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file/2021/0729/20210729110007534.png)
四個姑娘身高、力大、臂展長,被外界稱為“女雙F4”,而她們更愿意用“拼命女郎”形容自己。崔曉桐曾透露,姑娘們現(xiàn)在全是單身,“等奧運會之后再考慮個人問題了”。
|作者:湄可 王喆寧
|編輯:咖喱
又是中國隊一騎絕塵拿下的一枚金牌!
北京時間7月28日,東京奧運會賽艇女子四人雙槳決賽中,中國組合崔曉桐、呂揚、張靈和陳云霞四位姑娘以6分05秒13的成績奪冠,打破了該項目的世界紀錄。
現(xiàn)場,中國隊的這支“女雙F4”組合全程領先對手,實力上演了一場碾壓戰(zhàn),沖到終點時與第二名拉開了足足兩條艇的差距,毫無懸念奪冠。
這場讓人極度舒適的比賽沖上微博熱搜,還連帶讓解說員劉星宇也火了一把。在姑娘們沖到終點時,一直處于激動狀態(tài)的他哽咽高呼:“中國姑娘不但拿下金牌,還創(chuàng)造了最好成績!是一場有巨大優(yōu)勢的完美比賽!”
這樣的真實表達,讓網(wǎng)友感嘆:好喜歡賽艇的解說員,超級有感染力,能感受到他是真正熱愛這個項目。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賽艇實現(xiàn)奧運金牌“零的突破”,帶來突破的恰恰是女子四人雙槳項目。時隔13年,該項目再次拿下奧運冠軍,也實現(xiàn)了全隊為東奧會中國賽艇“打響第一炮”的愿望。
賽后采訪中,四位賽艇姑娘高喊:“挺中國,鑄傳奇!”
“女雙F4”如何煉成
“大家都叫你們是‘女雙F4’,如果要給你們這個組合加上一些形容詞的話,你會用哪些詞?”在東奧會賽前的一場體育直播節(jié)目中,主持人問崔曉桐。
“集體就用‘拼命女郎’,四個人特點也不一樣。一號位陳云霞就像大姐姐,特別認真;二號位呂揚‘小姐姐’就像戰(zhàn)士,特別刻苦;三號位張靈就像射手,技術感覺是最好的;我像法師,主要做一些控制和指揮的工作,不過,在女生F4里,我偷懶和身高排第一。”
·崔曉桐、呂揚、張靈和陳云霞組隊四人雙槳。
出生于遼寧丹東的崔曉桐身高、力大、臂展長,這也是丹東海校賽艇教練徐云波當年發(fā)掘她的主要原因。
2007年6月,14歲的崔曉桐被徐云波招進海校從事賽艇訓練,3年后被送到遼寧省海校,很快就開始備戰(zhàn)2013年全運會。正式比賽時,崔曉桐在女子雙人單槳比賽中后來居上奪得銀牌,接下來又在女子八人單槳有舵手比賽中為遼寧體育代表團贏得一枚金牌。2015年,她獲得“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2019年又獲得賽艇世錦賽女子四人雙槳冠軍。
盡管已經(jīng)多次站上領獎臺,此次奧運奪冠還是意義非凡。崔曉桐的父親說要為女兒殺頭豬慶祝,母親表示女兒最喜歡吃海鮮,要為她準備一大桌子的海鮮!她則表示,自己是馬大哈,傻大個,有點冷,帶來的困擾很多,買衣服難,找男朋友也不好找。
·崔曉桐
四人中最年長的河南漯河姑娘呂揚則開玩笑說,自己在“女雙F4”中“美麗”排第一。她最年長,已經(jīng)是第二次征戰(zhàn)奧運賽場——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呂揚和隊友獲得賽艇女子雙人雙槳項目第11名。
1米83的身高,讓呂揚在人群中相當搶眼。她的父親也是一名運動員,良好的運動基因,在呂揚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2008年年底,河南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的教練來到了漯河市,一眼就相中了身體條件出眾的呂揚。從此,15歲的呂揚來到河南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接受專業(yè)賽艇訓練。2012年的全國賽艇錦標賽中,呂揚不僅獲得2000米四人雙槳第二名,而且在2000米雙人雙槳比賽中奪得第一名。在第二年的全運會后,呂揚成為國家隊隊員,多次在國際賽場上獲獎。
“我想把這12年所有的努力,在東京奧運會上完美地綻放一下。”呂揚曾在受訪時說。如今,她的夢想實現(xiàn)了。
·呂揚
出生于上海的張靈在隊伍中年齡最小,但實力不俗。2015年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上,她獲得賽艇女子單人雙槳和女子四人雙槳兩枚金牌。在瑞士盧塞恩舉行的2016年賽艇奧運會資格賽中,她獲得女子組四人雙槳項目第一名,并拿到2016年巴西里約奧運會參賽資格。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女子四人雙槳決賽中,年僅20歲的張靈一路領先,以6分15秒78的成績奪冠,這也是她的第一枚全運會金牌。
2019年9月,在賽艇世錦賽中,張靈和“女雙F4”的其他三名成員在女子四人雙槳決賽中奪冠,贏得該項目的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等著頒獎的時候,四個人抱在一起哭了,大家想的是總算沒有辜負自己的努力。
·張靈
陳云霞也是半個上海姑娘。她和張靈一樣,都是上海交大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2017級本科生。不過,陳云霞出生于內蒙古奈曼旗六號農(nóng)場,2009年才去上海。當年她被上海市七寶中學選中,2011年進入上海市賽艇隊,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賽艇女子單人雙槳的決賽中,陳云霞代表上海隊拿下銀牌。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賽艇女子單人雙槳A組決賽,陳云霞奪冠。
·陳云霞
崔曉桐曾透露,“女雙F4”全是單身,“等奧運會之后再考慮個人問題了”。隨著她們的奪冠,但愿這一心愿早日實現(xiàn)。
[page]
聚光燈外的付出
今天是中國賽艇隊收獲滿滿的一天,除了一枚金牌,還有一枚銅牌進賬。
在上午舉行的賽艇男子雙人雙槳決賽中,中國組合張亮和劉治宇成功實現(xiàn)突破,以6分03秒63奪得銅牌,成為中國賽艇隊史上的首枚男子項目獎牌。
·7月28日上午,東京奧運會賽艇男子雙人雙槳決賽,中國組合張亮/劉治宇以6分03秒63奪得銅牌。
此前,中國賽艇隊在奧運會歷史上共斬獲9枚獎牌,包括1金4銀4銅,全部出自女子項目。此次女子四人雙槳項目奧運奪金,經(jīng)歷了整整13年的沉寂,上一次奪冠還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賽場上實現(xiàn)了“0”的突破。
·2008年,由張楊楊、奚愛華、金紫薇、唐賓組成的隊伍奪得北京奧運會女子四人雙槳項目冠軍。
賽艇時常成為被人忽視的奧運項目,事實上,它是奧運會傳統(tǒng)比賽項目之一。1900年第2屆夏季奧運會上,男子賽艇被列為比賽項目;1976年第21屆夏季奧運會時,女子賽艇才被正式列為比賽項目。
此項目對運動員素質要求全面,難度系數(shù)高,不僅需要其運用肌肉力量,通過槳和槳架簡單杠桿作用進行劃水,多人項目還需團隊之間的默契配合。同時,賽艇運動員的肺活量在各項體育項目中占第一位,可達7000毫升,因此有人把賽艇運動稱為“肺部體操”。
相比較一些熱門體育項目,賽艇缺少身體對抗,也不算我國傳統(tǒng)強勢項目,同時它對訓練場地及訓練器材要求都很高。因此,賽艇項目在國內關注度、普及度較低,隊員們更多的付出都在聚光燈外,不為人知。
賽艇的日常訓練很枯燥,運動員除了陸上體能訓練,就是待在賽艇上,日復一日地暴露在日光下。就像本次女子四人雙槳比賽中解說員說的那樣,這樣的一塊金牌,來自于平時的苦練,來自于十多年一天都不能休息的堅持,來自于每一次在力量訓練。在耐力測試、在耐酸訓練當中,當出現(xiàn)乳酸堆積的脹痛和心肺極限的挑戰(zhàn)時,她們仍然堅守。
在《我家有冠軍》的節(jié)目中,呂揚父母曾爆料,因為訓練呂揚手上長滿了繭而不敢給父母看。
·賽艇姑娘們的手,讓網(wǎng)友看了直呼心疼。
2019年,崔曉桐、呂揚、張靈和陳云霞四位姑娘在女子四人雙槳項目中開始組隊,當年5月首次參加賽艇世界杯第一站比賽即奪得冠軍,更是拉高了人們對此次奧運會比賽的期待值。頂著奧運會延期一年的壓力與臺風造成的天氣影響,國歌在戶外響起的一瞬間,更是她們無言付出的印證。
·(視頻截圖)頒獎現(xiàn)場,國歌在戶外響起。
這次該項目時隔13年摘得金牌,也讓大眾目光重新聚焦到這項相對冷門的運動上。
賽場上拼搏的運動員都一樣,競技背后的故事難免被人遺漏,只有當贏得比賽,仿佛所有汗水才有了歸屬。每一場比賽、每一位運動員的亮相,都由閃光燈外的艱辛鑄就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