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

何等丑陋,才會犯下這“萬死莫辭的罪行”

2023-12-13 09:27:48 來源:長安街知事 作者:京平
大號 中號 小號

“犯下萬死莫辭的罪行!”近日,臺北市第一女子高中教師區(qū)桂芝痛批臺當局“去中國化”課綱,在島內輿論場引發(fā)強烈共鳴。

顧炎武的《廉恥》、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記》、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這些中國古代文學上的經典名篇,可謂是中華文化的“筋骨”,但在“臺獨”分子眼中卻是眼中釘、肉中刺,必須“拔掉”以構建所謂“臺獨史觀”。

事實上,從李登輝到蔡英文,島內教育“去中國化”現(xiàn)象已經持續(xù)了30多年。馬英九時期雖有過短暫的“課綱微調”,比如把“日治”改成“日據(jù)”等,但就連這樣的“微調”,也很快被民進黨強行撤銷。而橫遭“毒手”的也不只是語文一科,地理科中,明示暗示“臺灣地位未定論”;歷史科中,商周到隋唐2400年歷史僅以1600字講完……

種種卑劣手段,總結起來不外乎兩種。一是“斷根”,強行切斷臺灣與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聯(lián)系;二是“摻水”,不顧臺灣民眾的生活方式、語言習慣、信仰文化所從何來,把中華文化強行稀釋到多元文化中,將其歸結為影響臺灣的文化“之一”。凡此種種,目的就是通過扭曲教育過程,讓臺灣年輕一代對中國歷史集體失憶,塑造所謂“天然獨”世代,繼而坐收歷史變色的“政治紅利”。

但歷史就是歷史,中華文明綿延數(shù)千年,其韌性與感召力,不是些鬼蜮伎倆就能篡改得了的?!墩撜Z》《孟子》《大學》《中庸》被砍掉,只截取片段合成一課,許多古文名篇被踢出了語文課本,相當于剜去了語文課的德育功能,這是所有關心教育的家長所不能忍的,也只會促使他們自己去尋找文言文經典給孩子學習。“臺獨”分子機關算盡,卻是抽刀斷水水更流,倒行逆施顯得分外愚蠢可笑。

更為諷刺的是,民進黨在教育上大開倒車,最終暴露了自己的不學無術。有島內網友貼出了馬英九與蔡英文親筆留言的對比照片,同樣稱贊別人的茶,馬英九寫的是“寒夜客來茶當酒,一片冰心在玉壺”,蔡英文寫的則是“Andy,好茶!”。同樣稱贊肉圓店,馬英九寫的是“聞香下馬”,蔡英文寫的則是“真正好吃”。知名“臺獨”頑固分子蕭美琴更是公文與文言文都分不清楚,成為徹頭徹尾的笑柄。

不信真理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民進黨企圖用自斷臺灣文化根脈的方式達到其丑陋的政治目的,讓臺灣同胞在精神上、文化上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但猶如金庸武俠中“為練神功,揮刀自宮”之人,走火入魔,前路無多。正如國臺辦所言,這種倒行逆施、數(shù)典忘祖的行徑,必將遭到兩岸同胞的強烈反對和堅決抵制。

 

責任編輯:蔡曉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