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過去發(fā)生的事情,
她毫無悔意,
而是忙著“洗白”自己。
作者:付玉梅
編審:蘇 睿
多年與收押、審訊恐怖分子的監(jiān)獄打交道,阿爾弗雷德·弗朗西斯·比科夫斯基對一些場景已經麻木了。
比如令人發(fā)指的“水刑”。2002年,阿爾弗雷德前往關塔那摩美軍監(jiān)獄,參與了一名名叫阿布·祖巴伊達的基地組織疑犯的審訊。一個月內,祖巴伊達就被使用了83次水刑。
阿爾弗雷德也被冠上“酷刑女王”的名號。但她堅持認為:“水刑不是酷刑。”
她曾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一名分析師,深度參與了多起美國“反恐”活動。
在離開CIA并從國土戰(zhàn)略局退休后,她換了一份讓人“驚掉下巴”的新工作:經營起一家名為YBeU Beauty的私教公司,專注于幫助女性“看起來好、感覺好、做正確的事”。
·阿爾弗雷德在網站上分享的自拍。
這位曾冷血陰暗的CIA前官員,正在將自己的畫風打造成歲月靜好的“雞湯大師”……
“強化審訊”推動人
2001年9月11日,基地組織劫機者將四架飛機撞向了美國世貿中心、五角大樓和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機場。
不久后,CIA推出了臭名昭著的“強化審訊”計劃,迅速改變了美國收集情報的方式,允許在泰國、波蘭和立陶宛使用酷刑和秘密監(jiān)獄網。
該計劃的細節(jié)在2014年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調查和法庭案件中曝光。其中,“舒爾”的名字出現(xiàn)了20多次。
這是一個化名。盡管參議院認為,這樣的報告有必要“實名性”,但CIA堅持要保護這些情報官員的隱私,以免他們受到傷害。
——畢竟他們干的不是什么“見得光”的事。
只是,阿爾弗雷德還是憑借著自己的“作死”,成功將自己暴露了出來:種種細節(jié)都指向,她就是“舒爾”。
阿爾弗雷德自20世紀90年代加入CIA,曾參與本拉登調查事件。據外媒披露,2008年,她擔任“處理中東敏感事務的最高職位”,2011年被提升為應對全球“圣戰(zhàn)組織”的負責人。
阿爾弗雷德也是“強化審訊”的推動人。不過,她鬧出不少烏龍大事件,以至于有評價稱,“一提起她的名字,就聯(lián)想起她在CIA的糟糕表現(xiàn)。”
2003年,黎巴嫩裔德國公民馬斯里被抓進CIA設在阿富汗的監(jiān)獄,經歷了4個多月的嚴刑拷打和審訊。最后,CIA才意識到,他們抓錯人了。
·2013年10月14日,被誤當做恐怖分子的馬斯里出席庭審。
這一誤判,正是由于阿爾弗雷德提供的錯誤信息導致的。無辜的馬斯里被“特別引渡(指在沒有逮捕令、逮捕、引渡或法庭的情況下,逮捕和監(jiān)禁嫌疑人,并將其轉移到其他國家)”后,阿爾弗雷德被外界扒了出來。而這起事件也使CIA的形象大受影響。
還有阿布·祖巴伊達,最后的證據也顯示,他被錯誤地當成基地組織的主要人物。
根據參議院調查報告,監(jiān)獄現(xiàn)場的審訊人員說,他們認為祖巴伊達沒有更多的情報可供分享。“但由于總部希望審訊繼續(xù)進行,‘舒爾’和一名法律官員來到這里觀察CIA強化審訊的使用情況。”
在“舒爾”的監(jiān)督下,20天來,祖巴伊達每天近24小時要接受“強化審訊”:每天兩到四次用水刑,幾乎赤身裸體地被鎖在一個迷你冰箱大小的盒子里。
·電影《獵殺本拉登》劇照。
拘留祖巴伊達的決定也是“舒爾”強烈主張的,但她最后沒有受到任何紀律處分。
談及“舒爾”,祖巴伊達的律師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嗤之以鼻,“這就是為什么酷刑成為美國生活的一部分。”
“我一點也不后悔”
2021年底,阿爾弗雷德正式退休。不久后,她接受了首次對外采訪,聲稱她并不是被迫離開CIA,而是根據自己的意愿離開。
對于此前的種種爭議,她沒有進行正面回應,只是維持一個主張:我沒有做錯。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有一個明確的目的,那就是獲取我們所需的情報,以擊退下一次攻擊。”阿爾弗雷德堅稱,她沒有做出任何不準確的聲明,“我們得到的情報都非常好。”
對于馬斯里的監(jiān)禁,她說自己不想重提這件事,但又補充說,“我只是想表達我沒有任何遺憾。”
由于機密性,她拒絕談論“個別案例”和承認任何細節(jié)。但她認為,調查報告中提到的“水刑”不是酷刑,并且這種技術可以奏效。而對她的任何批評都是她冒險打擊恐怖主義的結果。
2012年,在好萊塢熱門電影《獵殺本拉登》中,演員杰西卡·查斯坦飾演了一名CIA分析師。她在目睹多起監(jiān)獄酷刑后,仍然堅信這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獵殺本拉登》劇照,畫面中的女性為杰西卡·查斯坦。
阿爾弗雷德也被指為杰西卡·查斯坦的原型。
意外的是,不論是出現(xiàn)在電影還是報道中,阿爾弗雷德對她的外貌評價很是在意?!度A盛頓郵報》稱她有“像尖刺一樣的頭發(fā)”,與她的個性相匹配”。另一篇報道中提到了她經常涂“紅色口紅”。
阿爾弗雷德說,自己從來沒有什么大紅唇,“你知道的,肯定有一群老派的,在網絡世界里的老男人討厭我。”
在她看來,這種“虛假的描述”是一種諷刺。
她對自己被稱為“酷刑女王”一直知情。只是她說:“我獲得這個頭銜是因為我在‘競技場’上。不管怎樣,我高聲舉起我的手,一點也不后悔。”
“新人設”
“大家好,我是一位取得認證的美容和生活教練,隨時準備幫您從內到外擁有自己的美,在中年保持最佳狀態(tài)。”
阿爾弗雷德對容貌的在意,或許就是因為她的新職業(yè)。畢竟,她現(xiàn)在是一名要“教人變美”的私教。
她還附上了自己的照片,擺出端莊的坐姿、露著優(yōu)雅的微笑……
這反差也是沒誰了。
轉型前的她:日常和黑監(jiān)獄、酷刑打交道。在“911”幕后策劃者之一穆罕默德被抓獲后,不是審問者的她也非常激動,自費飛去觀看其被“水刑”,還說“覺得呆在房間里會很酷”。
轉型后的她:你是否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并對所謂的“抗衰老”神奇護膚品不起作用感到沮喪?也許你現(xiàn)在覺得有點迷失了定義自己是誰,在中年缺乏方向。我會幫助你,我的朋友,因為我相信這是你應得的。
·阿爾弗雷德在社交媒體上的發(fā)文。
不管換上什么人設,過去豈是那么輕易能洗白的?
英國記者凱茜•斯科特•克拉克近日介紹了她的新書《永遠的囚徒》,將“強化審訊”手段的丑惡展露無遺。
報道稱,她透露了CIA一次秘密會議的細節(jié)。在這次會議上,高級情報官員討論了各種有爭議的審訊方法,尤其是“特別引渡”和“強化審訊”。
祖巴伊達也被當作重點案例。“審訊此人時使用的手段近乎酷刑,包括在一個月內83次使用水刑,從天花板上赤身裸體地懸吊,以及連續(xù)11天剝奪睡眠。”書中稱。
報道指出,關塔那摩灣的拘留所成為美國所謂的“反恐戰(zhàn)爭”初期虐待和折磨囚犯的代名詞。
·《獵殺本拉登》劇照。
阿爾弗雷德就是那里的??停矊ψ姘鸵吝_事件難辭其咎——雖然她依然毫無悔意。
打著所謂“反恐戰(zhàn)爭”的幌子,CIA四處設立“黑監(jiān)獄”,將一個個無辜的人強行綁架、關押和折磨,還大肆散布虛假消息,抹黑他國。《永遠的囚徒》還提到,在阿布格里卜監(jiān)獄,美國軍隊實施的肉體、心理和性虐待行為十分猖獗。
阿爾弗雷德的樣本,不過就是CIA的常態(tài)罷了。
轉型“雞湯大師”的她還對顧客寫下這樣的話語:你是否曾經照鏡子,幾乎認不出自己?當我們從內心擁有真正的美時,它就會閃耀光芒。
建議是你們有空也多照照鏡子。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