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聯(lián)合全國博物館推出
文博科普產(chǎn)品《文博日歷》
今天,一起來認(rèn)識
《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láo)賦》行書卷
它是蘇軾傳世墨跡中
字?jǐn)?shù)最多的一幅
泛黃的白麻紙上
用筆遒勁、墨色濃厚
這幅行書作品
是現(xiàn)存為數(shù)不多的蘇軾真跡之一
整幅作品長度超過3米
由《洞庭春色賦》和《中山松醪賦》組成
共77行、684個字
是蘇軾傳世墨跡中字?jǐn)?shù)最多的一幅
△宋 蘇軾《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行書卷(局部)
二賦中的《中山松醪賦》
更是被蘇軾格外偏愛
他曾多次抄錄,贈與友人
豐富的想象力、豪放暢達(dá)的文風(fēng)
使這篇文章成為
蘇軾“朋友圈”里一轉(zhuǎn)再轉(zhuǎn)的深度好文
△宋 蘇軾《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行書卷(局部)
雖然多次“拷貝”
但其余“正版”《中山松醪賦》都已遺失
這一卷是我們所能見到的唯一真跡
蘇軾愛喝的酒用啥釀成?
“洞庭春色”和“中山松醪”都是酒名
二賦也都是詠酒之作
備受蘇軾青睞的這兩種酒
都是什么味道呢?
卷末為我們揭開了謎底↓
“始安定郡王以黃柑釀酒
名之曰洞庭春色
其猶子德麟得之以餉予,戲為作賦
后予為中山守,以松節(jié)釀酒,復(fù)為賦之”
“洞庭春色”是用“黃柑”釀制而成
“黃柑”也就是柑橘
蘇軾在嘗過之后,寫下了“好評”
“盡三江于一吸,吞魚龍之神奸
醉夢紛紜,始如髦蠻”
而“中山松醪”則別有一番風(fēng)味
是蘇軾親手用“松節(jié)”釀造的
專家認(rèn)為,“松節(jié)”是松樹枝干間的結(jié)節(jié)
唐代《備急千金要方》中
也有“松節(jié)”入酒的記載
因此,蘇軾自釀的可能是一種藥酒
“東坡制造”的酒嘗起來如何呢?
蘇軾也親自擬好了廣告詞:
“味甘余之小苦,嘆幽姿之獨高”
十一段跋文、三十余枚鑒藏印
這件墨寶自帶“觀后感”
從蘇軾寫下長卷的1094年至今
九百多年過去了
這幅行書卷的收藏者不斷變換
長卷尾部的“觀后感”也在不斷增加
十一段跋文、三十余枚鑒藏印
跨越元明清三朝
“蘇文忠公書,余生平所藏四詩,瀟灑飄逸,每謂人間無二。”
“此二賦經(jīng)營下筆,結(jié)構(gòu)嚴(yán)整,郁屈瑰奇之氣,回翔頓挫之姿,真如獅蹲虎踞。”
寫下跋文的一刻
就是和蘇軾完成了一次隔空對話
進行了一次“云干杯”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
監(jiān)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畢磊
文案丨翟子昊 視覺丨喻偌洢
技術(shù)丨湯沛 審校丨左中明
統(tǒng)籌丨劉瑩 武賀
微信編輯丨張琪
特別鳴謝丨吉林省博物院 總臺吉林總站 中國文物報社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