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華燈初上》自2021年底播出第一、二季,無論是劇中羅雨儂(林心如飾)、蘇慶儀(楊謹華飾)等女性之間的復雜友誼,還是關于“兇手是誰”的猜測,都在網(wǎng)絡上引起廣泛熱議。隨著2022年3月18日第三季大結局的播出,殺害蘇慶儀的兇手終于浮出水面,圍繞“光”酒店的種種謎團也被逐一揭開,但很多觀眾卻質疑蘇慶儀這個角色“人設崩塌”,性格扭曲,尤其是她與羅雨儂表面姐妹相稱,實則背地陷害。
對此,楊謹華向新京報記者做出獨家回應。在她看來,蘇慶儀對羅雨儂有多恨,就代表有多愛,愛和恨是一樣多的。“‘愛’是,蘇(劇中蘇慶儀的昵稱)很清楚雨儂一直在幫助她;‘恨’是因為她認為雨儂在幫助她的過程中,卻好像沒有真正關心她的內(nèi)心以及她到底想要什么。同時雨儂太過無條件的給予,也讓蘇自覺無能,才會在面對友情關系時變得如此扭曲。”
在第三季中,花子(劉品言飾)在蘇慶儀言語的激怒下,一時沖動殺害了蘇慶儀。一些觀眾認為這種“激情犯罪”的劇情設計過于簡單,不理解為何蘇慶儀如此討厭花子。在楊謹華看來,蘇慶儀看到花子就像看到過去的自己——兩個人都獲得了羅雨儂無條件的支持、關心及付出。只不過,蘇慶儀因為原生家庭和成長經(jīng)歷造成了強烈的自卑感;在和羅雨儂不對等的友誼中,她一直感覺到自己的無能與卑微。而花子曾在感情關系中被利用而陷入人生谷底,入獄后遇到羅雨儂挺身相護,花子是從心底感激羅雨儂,并愿意全心全意待在她身旁。“花子對雨儂絕對的忠心和感謝,對蘇來說顯然是一種諷刺,不斷地提醒她自己也曾經(jīng)多么依賴雨儂、提醒她總是在友情中如此卑微。所以蘇才會用‘一條狗’這么激烈的字眼來形容花子,其實我覺得當蘇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不只是針對花子,也代表她有多討厭過去的自己。”
——對話——
蘇與花子沖突戲,臺詞不多但“很準確”
新京報:結尾蘇慶儀“被殺”的這場戲,在現(xiàn)場導演、演員們是如何討論的?
楊謹華:這場戲其實沒做太多討論,導演也沒有安排復雜的動作,只是簡單地把肢體方向和動作試了一遍,主要確保安全又同時滿足攝影機鏡位而已。我認為編劇這場戲沒有安排太多臺詞,也是很準確的,因為從完整的事件時間看來,蘇前面接連跟雨儂、江瀚鬧翻攤牌,這兩場戲有很多重點都在對話上,已經(jīng)清楚地堆砌出同時失去友情愛情的蘇在一個多么邊緣又豁出去的狀態(tài),所以當花子又跑出來興師問罪,完全激怒了蘇,她應該是在一個極為壓抑憤怒、激動的情緒至高點,真的不需要更多言語,她用簡短卻夠狠的比喻來反擊對方,才會引來殺機。
新京報:你如何理解墓碑前蘇慶儀和羅雨儂“隔空”對話那場戲的含義?
楊謹華:這場戲是在《華燈初上》開機約3周后就拍的,當時我跟心如還在討論,這么快就拍結局趕戲,情緒會不會不太對?但連奕琦導演堅持先拍,他的想法是這一場戲跟前面劇情的友情戲不太有關聯(lián),因為是蘇離世真相大白后的交流,對蘇慶儀和羅雨儂而言這就是一個重新開始。我們聽了之后也覺得有意思,表演時可以當作劇中腥風血雨種種事未曾發(fā)生,兩個人就像年輕時依偎陪伴在彼此身旁,聊聊天講內(nèi)心話,對彼此微笑好好地祝福對方等,這個意境蠻好的,我很喜歡這場戲,表演時內(nèi)心非常舒服。我記得最后一段是雨儂說“你要好好的”,蘇慶儀也回答“你也要好好的”。這是多么感人的對話及畫面。
新京報:一些觀眾評論,女性間的友情,最穩(wěn)固的關系就是兩個人,三個人就會“爭風吃醋”。你如何看待劇中女性之間的關系?日常生活中你和女性朋友是如何相處的?
楊謹華:《華燈初上》劇中的女性是在酒店一起工作,利益、友情難免牽扯在一起,確實會稍微復雜,這劇好看也好看在很寫實、貼切地描繪出一群女性工作時的比較、忌妒,同時又互相扶持關心的細節(jié)。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從念書時期開始,身邊就是女性朋友居多。我比較懂怎么跟女性對話,在朋友圈中我通常扮演傾聽者,姊妹們會跟我講述煩惱、疑惑及不開心的地方,我會好好傾聽,也會一起幫忙想辦法。
現(xiàn)在對我來說最舒服的朋友模式是不需要天天黏一起,但心在一起。在對的時間或需要幫助、傾聽的時候,適時地關心;硬要天天黏在一起或者時刻陪在身邊的話,友誼會變成一種壓力。
新京報資深記者 張赫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