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多年前,市場就釋放了拉夏貝爾將潰敗的信號。
|作者:江生
|編輯:二水
|編審:蘇蘇
“看到這個熱搜,我想起衣柜里還有一件拉夏貝爾,已經(jīng)很久沒穿了,還是認真疊了疊,就做個紀念吧!”
一位曾是拉夏貝爾忠實用戶的消費者這樣告訴《環(huán)球人物》記者。
11月22日晚間,拉夏貝爾發(fā)布關于被債權人申請破產(chǎn)清算的提示性公告。24日一早“拉夏貝爾被申請破產(chǎn)清算”登上熱搜第一。
曾經(jīng)的“國民女裝巨頭”,猛然以這樣的姿勢進入公眾視野,令人唏噓不已。
暴發(fā)戶式的企業(yè)擴張
11月22日,拉夏貝爾的公司債權人嘉興誠欣制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興誠欣”)、海寧紅樹林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樹林”)、浙江中大新佳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中大”)向烏魯木齊市新市區(qū)人民法院遞交了《破產(chǎn)申請書》。
據(jù)《破產(chǎn)申請書》顯示,拉夏貝爾與上述3家公司存在合同糾紛,且未按各自調解書中確定的金額和日期付款。除了嘉興誠欣未公布與拉夏貝爾具體的債務金額外,拉夏貝爾應向紅樹林和浙江中大共計支付1219.65萬元。3家公司認為,拉夏貝爾目前已不能清償?shù)狡趥鶆?,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因此向法院提交《破產(chǎn)申請書》。
其實,早在多年前,市場就釋放了拉夏貝爾將潰敗的信號。
2011年,邢加興提出了推陳出新、拓展品牌的想法。隨后,拉夏貝爾采取“多品牌、直營為主”的業(yè)務發(fā)展策略,從而實現(xiàn)銷售規(guī)模的不斷增長。
此后幾年,拉夏貝爾在邢加興的帶領下瘋狂擴張。2017年,拉夏貝爾成為國內首家在“A+H”兩地上市的服裝企業(yè),在全國擁有近萬家分店,數(shù)十個子品牌線,在人們眼中堪稱“國民女裝巨頭”。
可邢加興并不滿足于現(xiàn)狀。拉夏貝爾繼續(xù)瘋狂擴張,對外稱要“重點深化大區(qū)建設,總部要在門店開發(fā)、商品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進行充分授權”。
很快,拉夏貝爾就感受到了負面效應。2018年,公司凈利潤為-1.6億元,首次出現(xiàn)虧損。第二年,公司營收下降24.66%,凈虧損高達21.66億元。拉夏貝爾被曝出一個月內關閉2000多家分店的消息。
早在2016年,拉夏貝爾的年報中就曾提到過,“多品牌、直營為主”模式會帶來8大經(jīng)營挑戰(zhàn),其中,最難避免的就是人工、租金等運營成本日益增加。但此時的拉夏貝爾并未理會可預見的風險,仍花巨資購入品牌。
2018年,拉夏貝爾以2080萬歐元(約合4.5億人民幣)買下Naf Naf 40%的股權。2年后,Naf Naf因無力清償供應商及當?shù)卣房睿划數(shù)胤ㄔ哼M行司法重整。在這場收購中,拉夏貝爾花出的錢打了水漂。
與此同時,盲目擴張帶來了嚴重的庫存積壓,這也導致了拉夏貝爾現(xiàn)金流逐年減少。另一邊,因急于擴張開店產(chǎn)生的裝修工程費、家具費,拉夏貝爾至今也未結清。
·網(wǎng)友拍攝的拉夏貝爾的庫存視頻截圖。
曾是消費者的寵兒
或許邢加興從未想到,自己一手打造的“國民女裝巨頭”會落得如此田地。
“拉夏貝爾”原是法國的一條風情小街,在法文中有小教堂的意思。據(jù)傳,邢加興一直想打造一個女裝品牌。當時的他正住在這條充滿法國風情的小街上,被法式浪漫深深感動,便在1998年成立了中國女裝品牌拉夏貝爾。
雖然后來出現(xiàn)了其他國產(chǎn)快消服裝品牌,但拉夏貝爾無疑是發(fā)展最快的國貨快時尚品牌之一。據(jù)其官網(wǎng)顯示,品牌創(chuàng)立第二年,邢加興制定了考察全球市場計劃。2001年,他正式注冊成立了拉夏貝爾公司,試圖將其打造為充滿人文氣息的時尚品牌。那一年,拉夏貝爾的銷售額已經(jīng)突破千萬。
2003年 ,國內暴發(fā)“非典”疫情,服裝行業(yè)大受打擊,許多企業(yè)無奈之下,只好撤店自保,保證現(xiàn)金流。拉夏貝爾卻反其道而行之,選擇加大馬力生產(chǎn)。同時,邢加興還參考優(yōu)衣庫等國外快時尚品牌店直營的運營模式,把拉夏貝爾加盟店全部換成直營店。
這一局,拉夏貝爾算賭對了。疫情過后,中國市場迎來一波消費狂潮,拉夏貝爾以3折的力度瘋狂促銷,早期生產(chǎn)的囤貨被一掃而空。
一年后,拉夏貝爾在突破上億銷售的基礎上啟動多品牌戰(zhàn)略,為旗下的三大女裝、一大男裝、一大少女裝的品牌矩陣奠定基礎,保證每個季節(jié)推出上百套新款服裝,直營店也從上海一路開到四線城市。
當時,拉夏貝爾可以說是潮流的代名詞,許多都市女性總要買上一件拉夏貝爾,尤其是“80后”“90后”女性。一位“80后”女消費者在接受《環(huán)球人物》雜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她印象中,拉夏貝爾早年間推出的小裙子、上衣款式是同類品牌中最多的,而且款式新穎,質量不錯,穿上身后還有點“高級感”。
對拉夏貝爾青睞的不止是消費者,還有資本市場。2007年,拉夏貝爾拿到第一筆融資。2年后,君聯(lián)資本入局,拉夏貝爾開啟了飛速發(fā)展的階段。2014年,拉夏貝爾赴港上市;2016年,銷售額已突破百億;2017年在上交所掛牌,成為國內首家“A+H”兩地上市的服裝企業(yè)。
一路高歌猛進的拉夏貝爾,在資本市場的表現(xiàn)也相當扎眼——A股市值曾飆升至120億元,2017年營收近104億元,一度成為國內營收最高的女裝上市企業(yè)。2017年末,拉夏貝爾全國門店數(shù)量達到9448家的峰值。
“看得上的買不起,買得起的看不上”
2017年是拉夏貝爾的巔峰時期,同時也是走下神壇的開始。
一位35歲的女性消費者告訴《環(huán)球人物》記者,“高中時買不起拉夏貝爾,現(xiàn)在工作有消費能力了,卻對它愛不起來了。”直白地說,是“品牌老化”的拉夏貝爾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
近幾年來,網(wǎng)絡、電商平臺上接連出現(xiàn)對拉夏貝爾設計的吐槽,更有消費者直言,拉夏貝爾對潮流反應遲鈍,更用“城鄉(xiāng)結合部設計”“鄉(xiāng)村名媛風”來形容他們落伍的產(chǎn)品設計和風格。
一直以來,拉夏貝爾的消費群體定位為都市年輕白領。但在近些年,其服裝風格變得過于甜膩,欠缺質感,不能引發(fā)消費者的購物欲望。在服裝定價方面,拉夏貝爾高于H&M等快時尚品牌,有網(wǎng)友調侃說“看得上的買不起,買得起的看不上”。
另一方面,產(chǎn)品質量問題也是拉夏貝爾的硬傷。在黑貓投訴上搜索“拉夏貝爾”,出現(xiàn)100多條投訴信息,其中貨不對版、質量差、異味大等內容占了多數(shù)。因此,拉夏貝爾也不免給人留下“又貴又土又丑”的印象。
·拉夏貝爾在黑貓投訴上的搜索結果。
消費市場的反應每況愈下,也直接影響了拉夏貝爾的領導層。這幾年,公司高層換人頻繁。
2020年5月,邢加興提名段學鋒上任董事長。在此之前,段學鋒曾在國信國際擔保有限公司、光大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天津)有限責任公司等金融機構任職,有著資深的投行背景。
但很快,邢加興意識到,非服裝業(yè)出身的段學鋒無法帶領公司走出困局。同年12月,他提出召開股東大會罷免段學鋒,卻未獲其他股東回應,引發(fā)外界猜疑拉夏貝爾高層出現(xiàn)不合。
直到2021年1月,段學鋒才辭去董事長職務,可后來的董事長任職時間一個比一個短。接替段學鋒的是副總裁張瑩,她原是拉夏貝爾的設計師,后來接管品牌管理工作。任職未滿一個月,張瑩就提出了辭職,隨后由給公司做軟件研發(fā)出身的董事吳金應接任;吳金應在董事長位置上也僅坐了3個月,于今年5月向公司遞交辭呈。同一時間,公司另一名高層獨立董事黃斯穎也遞交了辭呈;后由張鑫接任吳金應的董事長職務。
不到一年的時間,公司就更換四任董事長,椅子還沒坐熱的幾任董事長何來時間考慮公司的未來。
據(jù)拉夏貝爾前三季度財務數(shù)據(jù)顯示,該公司在報告期內營業(yè)收入僅為3.65億元,凈虧損2.89億元,同比下降78.16%。目前,拉夏貝爾的總資產(chǎn)為28.9億元,但總負債近40億元,資產(chǎn)負債率高達134%。如今的拉夏貝爾股價僅為2.22元,總市值12.16億元,距離最高峰的120億元已跌掉108億元。
恐怕,邢加興只能帶著自己多年前的女裝夢黯然離場了。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