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位上種香蕉”與“耳旁穿過的風”

2024-06-13 14:22:43來源:工人日報作者:唐姝
  或許香蕉不會想到,作為一種水果,有一天竟會成為職場人的上班“搭子”、治愈神器。據(jù)《工人日報》報道,最近,一些上班族開始熱衷于“在工位上種香蕉”,懸掛“禁止蕉綠”卡片的帶桿香蕉因與“焦慮”諧音而迅速走紅,受到眾多職場人青睞。
  每天看著那一抹綠色在工位上恣意生長,待成熟后,再把自帶諧音梗的“蕉綠”大口吃掉——社交平臺上,有不少人因此感覺“上班都有了期待,不覺得枯燥了”,還有人通過分享香蕉解鎖職場社交,“既瓜分了焦慮,又‘蕉’到了朋友”。
  這一系列行為看似在玩梗,其實是職場人開始主動緩解壓力和焦慮,關(guān)注自身的情緒健康了。從積極心理學角度看,這種幽默、調(diào)侃的自我悅納的生活態(tài)度,對于維護心理健康、提升個體社會功能都有積極作用。
  懸在頭上的KPI、回不完的工作微信、捋不清的人際關(guān)系……現(xiàn)代社會快節(jié)奏的工作和生活,難免讓人想尋一絲空隙來喘口氣。工作壓力不可避免,關(guān)鍵在于如何應對和釋放。在這方面,如今的職場年輕人正在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開發(fā)出一系列花式減壓渠道。
  在“可以看看你的工位嗎”豆瓣小組,不少人分享自己爆改工位的經(jīng)驗:綠植、小魚缸的自然風;手辦、掛飾的“潮流風”;水壺、茶葉的“養(yǎng)生風”……方寸之地有了具象化的美好生活,讓不少人面對工作時的心態(tài)更加松弛。
  作為一名騎行愛好者,騎自行車上下班是我的一種解壓方式,鍛煉身體的同時又免去擠地鐵的痛苦。我還加入了一個名為“騎行上班俱樂部”的騎行群,有群友表示,自從開始騎車通勤后,上班都有了動力和盼頭,工作精神頭也更足了——騎行時耳旁穿過的風,那是自由的味道。
  近來,從“向往的阿勒泰”到“公園20分鐘效應”,類似對解壓方式的探討屢屢成為公共議題。表面看,這或許是職場人想要短暫地從工作中“逃離”,實則是希望消除被動工作情緒,獲得更積極的能量。對職場人而言,工作不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實現(xiàn)個體價值、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的舞臺,工作中也期待受到更多尊重,更有獲得感。
  經(jīng)常接觸綠色環(huán)境,可以降低抑郁和焦慮,改善心理健康——盡管這一規(guī)律已被科學研究證實,但現(xiàn)實中緩解焦慮靠擺一盆植物遠遠不夠,也不能全靠職場人的“自救”。
  值得欣慰的是,切實為員工著想,努力讓員工帶著好心情上班,已成為越來越多用人單位的共識和追求。比如,河南一家商超設(shè)“委屈獎”,給予工作中受委屈的職工相應獎勵補貼;湖北一家公司設(shè)立“早到券”獎勵,激勵員工不遲到,而非遲到扣工資;深圳一家企業(yè)設(shè)置愛心基金,幫扶困難職工……類似新聞每每登上熱搜,網(wǎng)友們紛紛點贊,期盼這樣的“夢中情司”可以再多些。在羨慕“別人家的單位”之外,如何培育積極健康的職場文化,營造公平有愛的職場氛圍,真心實意為勞動者減負,應成為相關(guān)方面需要關(guān)注和研究的課題。
  “存在心理學之父”羅洛·梅在《焦慮的意義》中提到,正常焦慮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它不可避免,但是可以緩解,我們只需坦然面對,并學習與之共處。所以,“蕉綠”能不能打敗焦慮我不確定,但是我們可以直面焦慮,哪怕是停下來吃個香蕉緩口氣。
責任編輯:邱小宸
關(guān)鍵詞: “工位上種香蕉” 職場 香蕉 “禁止蕉綠”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quán)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