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悼!102歲老英雄,走了

2022-01-25 10:18:21來源:新華社

 

1月23日凌晨3時30分

老英雄陳訓楊與世長辭

享年102歲

 

陳訓楊出生于1920年

江西宜春高安市大城鎮(zhèn)洲上村人

參加過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

榮立一等功兩次、三等功一次

被評為“水上英雄”

復員后他深藏赫赫戰(zhàn)功60余年

參與家鄉(xiāng)建設

直到老人近百歲了

他的事跡才漸漸為人知曉

1949年4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決定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

陳訓楊所在的第46師138團

成立渡江突擊隊

搶占渡口,打掉敵人的堡壘,為大軍開路

突擊隊,其實就是“敢死隊”

報名條件有三個:黨員、南方人、識水性

陳訓楊不識水性,也不是黨員

卻勇敢堅定地報名參加了突擊隊

“戰(zhàn)斗在一天的凌晨打響,

江面風大浪高。

一聲令下,

渡江突擊隊劃著船向長江南岸沖去。

敵人密集的炮火不斷落在船的周圍,

炸起沖天水柱,

被炸死的魚,還有犧牲戰(zhàn)友的尸體,

成片成片地浮在江面上,難以分辨……

即使身邊不斷有人倒下,

但剩下的人依然勇往直前。

我當時根本沒想到什么是生,什么是死,

只一心向前沖……”

陳訓楊老人常常陷入這段難忘的回憶中

成功打掉敵人堡壘后

陳訓楊又冒著槍林彈雨

擔任小船的舵手

在江面上來回六次接送戰(zhàn)友

從凌晨兩點到清晨八點

靠著一身打不爛的“鐵骨頭”

未曾停歇,不知疲倦

最后一次過江

他的小渡船被敵人的炮彈擊中

炸成了碎片

陳訓楊靠著一塊木板

在江面上漂了好久才上岸

這場戰(zhàn)役后

陳訓楊榮立一等戰(zhàn)功

被授予“水上英雄”稱號

并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1950年,陳訓楊隨部隊入朝作戰(zhàn)

志愿軍經(jīng)常遭受到敵人的炮火攻擊

還要忍饑受寒

1955年4月

結(jié)束了浴血奮戰(zhàn)的歲月

陳訓楊復員返鄉(xiāng)

1958年,被任命為

高安上游湖水庫施工團第三連指導員

在工地上

他帶頭每天凌晨3點鐘起床

一日三餐在工地上解決

修建水庫遇到很多難題

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zhàn)斗員

陳訓楊說

他一生只會干兩件事,打仗和修水庫

陳訓楊帶領鄉(xiāng)親們沒日沒夜地干

每個月的團部總結(jié)大會上

他的連隊都是雷打不動的先進

從1956年至1960年

他先后參與修建

碧山、樟樹嶺、九龍、上游湖、

錦惠渠等水庫、堤壩

被評為縣勞動模范

陳壩根、陳壩英、陳壩鳳……

老人的每個子女名字中間

都有一個“壩”字

這是陳訓楊埋藏在心底

最深沉的家國情懷

1960年,水利建設完成

組織上有意將陳訓楊調(diào)到黃沙苗圃

可他覺得自己是個只會打仗的“大老粗”

更不想躺在功勞簿上過日子

他找到縣領導

主動申請放棄“鐵飯碗”

回到老家當了農(nóng)民

植樹造林、開發(fā)果園、疏浚溝渠

在當大隊黨支部書記的那段日子

他帶領鄉(xiāng)親們把洲上村

建設成了“全鄉(xiāng)模范村”

失去的左眼

嚴重變形的肩胛骨

滿身的創(chuàng)傷

是戰(zhàn)火留給這位百歲老兵的

印記與榮光

硝煙彌漫、艱苦卓絕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

老人拋頭顱、灑熱血

一窮二白、篳路藍縷的建設歲月

他又甘當鋪路石、螺絲釘

他把“小我”刻進大國

為家國情懷寫下最生動的注腳

英雄,一路走好!

責任編輯:李佩藺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quán)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