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nèi)

劉慈欣:第一個印象 不像是中國人拍出來的電影?

2023-02-06 09:14:34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王躍軍 等
大號 中號 小號
原標題:面對面丨科幻與真我?專訪科幻作家劉慈欣

2023年春節(jié)檔,電影《流浪地球2》在全國院線熱映,同時,電視劇《三體》也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電視劇頻道等平臺熱播。作為這兩部科幻影視作品的原著作者,劉慈欣再次被大眾關注。

劉慈欣:每一個文字作者他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變成影視,對于科幻藝術來說,影像的力量要比文字的力量大得多。

“不像是中國人拍出來的科幻電影”

劉慈欣到電影院看了兩遍《流浪地球2》,他在個人微博里寫道:“如果說第一部讓中國科幻電影開啟了壯麗的航程,那這一部就是它于世界舞臺上響亮的鳴笛”。

劉慈欣:我看完《流浪地球2》,我第一個印象就是,我覺得不像是中國人拍出來的電影,它確實是極大地拉短了中國的科幻大片和世界的距離,這一點真的是特別我們搞科幻的人是銘心刻骨地感受到了。

四年前,《流浪地球》在2019年的春節(jié)檔贏得近47億票房收入,被認為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時隔四年,本土科幻從小眾文學走向大眾娛樂,市場對科幻影視劇充滿期待,作為原著作者,同時也是一名觀眾,劉慈欣不吝表達自己的驚喜。

劉慈欣:像《三體》這部電視劇來說,它很忠實于原著,它的人物也很符合我在作品中所寫的那些人物,但是《流浪地球2》不一樣了?!读骼说厍?》它和我的小說原著沒有什么關系了,它完全是影片創(chuàng)作團隊原創(chuàng)的一部作品,這給人一個很大的鼓舞。這個鼓舞在哪呢?以前說中國的科幻電影熱衷于改編,這其實多少有些無奈之舉,因為科幻劇本原創(chuàng)的力量在國內(nèi)還是比較薄弱的。但是《流浪地球2》確實改變了我這種看法,我覺得我們要是努力去原創(chuàng)這種科幻電影的話,不從小說IP改編的話,現(xiàn)在也具有相當?shù)哪芰λ搅恕?/p>

多條線索、多組人物關系的推進,恢宏的場面,道具和特效的高水平呈現(xiàn),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讓人感嘆中國電影工業(yè)水平的快速進步。

劉慈欣:其實在我看來真正拍得好的科幻電影,看上去都像歷史片,都很有歷史的那種厚重感、沉重感、滄桑感,《流浪地球2》這方面做得很好。你仔細看看它那些特別工業(yè)它那些設計充滿了那種工業(yè)化的粗糙感,那種很滄桑很硬朗的東西,不像是那種剛拆封的玩具,嶄新的,一看就有點不真實那種感覺。但里面有一點可能是一個小小的漏洞,它的太空電梯是用火箭發(fā)射上去的,四個火箭。造太空電梯的目的就是為了不用火箭,你造出太空電梯來還用火箭把太空電梯頂上去,那么它的意義何在?當然這個可能是出于視覺效果的考慮,我認為也不是很大的問題,太空電梯從理論上來說沒有任何懸念。如果真的成立了,上一次太空,可能比坐一個民航飛機還便宜。

劉慈欣的世界

作為首位獲得國際科幻大獎“雨果獎”的亞洲人,劉慈欣被許多科幻迷和文學評論家冠以“中國科幻第一人”的美譽。他的代表作《三體》三部曲、《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流浪地球》《鄉(xiāng)村教師》等,構(gòu)建成了特質(zhì)鮮明的“劉慈欣宇宙”。

劉慈欣:我是中國第一代科幻迷,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中國的科幻小說其實在清朝末年就有了,包括我們?nèi)巳私灾牧簡⒊壬蛣?chuàng)作過科幻小說。在這么長的時間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里邊,有無數(shù)的人都在中國科幻文學這塊土地上在耕耘在創(chuàng)作在努力,而我不過是最后可能踩著他們搭起的金字塔,走到比較上面一點的一個人,但你的基礎還是在前面的所有的這些,包括現(xiàn)在在的不在的這些科幻人努力的基礎之上。

科幻之外的劉慈欣,一直在山西陽泉的一個小城鎮(zhèn)生活。初中時,他已經(jīng)是一個科幻迷,無邊的幻想需要尋找一個出口。1979年,劉慈欣16歲,開始嘗試寫作。

劉慈欣:中學就開始寫科幻小說,寫了以后,投了兩次稿都被退回來了,就不寫了。當然高考也忙。最后到了大學,有點時間了,又開始寫。寫了同樣是發(fā)表不了,又不寫了。

1985年,水電工程系畢業(yè)的劉慈欣被分配到山西陽泉娘子關發(fā)電廠,做了一名計算機程序員。同事們晚上沒事兒就打牌打麻將,結(jié)果有一次,劉慈欣輸?shù)袅苏碌墓べY。后悔之余,他開始想要干點別的,科幻寫作是等待他再度開啟的門。

劉慈欣:對科幻有很強的一種歸宿感,覺得是我生活中的一個寄托一樣的東西,但是也沒有說是到了迷到什么都不顧的程度,你畢竟還有工作有家庭。

寫作時,劉慈欣要構(gòu)建一個科幻的世界,但作為作者,他刻意保持著現(xiàn)實感。

劉慈欣:我必須能發(fā)表我才創(chuàng)作,我不能像有些真正迷的人他不管發(fā)表不發(fā)表,他就不停地去寫,我不會那樣做的??苹糜兴乃季S方式,生活和工作也有它的思維方式,現(xiàn)在最忌諱的就是怕你把這兩種思維方式混到一塊兒,那結(jié)果是災難性的,我是一直在防止這一點。

從1999年開始,劉慈欣的作品陸續(xù)在雜志上發(fā)表,創(chuàng)下了連續(xù)八年榮獲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的紀錄,同時他還將兩屆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科幻作家獎收入囊中。在劉慈欣的科幻世界里,有人沉醉于他勾勒的恢宏星空,有人恐懼他所描繪的宇宙黑暗殘酷,也有人驚嘆他所展露出的物理學、天文學甚至是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知識。

劉慈欣:很容易產(chǎn)生誤解的是什么?科幻小說可能涉及到很多的知識,同時它里面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人物可能是科學家、世界領袖很傳奇的這些人,以至于讓讀者認為好像科幻作家也是科學家,也是學者,其實不是的。我們只能來源于我們感興趣的書本、影視,來源于我們從新聞上從書本上看到的,目前世界科技發(fā)展的這種趨勢,世界科技的突破。其實科幻的書在我的閱讀里面倒是占的比例只占一部分比例,其他的書比如像歷史、哲學、軍事這些方面的看得比較多。

現(xiàn)實與未來

《三體》大熱之后,書籍熱銷,報道頻繁,中國科幻文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甚至有人稱《三體》為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對于這個說法,劉慈欣一直保持著謹慎。

劉慈欣:文學作品它最終的評價,不是靠評論家的評價,也不是靠你們讀者評價,它是靠時間來評價。在科幻史上比這本書引起更大轟動的書多的是,現(xiàn)在早就被人忘掉了?!度w》這本書沒有經(jīng)歷過時間考驗,只是你這幾年。在時間這個很冷酷的篩子面前,而科幻和主流文學作品還不一樣,它更容易過時。因為科學是不斷地向前發(fā)展的,可能你現(xiàn)在往回去看,凡爾納的那些想象力你就覺得很沒意思,很原始的一些東西,時間會留下來很多很經(jīng)典的東西,但是我們也得等這個時間。

《三體》和雨果獎為劉慈欣贏得了成功、榮耀,以及財富,但他的生活方式并沒有什么變化。他依然堅持閱讀和跑步,日常買菜做飯,照顧家庭,盡可能婉拒媒體的登門拜訪。在山西小城,他的凡人生活波瀾不驚。

劉慈欣:我每天都在買菜,沒有遇到過什么人過來打擾你的事,我覺得一個作家最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應該是他要表達的在作品中也都表達了,要說的在作品中也都說了,他自己應該遠遠躲在作品的后邊,你的作品怎么樣大眾化怎么被接受都是件好事,但是你個人的話我覺得沒有必要去走到前臺。我跟大家說句實話,科幻作家都是常人,我們不是異于常人的人,既然你們喜歡看我的小說說明我就是常人。如果我是一個超人的話,我寫出來的東西你看得懂嗎?你如果能和我的作品產(chǎn)生共鳴,就證明我就是一個常人。

在劉慈欣用想象力營造的科幻世界,宇宙光年與煙火人間完美結(jié)合,無論是對人類社會的洞察、還是前沿物理學的探索,他都用自己深邃的思維將其推演到極致,讓讀者感受到一種殘酷的真實。《三體》之后,讀者對劉慈欣抱有更大的期望。只要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他都不可避免地被人問到,下一部作品要等到什么時候?

劉慈欣:我一直在寫作,寫得比較慢比較困難,近期我還寫不出來,還得一段時間吧。而且說實在的,現(xiàn)在對科幻小說的欣賞,讀者的欣賞趨向已經(jīng)走了很遠了,比我很多年前寫《三體》的時候。我即便是有新作也不一定能讓讀者滿意,但是我作為一個作者,我總還是得寫下去。

(記者丨王躍軍 岳旭輝 李蓉蓉 崔肖冉 裴大偉 康曉宇 張玉階

責任編輯:馮小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