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名案 | 烏克蘭納粹屠夫,揮刀砍向自己

2022-05-16 14:15:13 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環(huán)球人物微信 作者:鄭敖天
大號 中號 小號

身背血債的班德拉又在烏克蘭“復活”,

被極右翼捧成了“民族英雄”。

作者:鄭敖天

編輯:付玉梅 

編審:凌   云 

1959年10月15日,尖叫聲劃破了慕尼黑市一處舊公寓午后的寧靜。

溫克曼被嚇壞了。

她走出門,看到一個男人奄奄一息地癱倒在樓梯旁,口鼻溢滿血。她認出了這張血泊中的臉,是自己的鄰居珀普爾。

她趕緊跑去呼叫住在同層的加姆斯一家過來。他們手忙腳亂地呼叫了救護車,但為時已晚——珀普爾在抵達醫(yī)院前就咽了氣。

在鄰居們的錯愕之中,醫(yī)生宣告了他的死亡,死因是心臟病突發(fā)。

不過,醫(yī)生已經(jīng)察覺到,死者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就在剛剛,急救室里。他們在死者身上找到了一把裝滿子彈的手槍。

隨后警察的到來,驗證了他們的預感。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珀普爾”是化名。死者的真實身份是二戰(zhàn)中親納粹的“烏克蘭國”前“元首”:斯捷潘·班德拉。

只是,醫(yī)生沒有預料到他的死因也很不簡單。在尸檢中,法醫(yī)在班德拉的肺中檢測出劇毒的氰化物殘留。

奇怪的是,警方?jīng)]有在現(xiàn)場找到兇手的任何痕跡,也沒有目擊證人。直到兩年后,一名叛逃西方的克格勃特工向警方揭露了真相:這是一起預謀已久的暗殺。

暗殺

多瑙河的支流伊薩爾河從慕尼黑城中穿過,安靜地流淌著。這座在二戰(zhàn)時被空襲71次的城市,在一片廢墟中重新構建了一切。 

10月的空氣已滲透著冬日的寒意。50歲的班德拉身材削瘦,走在街道上并不惹眼。他也不想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隨后,他獨自上了一輛出租車,報上地名:“克里特梅耶爾大街7號”。

在不遠處的保鏢剛剛與他分別。如果此時,他回頭目送了班德拉上車,那將是他們的最后一面。

多年的流亡生活讓班德拉具有極強的警惕性。他現(xiàn)在化名為“珀普爾”,住在一個有不少猶太鄰居的舊公寓里。盡管出行都帶著保鏢,但為了不讓街坊起疑,他總是先與他們告別,再獨自踏上回家的路。

·班德拉在慕尼黑使用的假證件,他的對外身份是一名記者。

總之,他已經(jīng)盡可能地隱匿在這座城市里,試圖將過去像建筑下的瘡痍一樣掩蓋起來。

殊不知,他早已被列入一個策劃已久的暗殺計劃里。

日子定好了,就是今天。班德拉的出租車離家越來越近。敏銳如他,絲毫沒有嗅到彌漫著的危險氣息。

斯塔申斯基已經(jīng)在公寓入口的樓梯間等待了多時。他向走進來的班德拉打了聲招呼。

當班德拉將臉轉(zhuǎn)過來時,斯塔申斯基迅速舉起手中裝滿氰化物的毒氣瓶,朝他噴了過去。

還沒反應過來的班德拉,口鼻中已經(jīng)吸滿了劇毒氣體。他瞬間倒地,渾身開始抽搐。

斯塔申斯基則從容地離開了現(xiàn)場。跟蹤潛伏了多日,他終于完成了任務,可以向克格勃交差了。

是的,這起暗殺幕后真正的策劃者——蘇聯(lián)情報機關克格勃。

納粹

要厘清恩怨由來,還要從主角本身班德拉說起。

1909年1月1日,班德拉出生在東加利西亞的一座小村莊。

當時,該地還處于奧匈帝國統(tǒng)治之下。他的父親安德烈·班德拉是天主教神父,也是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在他還很小的時候,父親就給他灌輸了各種充滿武裝色彩的民族政治思想。

·身著烏克蘭童子軍制服的少年班德拉。

1918年,奧匈帝國垮臺??释毩⒌臑蹩颂m人借機在東加利西亞建立民族政權,最終并入了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兩年后,烏克蘭戰(zhàn)敗,被迫向波蘭割讓東加利西亞地區(qū)。班德拉一家又成為了“波蘭國民”。

日子自然不好過。波蘭的右翼政府對境內(nèi)的烏克蘭人實施嚴酷的民族壓迫政策。仇恨在班德拉心中滋生。

他視波蘭人為占領者,決心要做點什么。在父親的鼓勵下,他秘密加入了“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

思維縝密且能說會道的他很快在組織內(nèi)部嶄露頭角。但他極端、激進的性格也逐漸凸顯出來。

比如,因為害怕被逮捕后抵抗不住嚴刑逼供,班德拉長期堅持對自己進行“抗拷打訓練”。他用油燈炙烤手臂、關門狠夾手指、拿皮帶和木條抽打后背......

班德拉的同伴經(jīng)常能聽到他在臥室中一邊自虐,一邊模仿“波蘭看守”對自己大喊:“班德拉!你招不招!你招不招!”

1933年是極為關鍵的一年。當年,納粹在德國掌權。24歲的班德拉被納粹的理論迷惑,投身于法西斯主義,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

在被推舉為組織首領后,他模仿納粹黨,自稱“元首”。“民族仇恨”與“宗教迷信”是他揮舞的兩面大旗,以此來建立個人崇拜。

·班德拉(資料圖)。

在他的領導下,組織越發(fā)偏激、暴力,開始瘋狂地仇恨波蘭人、猶太人與俄羅斯人。

1934年,為了報復波蘭政府對烏克蘭村莊的鎮(zhèn)壓行動,班德拉派刺客暗殺了當時的波蘭內(nèi)政部長。他很快遭到逮捕,被判處無期徒刑。班德拉追隨者的劫獄計劃也被波蘭政府挫敗。

無計可施的班德拉,似乎要在獄中度過余生。

被利用的屠夫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納粹德國閃擊波蘭。戰(zhàn)爭與混亂,竟給班德拉制造了越獄的機會。

很快,他回到“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重掌權力。他心心念念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求與納粹德國合作。

班德拉十分崇拜希特勒,將納粹德國作為未來“烏克蘭國”的藍本。

在一份他撰寫的政治文稿中,他模仿希特勒的語調(diào),宣稱要為烏克蘭人爭取“生存空間”。他還盼望著在法西斯分子建立的“新歐洲”中,能有“烏克蘭國”的一席之地。

· 電影《沃倫》截圖。

然而,這只是班德拉的一廂情愿罷了。在納粹分子眼中,烏克蘭人與波蘭人、俄羅斯人一樣,都是“劣等民族”。

納粹德國看上的,是班德拉的可利用價值。他們向班德拉承諾:只要他在納粹德國對蘇聯(lián)的入侵中盡心盡力,便可以幫助他建立一個獨立的“烏克蘭國”。

聽到這話,班德拉像打了雞血一樣,將大批的烏克蘭青年組織成“別動隊”。他們急于向納粹表“忠心”。

當時,蘇軍尚未到達,波蘭政府又處于流亡狀態(tài),波蘭人儼然成為了他們刀俎上的魚肉。

臭名昭著的屠殺開始了......

在波蘭電影《沃倫》中有這樣的一幕,曾一起在田里勞作的烏克蘭人與波蘭人,一夜之間變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帶著他們沖進波蘭人的教堂,屠殺里面的信眾,又一路殺向村莊,將無論男女老幼一個個拉出來砍頭......

· 電影《沃倫》截圖。

這都是在班德拉和納粹的鼓動下,真實發(fā)生過的故事。

在班德拉的故鄉(xiāng)東加利西亞和沃里尼亞地區(qū),全副武裝的“班德拉分子”以清剿波蘭游擊隊為借口,對波蘭人展開種族屠殺。受害者中,還有和波蘭人聯(lián)姻或反對種族屠殺的烏克蘭人。

根據(jù)一些幸存者回憶,為了防止波蘭村民進行抵抗。“班德拉分子”會先以友善的面目出現(xiàn),比如給小孩子發(fā)糖果,降低村民的警惕性。

隨后,他們以召開全體會議為由,將村民聚集到教堂里,再使用手榴彈、燃燒瓶和機槍,將上當?shù)拇迕駭乇M殺絕。 

夢碎與“復活”

班德拉絲毫沒有為血腥的屠殺感到不安。他沉浸在建立一個“純潔的烏克蘭國”的美夢中。

只是,他的“德國盟友”逐漸露出真面目。

1941年9月,原以為能被希特勒接見的班德拉,在柏林遭蓋世太保(德國“秘密國家警察”)逮捕,被送到薩克森豪森集中營。

命運很是諷刺。他被與自己視為“種族仇敵”的猶太人和波蘭人關在了一起。

二戰(zhàn)結束后,僥幸生還的班德拉開始為“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洗白,號稱自己領導的是“烏克蘭解放革命運動”,與法西斯主義無關。

已是光桿司令的班德拉,靠自己很難東山再起。他又打起了西方情報部門的主意。

西方認為可以利用班德拉顛覆蘇聯(lián)政權,支持他在聯(lián)邦德國組建了一所“情報學校”,培養(yǎng)潛入蘇聯(lián)的間諜。

從1949年到1954年,有75名“班德拉分子”被空降到蘇聯(lián)執(zhí)行破壞任務,都被蘇方擊斃或俘虜。克格勃由此發(fā)現(xiàn)班德拉在慕尼黑的活動,并決定與他“新仇舊恨一起算”。

克格勃派出與班德拉同為烏克蘭族的博赫丹·斯塔申斯基執(zhí)行刺殺。其曾在蘇聯(lián)境內(nèi)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長期潛伏,有著豐富的諜戰(zhàn)經(jīng)驗。他的刺殺工具,那個隱蔽式的毒霧噴射器,也是克格勃提供的。

隨后就有了開頭那一幕。

班德拉死后多年,多數(shù)烏克蘭人都視他與所謂的“班德拉分子”為反面人物。他們的法西斯行徑給中東歐人民帶來了深重苦難,大量烏克蘭人因此背井離鄉(xiāng)。

· 正在焚燒班德拉紙人的烏克蘭東部居民。

只是沒想到,死去的班德拉又“復活”了。

蘇聯(lián)解體后,身背血債的班德拉卻被極右翼捧成了烏克蘭的“民族英雄”。

許多右翼政客也企圖利用班德拉賺取政治資本。2010年1月,時任烏克蘭總統(tǒng)尤先科宣布追授班德拉“烏克蘭英雄”勛章。此舉不但在烏克蘭國內(nèi)引發(fā)巨大爭議,也招致了波蘭、以色列、俄羅斯等國的強烈抗議。

2014年,烏克蘭爆發(fā)“顏色革命”,班德拉重新作為烏克蘭新納粹組織宣揚排外和種族主義思想的符號在街頭巷尾出現(xiàn)。

西方對此“喜聞樂見”。他們利用烏克蘭社會中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誘使其成為圍堵俄羅斯的前哨。

陰魂不散的“班德拉分子”,也再一次在烏克蘭的悲劇性命運中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

責任編輯:李佩藺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jīng)《環(huán)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zhuǎn)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