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面孔
 
本期人物王昂

“保飛機,不跳傘!”他是當之無愧的“長空之王”

2023-10-07 17:41:57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大號 中號 小號

他是新中國第一代空軍試飛員,曾數(shù)次突破“死亡禁區(qū)”,用生命丈量極限;他曾被中央軍委授予“科研試飛英雄”稱號,并榮獲一級英模獎章。他說,做一輩子航空人,試飛是終生的期盼。

近日,總臺《吾家吾國》主持人王寧專訪藍天勇士王昂,聽他講述超越極限的云端故事。

“喜歡,就不斷鉆研”

1935年,王昂出生于上海的一個革命家庭。解放前,他的父母都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地下黨員,兒時的他,經(jīng)常在父母召集會議時獨自留在樓下把守放風。

父母在隱蔽的斗爭中奔波忙碌,王昂從小就具備了各項獨立生活的技能,做飯、織毛衣都不在話下。

1953年,他被北京航空學院(現(xiàn)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制造專業(yè)錄取。自此,王昂與飛機的不解之緣拉開序章。

在上世紀50年代后期,我國航空工業(yè)已經(jīng)完成了修理和制造的整個過程,開始建立起從科研、設計到飛行試驗的技術(shù)鏈條。在這種情況下,航空部門在1958年首次選拔大學畢業(yè)生到航校學習飛行,目標是培養(yǎng)一批既懂理論又懂飛行技術(shù)的試飛員,而王昂恰好是當年第一批被選中的大學生之一。

他熱愛鉆研,敢于直面未知的恐懼,迅速完成從大學生到試飛員的角色轉(zhuǎn)換。

王昂:從初級教練機到高級教練機,我都是第一次放單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喜歡,就不斷地去鉆研它。有的人對不可知的未來是恐懼,而我感到的是很新鮮。只要你去追求,永遠是學不完的東西。

放棄跳傘,他堅持把飛機飛回來

1977年6月13日是王昂職業(yè)生涯中重要的一天,他的任務是確定殲-8高空加力的邊界。

為了產(chǎn)生更大的加速度,現(xiàn)代戰(zhàn)斗機的發(fā)動機都有加力燃燒裝置,打開加力,發(fā)動機推力可以在極短時間內(nèi)提高1.5倍,曾有試飛員形容,“你能夠感覺到你的屁股被狠狠踢了一腳”。

那一天,王昂駕駛殲-8順利地飛到了1.7萬米高空,他按計劃打開加力,做好了被“踢一腳”的準備。然而意外發(fā)生了,王昂試飛的戰(zhàn)機突然完全失去了動力,開始以驚人的速度下墜,他竭盡全力調(diào)整飛機的姿態(tài),等待重啟發(fā)動機的時機。

王昂說,在確認自己操作無誤的情況下,他來回啟動左右發(fā)動機將近20次,但始終沒有任何反應。高度表顯示,飛機從1.2萬米一直掉到了3000米,而3000米也是王昂可以選擇跳傘逃生的高度,但是他沒有這樣做。

王昂:我們國家那個年代比較困難,雖然在飛的時候,殲-8已經(jīng)有四架飛機能飛了,但是也僅僅是四架。

在命懸一線的生死時刻,為了保住飛機,保留科研成果,王昂選擇放棄跳傘的機會。

他駕駛著沒有動力的殲-8飛機,從距離機場140公里處飛到了接近機場的位置,這已經(jīng)是超越極限的努力了。當飛機高度降到了2500米,王昂再次嘗試啟動發(fā)動機。

最終,憑借堅定的信念和專業(yè)的素養(yǎng),王昂成功完成試飛任務。飛機平安落地后,王昂找到了事故的關鍵原因,并取得了寶貴的科研數(shù)據(jù)。

回憶試飛的種種驚險,王昂表示,“生死問題早就解決”。

王昂:新飛機出現(xiàn),要定期試飛幾百架次、上千架次。試飛員就是要去嘗試探索,探索就是因為還未知,從未知到已知必然有一個冒險的過程。

在刀尖上跳舞,他穿越“死亡禁區(qū)”

念書期間,王昂曾是學校舞蹈隊隊長,而作為試飛員,他更是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者”。

1979年,在首飛十年之后,殲-8飛機定型試飛工作即將進入尾聲,王昂再次迎來了一項高風險的試飛任務——“低空大表速”。

“低空大表速”是測試在飛機不發(fā)生顫振解體的前提下,速度所能達到的最大值,其危險之處在于,一旦達到顫振速度,飛機會在空中瞬間解體。正是如此,這一項目也被稱為試飛員的“死亡禁區(qū)”。

面對無法預測的危險,王昂毅然接受了這個任務。

王昂的愛人付希君至今仍然清晰地記得,王昂出發(fā)前和她告別時的細節(jié)。“到我屋里以后,他跟我來了一個擁抱,在我耳邊跟我說,‘家里就靠你了’。當時我沒理解,我說你出差有什么事嗎?他說沒有,挺好的,我就出差。”

1979年6月16日,王昂駕駛銀白色的殲-8飛機飛向一望無際的海面。

隨著飛機逐漸進海,王昂循序漸進地加速,御風而翔,探索性能邊界,成功突破了被稱為“死亡禁區(qū)”的試飛項目。

每次試飛過后都會進行數(shù)據(jù)研究,為的就是精確飛機飛行安全的邊界。

1980年初,殲-8白天型飛機最終設計定型,王昂被中央軍委授予“科研試飛英雄”的榮譽稱號,獲得一級英模獎章。

試飛員的“愛情圓舞曲”

王昂與愛人付希君相識于1958年的某次聯(lián)歡演出。

那一天,玉樹臨風的王昂遇上了直爽美麗的東北女孩,王昂演奏手風琴為跳著舞的付希君伴奏。兩人自此相識相愛,至今已攜手走過65年的時光。

王昂忙于試飛工作,而付希君則更多地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面對丈夫驚心動魄的工作日常,付希君害怕接到領導的電話。“領導找我,肯定是有事情發(fā)生才進行的。”

直到王昂停止試飛工作,付希君才能夠松一口氣。然而,她很少對丈夫表露內(nèi)心的恐懼和不安,因為她深刻理解,王昂作為試飛員的職責和使命。

再回首,對于滿頭銀發(fā)的付希君來說,她的愛人仍是那年和自己跳舞的帥小伙。

每一次飛行,都是在用生命丈量極限,用智慧、勇氣去劃定和拓展戰(zhàn)機性能的邊界。

向王昂致敬!

向空軍試飛員致敬!

責任編輯:邱小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