就可以。”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