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桂海潮

“戴眼鏡”火的第一人,他有啥魔力?

2023-11-01 16:56:04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環(huán)球人物微信作者:王秦怡???

聰明、刻苦、堅持理想、平和端正。

今天,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xiàn)場醫(yī)監(jiān)醫(y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身體狀態(tài)良好,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

回想今年5月29日,神十六飛行乘組名單公布時,人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中國航天史上出現(xiàn)了首位戴眼鏡的航天員,也是中國空間站首位載荷專家——桂海潮。

他,有啥來頭?

在桂海潮的家鄉(xiāng)——那座綠意掩映的云南小城施甸,培養(yǎng)了這位優(yōu)秀人才的老師們,以及陪伴他成長的同學們,談及他,用得最多的詞語是:聰明、刻苦、堅持理想、平和端正。

他們提供了一個問題的答案:一位小鎮(zhèn)青年能夠突破他原有的成長環(huán)境,到達人類所能抵達的最遠的地方,究竟有哪些關鍵因素?


“聰明”

10月,從施甸縣城出發(fā),車子出了壩子不久,很快便拐入一條連環(huán)上坡的盤山路。先上坡,再下坡,大抵過了20公里山路,就到了姚關鎮(zhèn)。

桂海潮的家在鎮(zhèn)子這一頭,他的初中母校姚關中學(現(xiàn)施甸三中)在另一頭。

在施甸三中,環(huán)球人物記者見到了桂海潮的初中英語老師楊永靜。楊永靜家和桂家老房子只隔了一小塊地,她也是桂家的老鄰居,“從小看著他長大”。

楊永靜認為:“桂海潮特別聰明。”她記得每次上課時,都能看到桂海潮課本上的圈圈點點,“他覺得重點的內容,就畫上圈或者橫線,有問題的就打個問號,一看就知道預習過了,不像其他人,課本都是空白的”。


· 楊永靜介紹桂海潮的初中教室。(牛志遠 / 攝)

在楊永靜看來,這種聰明的學習方式,讓桂海潮從小各科成績都很優(yōu)異。她翻出一張2001—2002學年度初三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表,這是在桂海潮進入太空后,她從家里保存的歷年學生作業(yè)和試卷里尋找出來的,紙的四角已經(jīng)開始發(fā)硬發(fā)脆。

成績表上,桂海潮排名第一,英語、物理、化學都差四五分就是滿分。


“刻苦”

上世紀80年代,施甸曾有多家紙箱紙板廠、皮革廠、服裝廠等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其產(chǎn)品一度遠銷東南亞。后來受地理條件所限,施甸在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落伍了。直到2020年,施甸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實現(xiàn)整體脫貧。整個保山市,也是2022年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

姚關鎮(zhèn)地處施甸縣的南部,地少人多,自然資源貧乏。施甸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張碧露指著山上那些豆腐塊般的土地說:“施甸人常說,施甸有兩個地方的人最‘兇’,一個是由旺,另一個就是姚關。地少人多,逼著他們往外走,‘兇’就是說他們敢闖、很拼。”

楊永靜老師家的地就是“豆腐塊”,僅有4分地(1分地約為66.7平方米),能種莊稼的地最多有2分,“為了生活,我們鎮(zhèn)上的人多做些小生意,補貼家用。在桂海潮上高中前,他的父母就常年騎著三輪車,趕去擺榔、酒坊等縣里各地的鄉(xiāng)鎮(zhèn)集市,擺攤賣鞋。他父親去擺攤的路上,車子還不小心翻過”。


· 從桂海潮的初中教室遠眺,可以看到大山和通往其他地方的大路。(牛志遠 / 攝)

楊永靜告訴環(huán)球人物記者,桂父內向老實,桂母勤勞能干,兩人都很和氣,從來沒有喝酒、打麻將那些不好的習慣。

“我們曾聯(lián)系到桂海潮的父親,跟他商量家里人能否接受采訪,他想拒絕我,但又不知道怎么說才能推掉,言語中特別著急。”張碧露解釋:“因為他們都覺得兒子能走到今天,完全是他自己走出來的,他們沒有辦法提供任何建議和規(guī)劃。”

關于桂海潮的人生之路,張碧露聽他的親友聊起過一件小事。桂海潮考上大學后,父親送他去北京,看到宿舍同學都有手機,只有桂海潮沒有。“那一瞬間,他的父親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到姚關后說,自己還是應該借錢,給孩子買一部手機。”張碧露聽說,每每說起這些,他的父親總覺得心里過意不去,盡管桂海潮從未向父母提過任何要求。

在楊永靜老師看來,正是因為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桂海潮從小就養(yǎng)成了能吃苦、做事獨立、為人謙和的品性。

在那個年代的鄉(xiāng)村,高中生們大多在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學習、成長。“高中學習壓力還是很大的,單純又枯燥,如果不是真的有興趣、能吃苦,讀不下來的。”楊永靜說。

其他家都是父母或爺爺奶奶做飯,但桂父桂母常年出門擺攤,爺爺奶奶又去世得早,桂海潮從小就可以自己做飯、洗衣服,“農(nóng)村有腌辣菜、風干火腿,燉一燉,炒一炒,就能吃”。在一篇英語作文中,桂海潮寫道:“我經(jīng)常幫媽媽做家務,做飯、掃地。我最喜歡的句子是‘To make each day wonderful’。”


· 桂海潮的英語作文被楊永靜選為例文,請其他同學統(tǒng)一抄錄。(王秦怡 / 攝)

“讓每一天都精彩”,作文里這句話桂海潮真的做到了。當時教學條件不好,用錄音機播放英語磁帶,經(jīng)常絞帶,幾番折騰下來,英語老師們干脆不放聽力了。桂海潮就找到楊永靜老師,借了英語磁帶,拿回家錄下來再聽。

楊繼澤是桂海潮的高一舍友。他每天早上起床時,已經(jīng)看不到桂海潮的身影;晚上10點半下晚自習后,大家都上床休息了,桂海潮才輕手輕腳地回來。有時候,教學樓和宿舍樓都熄燈了,桂海潮還會窩在被窩里打著手電筒做作業(yè)。為了錯開吃飯的高峰時間段,桂海潮通常先在教室里復習完當天的課程,等上十來分鐘再去食堂。

在各科老師看來,這不光是一種刻苦的能力,更反映了一種專注的毅力,“把能用的時間用足了”。

桂海潮的高中生物老師錢國慶,經(jīng)常在走廊里看到桂海潮拉著數(shù)學老師,邊走路邊討論數(shù)學問題。廣為人知的是,在洗漱、刷牙等任何可能的時間,桂海潮都會在觸目可及的地方貼上英語單詞、理科公式,反復記憶。以至于英語老師在錢國慶面前感慨:“喲,這家伙!詞匯量積累達到大學水平了!”

學累了,桂海潮最常做的運動是打籃球。為什么是籃球?

錢國慶老師給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解釋:“我們老校區(qū)比較小,老師從宿舍樓走到教學樓,5分鐘都不需要。學生從宿舍樓到教學樓,也用不了5分鐘。師傅在食堂炒菜,學生上課就能聞到香味。以當時的條件來講,打籃球是最方便的運動,像羽毛球、排球,學校都沒有那個運動條件。”


· 桂海潮高中打籃球的地方。(牛志遠 / 攝)‍‍‍‍‍‍‍‍


“理想”

網(wǎng)上流傳著一個故事:以桂海潮的高考成績完全可以報考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但他毫不猶豫地填寫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簡稱北航)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yè)。為此,班主任還拉上桂海潮的父母,一起勸他修改志愿。志愿填報的截止時間是次日0點,他們一直聊到了當天晚上11點多,桂海潮未妥協(xié)。

故事中有夸張的成分,但有一些情節(jié)是真的。2005年,桂海潮以670多分的高考成績成為施甸理科狀元,其中理綜成績?yōu)?75分。清華大學當年在云南省的本科調檔線為681分,北京大學的調檔線稍低。據(jù)錢國慶老師回憶,桂海潮的高考成績可以報考北京大學,但只能報考個別專業(yè),如醫(yī)學部。

盡管如此,那時“清北”在全縣人的認知中,有著完全不同于其他學校的意義??忌?ldquo;清北”所承載的,是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招生噱頭,是一個家族的揚眉吐氣。

楊繼澤回憶,他和桂海潮上高二時,學校特意邀請從施甸一中畢業(yè)的“清北”學子回校演講,鼓勵同學們向“清北”沖擊。“我們那時候,除了‘清北’以外,對其他985、211高校了解很少,一說起好學校,那就是清華和北大。高考報志愿時也只有一本參考書,是學校發(fā)的指導手冊,里面很多學校和專業(yè)都沒有聽過。”楊繼澤說。

聊起從施甸一中畢業(yè)的“清北”學子,老師們語氣里也滿是驕傲,直到現(xiàn)在,他們還清楚地記得這幾名學生的名字。“我們出去參加研討會、教師培訓,一說起我是施甸一中的,培養(yǎng)過‘清北’的學生,說話都是硬氣的。”錢國慶老師笑道。

當我們了解了這些時代背景,再來看桂海潮的報考,才能理解他的選擇是何等可貴,那是對理想的堅持,純粹的、一往無前的、毫無功利色彩的堅持。

正像桂海潮的高中物理老師段必星告訴環(huán)球人物記者的,即使不報考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桂海潮當時還可以報考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在當?shù)厝苏J知中知名度更高的學校,“但桂海潮報考了北航,是2005年北航在云南省錄取的理科最高分”。


· 桂海潮(五排左五)的高中畢業(yè)合影。

為什么是北航?當時老師們有點費解,但也循著他的成長足跡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一個明顯的答案是,桂海潮對數(shù)學和物理更感興趣,而這兩個科目都和航天領域關系密切。段必星老師回憶,桂海潮在物理課堂上很活潑:“教室里有七八十人,他總是第一個回答問題,有時候回答錯了,也不怕,大家會一起笑起來。這樣一來,他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帶動了其他學生對物理課的興趣。”

在中國空間站里,和地面連線時,桂海潮完整地講述了這個人生理想,關于它是如何引導了他的高考志愿選擇和后面的每一步選擇。他說,自己的飛天夢可以追溯到高二時。那是2003年,校園廣播里傳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的消息,“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楊利偉和載人航天的夢想,強烈地撥動了他的心弦。

段必星和錢國慶回憶,當桂海潮確定了填報北航后,年級的某位老師聯(lián)系上北航招生辦,基本上確認了以桂海潮的成績報考北航,可以選擇任何想學的專業(yè)。老師們心里踏實了。

歸根究底,錢國慶老師認為,楊利偉“飛天”帶給桂海潮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時代氛圍。“有家國情懷,學生喜歡報考軍隊院?;蛘吆蛧野l(fā)展相關的專業(yè)。特別是那些年,學生中報考南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二炮(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指揮學院)的也有不少,回來后告訴老師,以后要專門搞國家需要的科技研究。學生自豪,我們也都好自豪!”

2005年夏天,桂海潮走出小鎮(zhèn),來到首都北京,入讀北航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yè),此后相繼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2014年后,桂海潮又前往加拿大約克大學和瑞爾森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研究復雜航天器的姿態(tài)軌道一體化控制技術、小天體探測和航天器運動高精度估計技術。2017年,桂海潮毫不猶豫地回國,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從2018年開始,32歲的桂海潮擔任博士生導師。

如果按照近來引起熱議的《金榜題名之后》一書中提出的模型,大學生組織生活模式可以分為“目標掌控”型和“直覺依賴”型——前者多來自教育背景良好的家庭,了解大學的規(guī)則,職業(yè)目標清晰,行動明確;而后者則無意識地陷入無目標狀態(tài),主要依靠直覺和舊有習慣來組織大學生活。

那么,來自小鎮(zhèn)的桂海潮,進入大學后的每一步都在打破他此前的經(jīng)驗,也在打破世俗的成見。

“他選擇北航,然后讀博,去留學,回國任教,成為航天員,每一步都是我們想象的天花板,又都是他的必然。”張碧露說。


“大隱隱于市”

因為桂海潮的“飛天”消息,他的高中同學群炸開了鍋。

“群里熱鬧了3天以上。人人都在想,果然是他!”段銳給環(huán)球人物記者看群里的發(fā)言,在此之前,上一條群里的消息是2022年6月10日發(fā)的,隔了近一年。

在沸騰的討論聲和祝福聲中,桂海潮回復大家:“感謝各位老同學的關心和鼓勵!多年不見大家,經(jīng)常懷念在施甸中學讀書的時光,懷念與大家的相處與友誼!……煩請不要擴散我的黑照片、黑歷史。”


· 桂海潮在高中微信群的回復。

文字的最后,桂海潮附上了一個捂臉笑的微信表情。“他那是在開玩笑,他哪有什么黑歷史可以挖。”段銳說:“他是那種大隱隱于市的感覺,一直沒有怎么變。”

段銳想起大一寒假聚餐時,桂海潮也參加了。其他同學講話時,桂海潮就在旁邊靜靜地聽著,偶爾講兩句,很少主動發(fā)起什么話題。“他不是社交場合的焦點,但也絕不會讓人覺得冷峻或者格格不入,反而是身上散發(fā)出的氣質愈發(fā)沉穩(wěn)了。”

楊永靜老師上一次見桂海潮是2019年。在鎮(zhèn)里的路上,兩人偶遇,桂海潮就到楊永靜家里聊了一會兒自己這些年的發(fā)展和目標。“他已經(jīng)是博導了,也在培育學生了。但他在我這個鄉(xiāng)村教師面前,依然是學生對老師的態(tài)度,說話也是一口地道的姚關腔,鄉(xiāng)音未改,我當時心里很感動。”

張碧講起一個花絮,幾年前,桂海潮結婚,回鎮(zhèn)上辦了一場婚禮。婚禮儀式就是按照當?shù)亓曀?,現(xiàn)場殺豬,在家門口擺席。

“第一天‘搭棚’,請鄰居、親戚和幫忙的人吃;第二天‘正客’,正式接待客人;第三天主要是答謝親鄰和幫忙的人,那些做多了的好菜還會分給大家?guī)ё摺N覀兌加X得,他雖然出去了這么多年,和他相處還是很自如的。”

熱鬧過后,段銳所在的高中同學微信群終于安靜了下來。張碧露也說,媒體采訪的高峰期就3個——神舟十六號飛行乘組名單公布時、神舟十六號飛船飛天時,以及現(xiàn)在神舟十六號飛船返程時。

熱鬧終歸于平靜,這是桂海潮所面對的日常。

桂海潮的微信頭像背景是一條公路,這條公路被稱為“最孤獨的公路”。他立在背景前,雙手插兜,咧嘴笑著,褪去了年少時的拘謹和青澀。

這讓人想起很多科研工作者表述過的一句話:科研這條孤獨的路,需要一顆強大的心。三觀端正、性情平和的桂海潮,用一顆強大的心,走進了茫茫太空,和宇宙里億萬顆星的光芒對視。

(本文有刪節(jié),全文刊載于2023年第21期《環(huán)球人物》雜志)

總監(jiān)制: 呂   鴻

監(jiān)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蘇    睿‍‍‍‍‍‍

(文章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聞線索,可發(fā)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責任編輯:邱小宸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jīng)《環(huán)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列表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