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號”,缺氧不缺精神!

2023-12-13 14:39:31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云端執(zhí)勤房 缺氧不缺精神

“今天吃什么?”

“羊肉!”

鍋里燉著肉,小廚房香氣四溢,屋外是新送來的生活用水,滿滿兩大桶。這樣的情景在四五年前,“42號”的護邊員做夢都不敢想。

“42號”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托云牧場的一個護邊執(zhí)勤房。托云牧場位于喀喇昆侖山北端、天山南麓,與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接壤。作為兵團第三師唯一一個有抵邊邊境線的團場,守護祖國在團場境內72公里長的邊境線,成為托云牧場人心照不宣的責任。

托云牧場平均海拔3200米,共有4個護邊執(zhí)勤房,其中地勢最高的就是一連的“42號”,海拔3800米。

海拔3800米意味著什么?年均溫度零下10度,最冷達到零下30度。艷陽高照時毫無征兆地就下起雪,這在護邊員口中算是“好天氣”。


護邊員巡邏。 人民網記者 李昊洋攝

風掣紅旗凍不翻。 而“42號”的大風能把凍住的紅旗撕裂。第三師托云牧場黨委常委、副場長胡躍明說,大約每隔一周,執(zhí)勤房門前的國旗就要更換一次。胡躍明這樣形容“42號”的嚴寒:夜里把所有的棉衣棉褲都穿上,點燃炭火,全身還是凍透。

兩間宿舍、一個廚房、一間廁所,這就是“42號”的全部。但談起這樣的條件,大家都說比起幾年前已經好了太多。2019年11月,胡躍明因工作調動來到托云牧場。定期在“42號”進行長達半個月的執(zhí)勤是他最重要的任務之一。胡躍明記得非常清楚,他剛來時,“42號”只有一間屋子,做飯、睡覺都在一起。“屋里是泥巴地,睡的是大通鋪。”

沒有廚房,護邊員們自己從家里帶一些簡單的蔬菜,炒著配馕吃;沒有信號,每次來之前,他們都要和家人提前打招呼說“兩個禮拜聯(lián)系不上”;沒有廁所,一想到要上廁所,胡躍明“心里都打起退堂鼓”。

什么都缺的環(huán)境下,一天半夜,胡躍明意識模糊間感到自己渾身發(fā)燙,四肢僵硬,動彈不得。同班次的護邊員一看,只見他臉色漲紅,嘴唇發(fā)紫。“有一種快要挺不過去的感覺。”胡躍明說,這樣的癥狀可能是低溫、缺氧所致,“高原空氣本來就稀薄,還要和炭火搶氧氣。”

胡躍明想過很多種可能,唯獨沒有想過下山。“我當時的想法是,死也要死在這里。”他深吸一口氣,哽咽著說完這句話,堅定地指向腳下“42號”的土地。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chuàng)業(yè)、開拓進取。兵團精神在托云牧場的護邊員身上展現(xiàn)得深沉內斂但又淋漓盡致。今天,許多二代甚至三代護邊員接過旗桿,加入了這支守護祖國的隊伍:有響應國家號召參加西部計劃的志愿者;有剛畢業(yè)就投身護邊工作的大學生;也有不讓須眉的“花木蘭”。

在老中青三代護邊員口中,最常聽到的話是“缺氧不缺精神”。

責任編輯:蔡曉慧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