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山水寄情國畫意境——訪北京冬奧制服設計師賀陽

2022-01-24 15:29:37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于園媛 唐成選
大號 中號 小號
\
北京冬奧會與冬殘奧會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制服上衣設計效果圖
\
北京冬奧會與冬殘奧會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制服上衣設計效果圖
  冬日凜冽的寒風中見到賀陽,她穿著一身中式偏襟樣式的衣裳,黑底上點綴著雅致的紅色印花。深沉的墨色與端莊的紅色搭配,相得益彰。她說,這是自己設計的一件衣服,上面的山紋、水紋、梅花、仙鶴等圖案都來自敦煌及傳統(tǒng)服飾紋樣。
  賀陽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與冬殘奧會制服設計主創(chuàng)、北京服裝學院教授,她與團隊承擔了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工作人員、技術官員、志愿者三大類人員的服裝設計工作,包含保暖夾克、滑雪服、羽絨服、靴子、帽子、背包等共17個服飾品類。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有規(guī)定的色彩系統(tǒng),制服設計要運用霞光紅、迎春黃、天霽藍、長城灰、瑞雪白這些顏色來做文章。紅色最先映入賀陽的眼簾。工作人員服裝要醒目,以紅為主色調最合適,那么,拿什么與紅來搭配呢?她試了很多顏色,最終答案是黑色。賀陽說,古代“玄纁”二色指代天地之色,“玄”即黑,“纁”即淺紅,在傳統(tǒng)上是尊貴的色彩,而在民間傳統(tǒng)服飾和吉祥飾物中,紅黑也是常見配色。在冬奧會工作人員服裝上,黑色襯托出紅色的明亮與熱烈,紅色塊在褲腿、袖子、帽球上的點綴跳躍,打破了沉悶感,充滿青春的律動,貫穿上下的視覺牽引效果可以使穿著者顯得更高。
  對于技術官員來說,中性的長城灰更能體現沉靜與客觀公正感,而明亮的天霽藍則可以展示出志愿者的青春活力。這些色彩搭配將視覺中心的白底主體圖案襯托得明凈亮麗,也使不同人群的身份功能得到強化和突出。
  奧運會制服穿著群體廣泛,在審美、特色把握之外,必須更加注重共性。比如,在美化人體比例上,做一些視錯覺處理:上衣下半截的顏色和褲子一致,看起來腿長;腰身兩側用黑色拼接,會顯瘦;插肩袖的設計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體型的人的穿著需求。
  此次服裝設計中,最難的還是對核心圖形的設計應用。賽區(qū)山形圖這一北京冬奧會的核心圖形,是通過計算機生成技術,將京張賽區(qū)山形及長城形態(tài)與《千里江山圖》的青綠山水相結合生成的圖像,本身就充滿了中華文化韻味。“但用一張平面設計圖來做衣服圖案,操作起來很有難度。”賀陽說。電腦生成的圖案是整體連貫的,但衣服是立體的,要剪裁、開片,容易出現線條對不準等情況,制作上有難度;核心圖形的紅、金、青、綠等層次的色彩過多,印在衣服上會顯得雜亂;另外,如果圖形與人體線條不相稱,穿起來也會不好看。面臨各種困難,賀陽及團隊成員一遍遍地打樣、修改、調整。
  工作人員與技術官員服裝上的山形圖案,主要采用了瑞雪白過渡色設計,體現運動感和光線感,灰白色的雪山充滿了中國水墨畫韻味,濃厚淡薄的線條、遠近虛實的層次將傳統(tǒng)美學和冰雪運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這套設計被國際奧組委評價為“像一幅中國古畫”。志愿者服裝采用藍白漸變色雪山圖案,點綴亮麗的黃色,斜勢的方形線條呈現出青春的朝氣和活力。最初的設計中有雪花、長城箭樓等圖案來表現冰雪與地域特點,最后也都決定舍棄。賀陽解釋道:“中國的山水畫講究留白與意境,不是把山水畫得多么像,而是表達寄情山水的情懷,讓人看到山水的博大和包容。”
  在服裝設計上,賀陽強調“慎術”和“節(jié)用”,這也是多年研究民間服飾文化給予她的啟迪。有人曾建議突出“中國元素”,是否可以考慮增加松竹梅、盤扣、刺繡等裝飾,但都沒有進入最終方案。“謹慎地使用技術,節(jié)約成本,是傳統(tǒng)智慧。”賀陽說。
  從2018年開始,賀陽及團隊就開始思考冬奧會制服設計,共準備了19套方案參與征集活動,最終其作品從600多套作品中脫穎而出,前后又進行了8輪版型優(yōu)化。而時代的巧合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制服的主設計師也是賀陽。兩次參與,賀陽深刻感受到,“以前是‘強調傳統(tǒng)文化’,現在其實不需要特意去‘強調’了,這說明我們的文化自信更強了”。(記者 于園媛 通訊員 唐成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