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完美受害人》中,管云鵬演繹的陳默一直守護在趙尋身邊,雖然面對父母的巨大壓力,陳默也一直相信趙尋。日前,管云鵬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表示,陳默有內(nèi)心叛逆的一面,所以別人都不相信趙尋的時候,他勇敢地相信趙尋,除了是因為喜歡趙尋,更多因為他自己內(nèi)心的固執(zhí)。“陳默很矛盾,一方面是來自于家庭給他未來的規(guī)劃,一方面是自己內(nèi)心的叛逆。”
劇本看下來是一個自我救贖的過程
管云鵬坦言,自己在拿到《不完美受害人》劇本后就被這個故事吸引,劇中每個人都具有兩面性,每一個角色都很飽滿很立體。“而且這個故事揭露了人性,女性要勇敢地說不,讓大家有自我清晰的認知。劇本看下來是一個自我救贖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了能量。”
劇中,陳默是趙尋的同事,因為喜歡趙尋,一直在暗暗地保護著她。趙尋出事的當晚,陳默就待在大成集團的樓下,見趙尋久不下樓,陳默計劃報警。然而,在趙尋起訴成功一事公開之后,陳默卻受到了父母的壓力,讓他不要被趙尋的外表所蒙蔽,不許他再繼續(xù)喜歡趙尋。管云鵬坦言,陳默是一個內(nèi)心很堅定,固執(zhí)又勇敢的人,同時他又有矛盾的兩面性,“他生活在一個嚴格的高等教育家庭,父母是高知分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他聽話,很乖,但哪怕是被父母教育打壓,在他的世界里,永遠在相信著趙尋,一根筋。”
生活中自己和陳默很不貼
對管云鵬而言,演繹陳默最大的挑戰(zhàn)來自于,生活中自己和陳默很不貼。管云鵬坦言,自己在看到劇本的時候就覺得,陳默跟自己相差甚遠,所以在演繹陳默的時候,他盡力從說話的語氣、走路的方式、看人的眼神等細節(jié)上,刻意去往人物上靠,“比如陳默走路,他會挺得很直;他還很溫柔,這樣家庭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一定是書香子弟的氣質(zhì),說話的時候不會很大聲,所以我在說臺詞時也盡量去找文質(zhì)彬彬的感覺。”
此外,劇中陳默所有的戲基本都是情緒戲,比如紅眼眶、哭、固執(zhí)、爭執(zhí),管云鵬坦言,如何把這些情緒演繹得層次清楚,比較有難度。“比如陳默和趙尋在海邊的一場戲,臺詞很大段,并且都是一些成語,怎么樣生活化地表現(xiàn)出來,難度挑戰(zhàn)非常大。”
【對話】
新京報:就性格來說,你和陳默有相似的地方嗎?
管云鵬:性格來說,我和陳默最相似的地方應(yīng)該就是,比較正能量,會打抱不平。但是我倆還是挺不像的,陳默雖然有自己固執(zhí)的一面,但本身性格還是溫柔安靜的,我性格就比較活躍外向,就是小太陽,在哪兒都會歡聲笑語。
新京報:劇中印象最深的一場戲是什么?
管云鵬:我印象最深的一場戲就是陳默為了趙尋跟同事打架的那一場戲,打架完之后,陳默對著趙尋說,你不要再像鴕鳥一樣。在陳默的世界里,所有人都在懷疑趙尋,只有他站在這個地方,其實也是孤注一擲,他內(nèi)心的堅定也很艱難。看劇本的時候,看到這一場我就哭了,后面就不敢看這場戲,這場戲是陳默壓抑這么多年的一個爆發(fā)。
新京報:對于劇名“不完美受害人”的“不完美” 你是如何理解的?
管云鵬:劇中每一個角色,在我看來都是不完美的,比如林闞,她也是不敢勇敢地邁出自己的心門;比如趙尋,她一直在努力地找尋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比如陳默,他遇到事情只會鼓勵別人去做,而他自己做為一個男人,沒有勇敢的擔當和責任;比如米芒,她對于自己的生活目標是認知不清楚的;成功也是一樣,看似成功,但是他的家庭已經(jīng)是一攤爛水。所有的人物都是欠缺不完美的,這才是人性,看似完美但每個人都不完美。
新京報:未來有什么自己很想嘗試的角色類型?
管云鵬:未來很想嘗試一些病嬌或者是反派的人物,有反差感的人物,這樣的人物內(nèi)心世界對我而言,會勾勒出不一樣的感受。因為現(xiàn)在我飾演的大多是很可愛,或者帶有喜劇色彩的角色,這個舒適區(qū)其實已經(jīng)達到了,在其他達不到的舒適區(qū),我想要去挑戰(zhàn)和突破。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