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沒有?都到齊了嗎?都進去了嗎?”還沒到排練場,蔣詩萌就張羅開來,操心場地,操心人員,操心排練進度,一邊還拿著電話連聲對記者抱歉,可能無法繼續(xù)對話了,她必須去排練場地,“大家都等著我呢。”
年底的一段時間,一般是蔣詩萌最忙的時候,各臺各網(wǎng)的春晚舞臺,都常常能見到她的身影。沒幾天后,遼寧衛(wèi)視春晚上,蔣詩萌就和賈冰在小品《浮想聯(lián)翩》里演了一對中年夫妻,總擔心剛工作的兒子不干好事。這是她的排練成果之一。
蔣詩萌
在去年最紅的綜藝節(jié)目之一《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中,觀眾收獲了很多快樂,更重要的是,國內(nèi)喜劇行業(yè)也收獲了很多值得注意的新人,冠亞季軍,出彩的CP,漫才組合……在這些之外,如果全程看了每期節(jié)目,一定會注意到蔣詩萌這個喜劇人。
有人在微博上評價,多看幾個作品就能感覺到,蔣詩萌是多年難得見到的優(yōu)秀喜劇演員。而在“大賽”節(jié)目后采里,“三板大斧子”的成員們也不斷提及蔣詩萌,他們稱她為“縫反縫縫縫縫王”,意思是,她總能巧妙化解冷場尷尬的瞬間,用最恰當?shù)脑捥钛a段子和段子間沒來得及完善的空隙,讓整個作品變得完整,豐滿。
喜劇創(chuàng)意固然珍貴,但“縫縫”的能力在喜劇表演,尤其是舞臺表演里,也相當重要,意味著有她在,就能穩(wěn)住作品的節(jié)奏。尤其是最后一個作品《熱搜預(yù)定》里,蔣詩萌飾演一個節(jié)目即將停掉的主持人,那么多人順著上場,中間會有很多空隙沒有包袱,蔣詩萌恰到好處地順下來了,演一個主持人,也確實是一個主導(dǎo)者。
而《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一個熱搜作品就來自蔣詩萌參演的作品《互聯(lián)網(wǎng)體檢》,蔣詩萌演一個體檢醫(yī)生,她模仿網(wǎng)頁彈窗機器人,復(fù)讀張家輝的廣告詞“系兄弟就來砍我”,引爆所有人笑點,也開啟大家對sketch喜劇的體驗。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之《互聯(lián)網(wǎng)體檢》劇照
看起來,蔣詩萌在這個作品里對sketch把握得很好,老到熟練。但實際上,這時的蔣詩萌,正在清空自己作為傳統(tǒng)喜劇演員的所有認知,努力重新將自己變成一張白紙。
既要做白紙,又不能完全是白紙
蔣詩萌一開始是拒絕去《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2021年年初,她剛結(jié)束《金牌喜劇班》的錄制,有些疲憊,覺得自己參加太多比賽,太消耗了。幾乎從出道開始,她就耗在比賽上,從第一個節(jié)目遼寧衛(wèi)視《我要上鄉(xiāng)七》,到《組團上春晚》,再到央視《金牌喜劇班》……都是選拔類節(jié)目。一次接一次,她也怕被觀眾看作“回鍋肉”一般厭倦。
蔣詩萌在《金牌喜劇班》上
但搭檔何歡堅持要去,告訴蔣詩萌這節(jié)目搞新喜劇,能學(xué)到東西。蔣詩萌沒辦法,“我想著后面萬一沒選上權(quán)當上課了。”到了節(jié)目組,先是參加工作坊,上課,了解sketch和即興,“很多創(chuàng)作的方式都是第一次見”,蔣詩萌覺得,來值了。
對比沒有經(jīng)驗的喜劇演員,蔣詩萌要學(xué),要認可,要融會貫通這套方法論,并不容易,作為從北電相聲喜劇班科班畢業(yè)的學(xué)生,傳統(tǒng)喜劇在她身上留下了很多堅固深刻的痕跡。
“如果你本身是一張白紙,怎么畫怎么是,但我不是一張白紙,我會有固有傳統(tǒng)小品的思維方式跟抖包袱的方法。相當于得把自己清空,再去學(xué)習(xí),比其他第一次接觸到的人多了一道程序。”
蔣詩萌說堅持表演,源自喜歡
蔣詩萌認為傳統(tǒng)小品沒有明顯的創(chuàng)作模式,故事性更強,更在意故事的完整性,尤其是里面的“跌宕起伏,起承轉(zhuǎn)合”。而sketch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創(chuàng)作模式,“前面半分鐘到一分鐘是一個賽道,第一翻第二翻第三翻越來越強。”
進入節(jié)目正式錄制后,每個賽段都有不同的壓力,隊伍的創(chuàng)作模式是一起來提點,“每個演員帶著5個點來,編劇1個人帶6個點來,后期碰撞。”雖然這種集體創(chuàng)作能分擔壓力,但時間有限,點子攢到一起后,會有一些意外bug,這時候,蔣詩萌作為傳統(tǒng)喜劇演員的能力逐漸體現(xiàn)出來。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之《互聯(lián)網(wǎng)體檢》劇照
首先是習(xí)慣帶來的好處,“我不喜歡把話或者是包袱掉地上,如果能再翻出來一個包袱的話,下意識反應(yīng)就想再去翻一下,包袱沒響的話就再換一個,想著留了總不是壞事,誰會嫌自己的喜劇作品里邊包袱多呢?”
其次則是能力帶來的好處。剛開始她還收斂自己,覺得自己不熟悉sketch,就算有想法也不敢說,“不敢做決定,怕做的決定是錯誤的”。后期好一點,比如說《悟空》里面小龍在彈琵琶,按理應(yīng)該放一個琵琶曲,他假裝就在旁邊伴奏,“但是當時我們排練已經(jīng)是后半夜兩三點了,找不到一個特別合適的琵琶曲,只有古箏曲,我說沒事你就放,我加一句包袱,咱就當包袱使就行了。后來遇到什么問題我會去盡量解決了,而不是說一味必須按照原來設(shè)想的東西走。大戲的話就更不用說了,我要起到很好的串聯(lián)工作。”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之《悟空》劇照,右一是蔣詩萌
這個快速反應(yīng)的能力一方面來自東北人的天賦,蔣詩萌覺得,作為東北孩子,這種見縫插針話不落地的能力太正常了,她從小看著二人轉(zhuǎn)和小品長大,“你身邊要是有東北朋友的話,基本上無論哪個小品,你跟他說上句他都能接出下句”,說著蔣詩萌張口就來,“大棉襖來二棉褲,里面裹著羊皮外面裹著布”,她邊唱邊笑,“這是刻在東北人DNA里邊的東西。”
另一方面,這點確實得益于以前傳統(tǒng)喜劇的訓(xùn)練累積,“當時在那么短的時間內(nèi),那么大的壓力下,很多東西都是靠本能,如果即興出來的那個東西有效,還是要感謝以前舞臺上的經(jīng)驗。”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之《夢幻麗莎發(fā)廊》劇照
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特點
蔣詩萌有著典型的東北女孩外形,高個,方圓臉,大眼睛。作為演員,她既沒有胖到不同于常人,也沒有美到引人注意。
一次次表演下來,觀眾和隊友都感覺到,蔣詩萌很百搭,怎么搭配怎么行,每一種類型的故事她都把握得恰到好處,她常常是作為“綠葉”身份時出彩,不是主角,也并不搶戲,卻能以較少的表演篇幅就讓人注意到,從不讓包袱掉地上,找補幾句話,整臺戲就完整了。
但金牌綠葉這種夸獎對演員來說,又似乎有點尷尬,畢竟沒有人不想做主角。
蔣詩萌覺得,綠葉比紅花更難把握,因為“綠葉不光是要把握好自己,還要托著紅花去演”,在一臺短短的喜劇作品中,本來段子包袱就非常集中,大多數(shù)演員都只能顧上自己的任務(wù),“很多演員在演戲的時候就讓自己演嗨了,演爽了,經(jīng)常會忘記對手,但是綠葉不能忘記。”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之《熱搜預(yù)定》劇照,張弛和蔣詩萌
做好綠葉并非易事,蔣詩萌覺得自己能在這個身份里獲得觀眾認可,和她的不可替代性密不可分。
“演員都需要焦點,都需要關(guān)注度,都需要認可,我也需要,但是我覺得看你更適合在什么位置上。如果當時‘三板大斧子’有比我更適合《熱搜預(yù)定》里面的主持人,肯定是那個人去演,其他人演得不如我,那就得我去。有的時候我是覺得演員一定要找到自己身上的特點。作為一個好演員,首先你要有演員的基本素質(zhì),業(yè)務(wù)能力過硬,其次是不可替代性。”
蔣詩萌口中的不可替代性,“縫縫”能力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在段子和段子之間能補好縫隙,能把包袱不著痕跡連到一起。她認為,這種“縫縫”不僅需要在抖包袱上下功夫,在臺上是配角時,連反應(yīng)也要配合對手,縫上“反饋”的縫,“對手演員做了一個特別令人震驚的舉動,你就要縫一個震驚的反應(yīng),因為很多笑料是輸在反應(yīng)上,很多人就忽略了這一點,而且縫反應(yīng)非常重要,這是屬于過去的習(xí)慣。”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之《走花路》劇照,右一是蔣詩萌
她舉例,當時讓隊里的人注意到她這個能力是在《走花路》這個作品里。她在其中演婚禮司儀。本來這個節(jié)目定的是主持人是其他演員,但展演時那位演員還有別的節(jié)目要上串不開,蔣詩萌就去試了一場,這下讓大家發(fā)現(xiàn)了她的珍貴之處。
“那個故事是圍繞著父親跟張叔在做一些東西,如果其他人臉上沒有表情,這個包袱就出不來,比如張叔在做俯臥撐的時候,旁邊的人可能不光得驚訝,還得再著重加強一下這塊的音效,縫縫就起到了作用。”
在《悟空》后半場,蔣詩萌就以這樣的姿態(tài)定格在臺上
在《悟空》這個作品中,蔣詩萌因為劇情設(shè)置后半場被“定格”在舞臺上。馬東在點評時特別提及要向蔣詩萌致敬,做喜劇、做曲藝都講究的尺寸,“她尺寸特別好”。張弛和蔣龍都感謝蔣詩萌幫忙鎮(zhèn)場子,每當場快要冷的時候,“她一個詞兒就能給縫上縫了”“沒有她接不住的”。因為她,他們才能堅持做完《悟空》,“她把我們這個作品,跟觀眾的距離拉近了。”
蔣龍和張弛稱蔣詩萌是“縫反縫縫縫縫王”
干這行要有大心臟
蔣詩萌成長在一個文藝活躍的家庭,每次過年過節(jié),家里就載歌載舞,“我彈琴,我姨姥爺吹口琴,我姥姥唱歌,大家跳舞。”少時她愛看《還珠格格》,特別喜歡,拿個紅本子記錄劇集的花絮故事,謄抄每個主演的簡歷介紹,“有的前輩畢業(yè)院校是北京電影學(xué)院,那個時候就覺得,這個地方太了不起了,太神圣了,其實我當時不知道那是干啥的,就覺得以后要上這個學(xué)校。”
逐漸長大,她在文藝這事上就沒有服輸過,“從幼兒園開始就有演出匯報,老師排舞蹈節(jié)目都有我,朗誦也有,合唱團也有,還當過文藝委員每周一早上唱歌都得我指揮,我還帶著全班同學(xué)排《紅高粱模特隊》(趙本山、范偉小品),那時候沒有什么下載音樂一說,就拿錄音帶這邊那邊倒,帶著同學(xué)排練,也就小學(xué)四年級的事兒。我現(xiàn)在也無法理解當時哪來的勇氣,給全班同學(xué)分配角色。”
到快高考的時候,蔣詩萌鄭重和家人說,要參加藝考。除了媽媽之外,其他家人都表達了反對,因為覺得她不夠漂亮。一開始,家人顧及她的感受,話勸得委婉,可蔣詩萌是不能激的性格,越說越反骨,不勸還好,越勸越要考,“我從小就不太愿意被別人定義為某種人,并且告訴你不行,有點賭氣的成分。”憑著一腔熱情和媽媽的支持,蔣詩萌考了三年。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之《我要當主唱》劇照
第一年考試,三試被刷下來了,三試里有形體考試,別人都在換衣服,她不知道要換什么,“穿著牛仔褲和特別垮的毛衣,一雙球鞋就進去了,最后拽著褲子跳。”她想想,是自己準備不充分。
第二年,她想吸取教訓(xùn),找老師輔導(dǎo),帶夠衣服??扇f萬沒想到,二試剛表演完跳舞才藝就刷下來了,后面準備的東西壓根用不上。
第二次失敗后,家人態(tài)度逐漸明確,“說咱沒長得像人家那么傾國傾城,閉月羞花,是不是不合適?”蔣詩萌不明白,怎么還不如前一年呢?她分析,“是不是跳街舞太超前了?同考場的人一般都準備傣族舞,月光下的鳳尾竹那種。”想想這算是意外,她不甘心,接著準備考試,她向媽媽保證,第三年再考不上,“該干嘛干嘛去。”
蔣詩萌和北電同學(xué)、摯友劉思維
第三年,蔣詩萌考上了。這一次三試里,她多加了一個相聲表演班的測試,也通過了,也就是說她擁有選擇權(quán),可以去普通表演班,也可以去相聲喜劇班。蔣詩萌問招生老師,兩個班的課程有什么區(qū)別?老師說,都一樣,相聲喜劇班除了普通的聲、臺、行、表外,還多學(xué)一門相聲。蔣詩萌一聽,感覺后者“更劃算”,能多學(xué)一門課,她毫不猶豫選了相聲喜劇班。
“我當時完全沒有規(guī)劃以后做喜劇演員,為喜劇奉獻我的生命,根本沒有想那么多,當時就是一個想上學(xué)的孩子。”
2014年央視春晚小品《我就是這么個人》劇照
四年的大學(xué)生涯給蔣詩萌帶去專業(yè)能力,也帶去好老師。作為馮鞏的門生,蔣詩萌在大四就參加了央視春晚,和老師馮鞏搭檔,演了小品《我就是這么個人》。
“小品正好需要一個小保姆,我當時覺得餡餅砸到我頭上了,我要進一號大廳了,也沒有想過說這對自己的未來前途有多大的好處,就是覺得挺開心的,當時想的更多的是直播千萬別出錯,我家親戚能在電視上看見我了。”
對不少人來說央視春晚意味著演藝之路的進階,但對蔣詩萌來說,這似乎只是人生一段插曲。在表演系有句話,畢業(yè)即失業(yè)。即便上過春晚,蔣詩萌也沒能例外。
她為了演戲減過肥,瘦了也還是完全沒有戲演,甚至連群演都撈不著。反而是又胖了以后,她開始收到一些劇組邀約:需要一個胖女孩的角色。“胖反而給了我更多的機會。”
2022年遼寧衛(wèi)視春晚,蔣詩萌與賈冰等合作的小品《浮想聯(lián)翩》
2022年山東衛(wèi)視春晚,蔣詩萌與馮鞏等合作的小品《咱家的年夜飯》
2022年北京衛(wèi)視春晚,蔣詩萌與馮鞏等合作的小品《暖陽下》
像蔣詩萌這種情況,向劇組投簡歷獲得演戲的機會不大,更多時候是靠錄綜藝節(jié)目,靠圈里認識的人介紹,然后對方主動找到她,告訴她哪個戲又要一個胖女孩了,“通過錄節(jié)目,讓大家感覺臉熟一點,以后有胖的角色就會想到我了。”
為了混臉熟,讓更多人看見她,她錄過很多很多綜藝節(jié)目,做節(jié)目里的素人演員,節(jié)目的素人臨時主持等等,“有節(jié)目咱就去,輪不到咱們?nèi)ミx擇。”
這種方式有好有壞。好處在于不用天天賠笑臉跟組找機會,都是別人找上門,壞處在于,并不是每部戲都需要一個胖女孩,演戲機會需要等。“出去拍戲的時候很開心,一到殺青的時候就郁悶,沒人找我怎么辦?就開始郁悶,只要閑一天,焦慮感就上來了。”蔣詩萌回憶。
但蔣詩萌不太愿意多講不好時候的經(jīng)歷,她太知道了,這些經(jīng)歷對于學(xué)表演的人,都是家常便飯。
“除非是那種一夜走紅的演員,其實大部分人都經(jīng)歷過沒戲拍,都經(jīng)歷過迷茫,不知道未來是什么樣子,對于自己適不適合當演員都會有一些自我懷疑,畫一個大大的問號, 90%的演員都會經(jīng)歷這些。我也不是例外。但是我特別不愿意把自己經(jīng)歷的那種低谷、慘,拿出來說,因為我覺得你既然是干這行的,就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想在這個行業(yè)里呆長久一些,一定要有一個強大的心臟。”
強大的心臟面對工作里有上頓沒下頓的情況,她給自己做心理疏導(dǎo),“總焦慮也不是個事兒,這是一個被選擇的職業(yè),我又不是那種混局的人。我也想求求人家用我,但我不會喝酒,混不了幾個月。”
后來如果沒戲演,她就給自己找事干,她覺著這是很好的充電機會,讓她為不一定會到來的下一個角色做準備。
比如,2020年年初因為疫情整個行業(yè)大環(huán)境比較黯淡,蔣詩萌也接不到工作,但她突然發(fā)現(xiàn)奶油膠挺好玩,“這個過程特別治愈”。她開始買各種裝備,研究奶油膠,做了很多手機殼,曬在朋友圈里。做奶油膠手機殼也對未來有用嗎?蔣詩萌覺得當然有。“萬一就碰上能用上這技能的呢?其實擠奶油膠跟面點師類似,萬一我以后演個面點師,我能裱個花,那就厲害了。”
蔣詩萌
一個靈活的好看的胖女孩
蔣詩萌沒有身材焦慮。她從小就不算瘦,但也不胖,考上大學(xué)后一路胖,她也承認,胖給了她機會是肯定的,身材對做喜劇的女演員來講,是自帶的話題。但蔣詩萌不認為自己是在為工作承受胖的委屈,也不覺得自己瘦了更好看。
“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quán)利,我可以選擇瘦,我也可以選擇胖。我也沒覺得說瘦女孩比胖女孩美到哪去,我覺得這樣的話你又會被人家定義。如果你臉不洗,不收拾不打扮,特別邋遢,是會給人不好的印象,但如果你是一個胖女孩,帶著一個非常精致的妝容,穿著合適的衣服,不會給人不好的印象。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夠美了,還咋更美啊,只不過是我們傳統(tǒng)的審美問題。”
蔣詩萌
蔣詩萌覺得如果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不為身材焦慮,就不需要刻意避免身材類型的段子或包袱。談及國內(nèi)喜劇女演員之所以不多,她認為話題受局限也是原因之一。
“比如說同樣一個包袱,拿自己長相或者身材開玩笑,放在一個男演員身上,大家就會哈哈一笑,但如果放到女演員身上,大家就會覺得說你在利用身材歧視做文章,會讓人覺得不好,對比較關(guān)注女性生存狀況的觀眾來說,就比較敏感。像徐志勝做脫口秀演員,他可以一直拿自己長相、劉海去開玩笑,大家不會覺得這是一種冒犯,會覺得很好笑。像我在《悟空》里提到,‘萌總要一個新年5人團聚套餐’,就會有人說了,這是諷刺胖女孩吃得多,大家可能不允許讓女演員調(diào)侃一些審美有關(guān)的東西。”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之《女友來了》劇照
當然,她也不贊同一直拿身材做包袱,也一直想避免這類爭議,在塑造胖女孩形象的時候,她盡量去展現(xiàn)靈活的好看的胖女孩,而不是笨或者呆,“你可以反觀我這一次比賽的作品,比如說像《女友來了》里面的萌萌, 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女朋友,其實可以盡量不靠胖,不靠扮丑,得到大家的笑聲。”
蔣詩萌認為主要還是分寸感,“有的時候在一些包袱的分寸,節(jié)奏上,方式方法上,大家的接受度沒有那么高。但對我來說,這不會構(gòu)成困境。扮丑只不過能算是一個方式方法,還有很多其他方法。”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之《夢幻麗莎發(fā)廊》劇照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只是一檔綜藝節(jié)目,所有選手都明白,節(jié)目過后,或許有一段時間會接到更多通告,商務(wù),但如果沒有足夠的曝光展示,不用多久他們都會再次回到原本的生活軌跡上。無論熱度過后將面臨怎樣的狀況,蔣詩萌都不打算放棄影視劇,也不想離開舞臺,她的人生主要還是聚焦在喜劇上,“哪怕起到一點點引領(lǐng)作用”。
“是金子遲早會發(fā)光。反正咱這個型又不是吃青春飯的,遲早會被注意到,就像《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現(xiàn)在就有看過《熱搜預(yù)定》,再反過去看我在《愛人錯過》里我跟葉瀏演的那兩個搬家工人,也會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也是蔣詩萌演的,演得不錯。人家能對你有這樣的認可,已經(jīng)都很不容易了,咱還挑啥?”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