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專訪|殷桃談《人世間》:“鄭娟”愛家人,便愛了全世界

2022-03-02 09:23:00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楊偲婷
大號 中號 小號

《人世間》中,鄭娟這個善良、溫柔、隱忍的女性形象,成為許多觀眾最喜歡的角色之一。這個人物形象的成功,既離不開編劇和導(dǎo)演的創(chuàng)作基礎(chǔ),與主演殷桃的詮釋,也同樣密不可分。

當(dāng)初,在《人世間》主創(chuàng)團隊聯(lián)系到殷桃時,她第一時間看了小說原著。她認為,在小說中,鄭娟的底色是善良溫柔勤勞,甚至有些懵懂。她的人設(shè)幾近“完美”,但卻完美得“普通”。鮮明的個性特征、張揚厲害的人物更能抓住觀眾,因為大家都有獵奇心理。而相對普通的人物則更難演,因為缺乏鮮明的特征作為表演的“抓手”,容易泯然眾人。

但殷桃還是決定接受這個挑戰(zhàn),“鄭娟最打動我的,正是因為她是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但常常被忽略的普通人。”

殷桃看來,鄭娟和周秉昆代表了最普通也最廣大的中國老百姓,從某種世俗意義上來看,大家過著尋常日子,一輩子可能也沒什么了不起的“大成就”,“這樣的人物,反而激起了我的創(chuàng)作欲望”。

“人生豐富多彩,每個人都有自己想過的生活,有的人向往精彩,不希望日子千篇一律,想要不斷挑戰(zhàn),去經(jīng)歷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有的人向往歲月靜好,家里平平安安,其實我覺得這種,更能代表大多數(shù)人。”殷桃認為,這個世界上鄭娟最愛的就是秉昆(雷佳音 飾)和孩子,爸爸和媽媽,“愛家人,把家人照顧好,就等于說她愛了全世界。”

讓人物真實

從文學(xué)形象到影視人物的呈現(xiàn)中,殷桃希望能讓“鄭娟”更加鮮活、堅定、有力量。“所以,我也有過一段相當(dāng)長的時間去做準(zhǔn)備,想著如何去切入這個角色,怎么讓這個人物更好看。想來想去,最有效直接的方式就是,讓這個人物真實。”

《人世間》中,鄭娟一生經(jīng)歷的坎坷磨難,著實讓人心疼。以鄭娟的成長經(jīng)歷,從小受了那么多的磨難,出身那么低苦,又有些那么不好的遭遇,“如果是個內(nèi)心脆弱的人,遇到那些事兒,早就垮掉了,甚至連活下去的勇氣可能都沒有了。”殷桃說道,“而鄭娟,她是苦難中泡大的女孩,經(jīng)歷的事兒太多了,一般的事兒已經(jīng)不太能傷害到她了,我覺得,她比一般人骨子里更堅強一些,她被迫堅強。”

鄭娟的一生,是什么人都見識過,“我覺得她心里應(yīng)該是明鏡一樣,什么都明白的,別人跟她一打交道,她就能迅速感知到對方對她的惡意或者善意,但她因為天性的善良,不太去計較。因此她那份善良就顯得更為珍貴。”殷桃說道,“我覺得‘真實’是非常有力量的。人會有情緒,有自己的欲望訴求,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善良,你的包容,你的付出,才會讓大家覺得珍貴。”

對于鄭娟這個人物的基調(diào),殷桃的期待是:“希望鄭娟這個人物,不僅讓人覺得同情憐愛,覺得她真不容易,我還希望她是個榜樣,我希望她最終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會讓人向往,也成為她這樣的人。因為大家都希望自己成為被別人尊重的人,誰也不想說,成為一個被別人同情的人。”

導(dǎo)演李路和編劇王海鸰都曾在采訪中提到,殷桃是《人世間》中最努力的演員之一。對于人物的理解、分析、建議,殷桃在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中,一直與王海鸰在進行溝通。其中很多對鄭娟的想法,也都最終呈現(xiàn)在了創(chuàng)作之中,增添了這個人物的真實光彩。

“比如在秉昆入獄這件事上,秉義(辛柏青 飾)沒有為他說過什么話,因為他是一位非常有責(zé)任心、講原則的官員。一開始的劇本中,鄭娟非常理解大哥,對這件事沒有什么情緒,但在我的理解里,一下把她思想覺悟拔那么高,我覺得有點脫離人物;第二,秉昆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很理解大哥,但她心里還是有一點怨的,她會認為:我也不要你睜眼說瞎話,只是讓你來證明你弟弟是個好人,為什么你不能替他說話?”

這個心理細節(jié),最終在殷桃的建議下,成為了劇中的一場小戲。周秉昆坐牢那些年,鄭娟跟大哥周秉義正常相處著,“一樣的熱情,但那個結(jié)是在心里的”。直到秉昆出獄后,有一天,鄭娟問大哥:你當(dāng)時為什么就不能替秉昆說句話?“這也留出了空間,讓秉義這個人物有一個出口,去跟大家交代或者表現(xiàn)出他的不易,他在他的崗位上要堅守原則,也很難過自己感情那一關(guān)。其實在不同職業(yè)之間,還是有鴻溝的,人和人之間做到完全彼此理解也挺難的。”

也是基于對人物清晰透徹的認知,殷桃對于鄭娟這位傳統(tǒng)勞動婦女的外在言語、肢體、神態(tài)的呈現(xiàn),堪稱“表演教科書”。表演的精準(zhǔn),來自細膩的生活觀察,在殷桃這里,“調(diào)動平時觀察生活的積累,就像調(diào)動電腦里存檔的資料一樣。”

“只要進入這個角色,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其實你身邊好多這樣的人。”鄭娟這個人物,讓殷桃想起自己的外婆。殷桃外婆的年紀(jì),跟鄭娟較為接近。“我外公是跑船的,常年不在家,一年回來個一兩次,過年能回來幾天,然后又走了。外婆家三個女兒,幾乎都是她一個人帶大的。”殷桃回憶道,“所以她的樣子,就常常在我腦海里浮現(xiàn),她平時在家是怎么干活,怎么照顧一家人的。這些東西很自然就出來了。有一個相對比較靠近的形象在那里,其他就是技術(shù)層面的事了。

令人向往的“不變”

在《人世間》中,周秉昆和鄭娟是令人羨慕的一對,平凡的夫妻倆,相偕走過大半生,再苦的日子,兩人一起都能過得有滋味。

二人年輕時的情感,是沖破世俗眼光的堅定勇毅,而往后的婚姻生活,則是無數(shù)瑣碎日常中,點點滴滴的溫柔守候,堅信不疑。雷佳音和殷桃,對這一對人物關(guān)系的理解很是一致,表演中幾乎不存在溝通成本。

“鄭娟和周秉昆都是非常簡單的人,兩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一輩子都沒有變,他們對生活的訴求就是日子越過越好,平平安安的。包括兩個人對感情的堅貞,這輩子也是沒變過。”而殷桃認為,“他倆最讓人向往的,就是這份不變”。在一個不斷變遷的時代里,有兩個像鄭娟和周秉昆這樣安定不變的人,會讓人覺得心安踏實。

“他們倆為什么觀眾喜歡,因為他們彼此特別能溫暖對方。”殷桃說道,“這個溫暖,讓人覺得安全、穩(wěn)定。就感情和婚姻而言的話,那種陪伴在對方身邊,你永遠不用擔(dān)心這個人會離開你、背叛你,這種情感和信任,我覺得應(yīng)該是大多數(shù)人都向往的。”

“人到中年了,不可能像剛戀愛時,每天都卿卿我我,但他倆的愛是越來越深的,對方已經(jīng)是融到自己骨血里邊了。”殷桃提起,小說原著里有句話,大意是:這兩個人離開對方的時候,都還挺堅強,挺能解決問題的,但只要他們兩個人在一起,就變得非常柔軟和依賴對方。“我覺得這能很好的形容娟兒和秉昆之間的關(guān)系。”

二人婚前互相告白的一場戲,是樸素真摯的情感決堤的瞬間,那場戲成為了全劇的高光時刻之一。“編劇老師寫得就很好,不管是兩個人的臺詞,還是規(guī)定情境給到的氛圍都很足夠。當(dāng)時,我覺得我們兩個人,沒有太多設(shè)計,就是真實地去感受人物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內(nèi)心的東西足夠真實,觀眾就能感覺得到,不需要很多設(shè)計。”

另一場被觀眾集體夸贊的表演,則是鄭娟帶著兒子骨灰剛回到家,又聽聞周秉昆入獄噩耗的一場戲。大悲之際,鄭娟眼中無淚,還能鎮(zhèn)定地安撫大嫂。但這一幕,卻比任何悲慟大哭,更讓人能感同身受的悲切。“我當(dāng)時的想法是,首先人悲痛到極致的時候,可能真的是沒有眼淚。你能哭出來,說明你還有情緒的宣泄。如果你明明知道一個人剛經(jīng)歷了很大的變故,但他不哭不鬧,沒什么反應(yīng),其實反而讓人害怕,對不對?”殷桃回憶道。

“首先,我覺得鄭娟在那一刻,是悲痛到?jīng)]辦法用眼淚表達了。第二,我覺得,這就是鄭娟骨子里的力量。她就會想:我要怎么救秉昆?她要盡全力解決問題,這是她可能內(nèi)心比較強大的地方,她不能停留在情緒上面。”

不要丟掉自己

在近幾年的國產(chǎn)劇創(chuàng)作中,鄭娟這樣的傳統(tǒng)女性形象已經(jīng)相當(dāng)罕見,都市精英職場女性才是這幾年“標(biāo)配”的女主人設(shè)。

“其實決定出演鄭娟之前,我也認真思考過一些問題,這很現(xiàn)實。”殷桃坦言,“以現(xiàn)在觀眾的審美來講,有可能會覺得她過于傳統(tǒng),大家現(xiàn)在普遍喜歡看比較颯、酷的女生,高智商,高情商,工作能力又強又漂亮。觀眾看著過癮,同時也會很期待自己成為那樣的人。”

互聯(lián)網(wǎng)上,總能看到許多對于女性價值的“雞湯”、“金句”,而殷桃提出了兩個問題:“我們?nèi)绾蝸矶x女性的價值?標(biāo)準(zhǔn)是什么?”

“如果你的價值觀里認定:我一定要成功,一定要在這個社會上干出一番事業(yè),甚至改變世界,那就去過那樣的人生,那當(dāng)然是有價值的;如果你覺得:我想安靜、平安的和我愛的人在一起,彼此陪伴相扶相持的,不管生活中遇到了多么難的事兒,兩個人手拉著手,都一定能把難關(guān)闖過去,過完這一生,照顧好身邊的人,這也很完美。”

“對于鄭娟來講,把家庭照顧好,家里人平安健康,踏踏實實過日子,就是她想要的一切,她就每一天,都認認真真地過著這樣的生活。”殷桃說道,“一個女性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并且有能力把想過的生活過好,就非常有價值。我希望大家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對自我的清晰認知,而不是隨波逐流。如果你真的認同,你當(dāng)然可以去努力,但也不是別人都說什么好,你就一定要跟隨。”價值的定義始終不來自于跟他人的比較,而來自于自己,“不要丟掉自己”。

生活中需要“堅持自己”,表演,卻往往要學(xué)的第一件事,就是“丟掉自己”。殷桃說起她早年剛接觸表演時,第一件事,就是練習(xí)解放天性,“要打破顧忌,才能在創(chuàng)作時把自己丟掉,去進入人物。”

“演員不能把自己放在特別重要的位置。我那時候不太能放下自己,小女孩兒嘛,愛漂亮,比如讓我演個丑的角色,我就很多雜念,不愿意演。”過了這一關(guān)之后,才喜歡上了表演。從《幸福像花兒一樣》里的大梅,到《楊貴妃秘史》里的楊玉環(huán),到《雞毛飛上天》里的駱玉珠,幾十部作品,無數(shù)個角色,殷桃自認,從飾演的每個角色的生命中,都有習(xí)得一些東西。

“像鄭娟,我的感觸是非常深的,她對我個人的影響非常大。她外在那么柔軟,那么沒有攻擊性,是因為她內(nèi)心無比強大,強大到不需要用外在的東西去告訴別人:我很厲害,別惹我。”殷桃自嘲“外強中干”,她性子急,看著颯爽,堅強,干脆。但她也會自?。?ldquo;實際有些外在的‘強’,是因為內(nèi)心中有些‘弱’,你對‘弱’的害怕和擔(dān)心,反而會表現(xiàn)成外在的強。”而鄭娟對于殷桃來說,是一個榜樣:柔軟的力量。

《人世間》無疑是一部從商業(yè)和藝術(shù)上都取得成功的作品。殷桃深知其可貴,更深知其罕見。“從文本創(chuàng)作規(guī)律,和市場現(xiàn)狀來說,好的劇本,鮮活豐滿的角色,就是珍貴和罕有的,所以沒有辦法拿很高的標(biāo)準(zhǔn),要求市場上所有劇本,那只是我們的期望,但實際上好的作品就是珍貴的,就是少的。”

“影視市場上,追求短期收益的項目不少,當(dāng)成產(chǎn)品,還是當(dāng)成作品,兩種過程和結(jié)果會完全不一樣。”殷桃總結(jié)道,“《人世間》現(xiàn)在大家很喜歡,我真的非常開心。它也給市場釋放了一個信號,就是認認真真去做一個戲,把人物做得豐滿鮮活,也沒有什么噱頭,觀眾是愛看的,觀眾的審美一點都不低,不要覺得觀眾就要看那些非常狗血夸張的情節(jié),或者非常奇葩的人物,才能吸引他們的眼光,并不是這樣的。”

幾年前,是資本熱潮席卷影視圈的時候,一部“土得掉渣”的《雞毛飛上天》橫空出世。當(dāng)時,殷桃為了《雞毛飛上天》的宣傳開了微博,不愛上網(wǎng)的她,那時天天認真在微博上看網(wǎng)友評論,原因是想知道:這種現(xiàn)實題材的戲,大家很用心地去做,是不是真的沒人看了?是不是大家都覺得沒勁了?觀眾們的反饋讓殷桃有了信心,《雞毛飛上天》成為年度佳作。這些年,看到現(xiàn)實題材越做越好,真實反映生活的戲越來越多,殷桃是真的開心。

當(dāng)年,殷桃在微博上發(fā)了一句話:“相信看你戲的人,如同他們相信演戲給他看的人。”如今這句話依然在。

責(zé)任編輯:馮小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