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古代教師稱謂多

2023-09-08 17:18:38 來源:閩南日報 作者:伊羽雪
大號 中號 小號

教師是一個最值得尊敬的職業(yè),從古至今,傳授知識的人皆為人們敬重。在古代,教師有很多尊稱,下面這些教師的諸多稱謂,皆表達了對教師的贊美與敬佩,皆為中國源遠流長歷史文化的一抹紅艷。

師長。古代視老師為尊長,師長是古人對教師的尊稱?!吨苡?middot;地官》載:“三日順行,以事師長。”

師傅。古代原本是太師、太傅、少師、少傅等官職的合稱,因為這些職位負責教習太子,所以師傅也成為古代老師的代稱和尊稱?!豆攘簜?middot;昭公十九年》載:“羈貫成童,不就師傅,父之罪也。”

夫子。原為孔子門徒對孔子的尊稱,后來成為對老師的尊稱,尤其流行于舊時私塾?!墩撜Z·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山長。是古代對山中書院主講教師的稱謂,其出處源于《荊相近事》。五代十國時期,蔣維東隱居衡山講學,受業(yè)者眾多,蔣維東被尊稱為山長。此后,山長成為對教師的一種尊稱。元代時,各路、州、府都曾建有書院,設山長。明清沿襲元制,乾隆時期曾一度改稱院長,清末仍叫山長。廢除科舉之后,書院改稱學校,山長的稱呼廢止。

師父。古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說,所以古時也將老師尊稱為師父?!秴问洗呵?middot;勸學》曰:“事師之猶事父也。”

西席。唐以前,俗以東向座為尊。賓客至,必請入西席面東而坐,故尊稱私塾教師為西賓,亦稱西席。

教習。明代翰林院學官兼教師,稱教習。清末,學堂興起后,其教師沿稱教習。

教授。原為宋代學官,掌學校課試等事,后用以對教書先生的尊稱,現(xiàn)作高等學校教師職稱。

講師。古為講授武事或講解經(jīng)籍的教師,今為高等學校教師職稱。

助教。古代學官名,始于晉,協(xié)助國子、博士教授生徒。南北朝、隋代相沿設置。唐代國子學、太學、廣文館、四門學等都設有助教。明、清兩代,僅有國子監(jiān)助教。今為高等學校教師職稱。

先生。古時對“門館”“私塾”老師中年長者的尊稱?!抖Y記》注:“先生,老人教育者。”《孟子》注:“學士年長者,故謂之先生。”

經(jīng)師。漢代指儒學學官,后指傳授儒家經(jīng)典的教師?!锻跷膽椉颉份d:“經(jīng)師人表,久資復實。”

教諭。原為宋代京師小學和武學中的學官名。明清時期,縣設“縣儒學”,作為一縣之最高教育機構(gòu),內(nèi)設教諭一人,另設訓導數(shù)人。訓導,指輔助教諭的助手。府學教諭多為進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

師保。原為古代輔弼帝王和教導王室子弟的官員,亦師亦保,統(tǒng)稱師保, 后來泛指老師?!兑装l(fā)·系辭下》曰:“無有師保,如臨父母。”

門館先生。宋元時代對家塾老師的稱謂。

門客。宋元時代,對家塾老師的又一個稱謂。

師資。先秦時代,對老師的敬詞。

博士。先秦時代的國學老師。

上述諸多教師稱謂,從中國歷史文明中一步步走過來,時代發(fā)展的今天,教師職業(yè)在世人心中的地位更加凸顯,教師這朵文明之花,也開放得更加璀璨奪目。

責任編輯:邱小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