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人物網2月8日報道 “火炬點燃時,‘嘭’的一聲,我感覺自己身體跟著顫抖了一下,精神為之一振!雖然此前排練了很多次,但這是第一次聽到火炬點燃的聲音。”作為冬奧公園第118棒火炬手,郭季方說自己將終生銘記那個榮耀時刻。
郭季方(右)與第119棒火炬手劉燕玲反復練習交接環(huán)節(jié)
郭季方是國航商委網絡收益部航班申請經理。他崇尚創(chuàng)新,帶隊攻克SABRE系統(tǒng)SLOTMANAGER模塊應用難題,建立國航國內航班時刻系統(tǒng);他分析市場,科學研判,多方協(xié)調,只為公司權益最大化;他身先士卒,加班加點沖在前面,時刻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創(chuàng)新永無止境
2012年,是郭季方進入商委網絡收益部航班申請部門的第三個年頭,作為逐漸成長起來的業(yè)務骨干,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完善工作流程。航班申請崗位的其中一項工作,是把紙質的航班計劃表轉換成標準電報格式,并提交國內外各個民航局。從來,這都需要人力手寫完成,一旦出錯就會造成不小的損失。怎么解決呢?郭季方堅信數字化是航班申請升級換代的必由之路,便自學編譯軟件著手系統(tǒng)搭建工作,他從最簡單的Excel起步,邊干邊學,與編程工作的朋友多請教,與身邊同事多交流。2014年,國航國內航班時刻系統(tǒng)搭建完成,實現(xiàn)了預先飛行計劃電報編譯和航班計劃自動比對,避免了人工處理的不足。
2015年,郭季方開始負責航班申請國際業(yè)務,而這一年,國際航班量成倍增長,他又開始思考提高國際航班時刻申請的效率。他了解到公司SABRE系統(tǒng)的SLOTMANAGER模塊可以解決IATA國際航班時刻申請問題,便與團隊開始從零摸索。他們與同樣使用SABRE系統(tǒng)的其他部門請教,利用一切機會與他人交流軟件學習使用方法,帶領團隊自學攻克了模塊應用難題,解決了國際航班時刻申請問題。2017年,郭季方又將已成熟應用的SLOTMANAGER模塊推廣至國內航線,最終實現(xiàn)了IATA和CAAC的航班時刻數據融合,解決了多系統(tǒng)應用問題。
系統(tǒng)搭建、流程再造只是創(chuàng)新的一部分,更多的創(chuàng)新體現(xiàn)在靈活應對無數個“第一次”中。2017年,在民航局推進民航系統(tǒng)更高質量發(fā)展新政策引導下,郭季方帶隊多方溝通有效信息,科學分析、果斷施策,通宵達旦力求保障公司權益最大化。2020年初疫情暴發(fā),公司針對中美航線做出將紐約與華盛頓、洛杉磯與舊金山分別執(zhí)行串飛的計劃,不僅變化大、時間緊,而且面臨時差、溝通解釋等多項問題,看似是一個不可跨越的鴻溝,但在國航北美總部的積極協(xié)調下,在郭季方團隊24小時的不間斷努力下,航班時刻的審批問題順利解決。
拼搏代代傳承
航班申請是多因素制約的復雜工作,主管部門有硬性標準,市場有強烈需求,容量、時間有嚴格限制,這項工作既考驗腦力,更考驗態(tài)度和體力。“可以說,吃苦耐勞的拼搏精神在我這個部門得到了代代傳承。”郭季方說。
2009年,郭季方入職航班申請部的時候,師傅們的吃苦耐勞精神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航班換季是部門的“半年度大考”,時間緊迫,“團隊人員會自覺地分為兩組,師傅們勇于擔當都搶在第一組,熬夜工作到第二天凌晨6點,我們新人都在第二組。”正是這種不畏艱苦的精神在新人郭季方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成為部門業(yè)務骨干后,郭季方繼續(xù)發(fā)揚著部門的拼搏精神。為確保航班時刻的科學性,每次航班換季前,郭季方幾乎都在各地開會、協(xié)調,連續(xù)數周不能回家,團隊的同事們也是如此。2020年,疫情暴發(fā)初期,為了中美航班順利調整,團隊中的金鑫、楊悅雯連續(xù)數夜堅守在辦公室,在美方上班的第一時間打電話、發(fā)郵件,積極溝通,一分一秒地為航班申請爭取時間。為了協(xié)調所負責地區(qū)的航班時刻,被隔離在家的何賢霖克服諸多困難,通過各種渠道與局方溝通,最終順利完成換季工作。為了落實公司“復工復產”“客班貨機”以及冬奧會等重要航班,牛戈夜以繼日地向主管部門申請航班計劃并協(xié)調審批……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郭季方表示,參與火炬?zhèn)鬟f后,自己的使命感、榮譽感更強了,將在工作中、生活中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不負北京冬奧會火炬手這一光榮身份。(趙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