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nèi)

“獨臂天使”高思恩:一路走來,我得到的比失去的多

2022-06-30 11:22:1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付明麗
大號 中號 小號
原標題:“獨臂天使”高思恩:奔跑吧!青春

跑步,對于28歲的高思恩來說,有著特殊意義。

初中跑步上學,高中拿到國家二級運動員證書,研究生成為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火炬手,工作后在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獲得銀牌……最近,她正抓緊訓練,備戰(zhàn)9月的山西省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高思恩的每個人生階段都在奔跑。

高思恩現(xiàn)在是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輔導員。四年前,在太原市“時代新人”演講活動中,大家認識了這位“獨臂天使”。

高思恩左臂先天殘疾。1994年7月的一天清晨,出生沒多久的她被拋棄在太原火車站附近,當時已經(jīng)56歲的高占仙奶奶將她抱回收養(yǎng)。

奶奶孤身一人,沒有工作,沒有收入,生活已經(jīng)不容易,為了養(yǎng)活高思恩,只能起早貪黑地撿紙箱、拾廢品。

“我從小就知道奶奶不容易,奶奶干活我就默默地學,7歲就會做飯了。”高思恩說。

轉(zhuǎn)眼間,高思恩就到了上學的年齡,但卻沒有戶口,高占仙每天到處打聽求人。半年之后,在當?shù)亟逃趾蜌埪?lián)的幫助下,高思恩終于如愿走進了教室。

“我知道這一切來之不易,于是倍加珍惜。”寒冷的冬天,家里欠費沒了電,就是在路燈下,高思恩也要把作業(yè)寫完。為了替奶奶分擔生活壓力,別人眼里的廢紙箱成了高思恩眼中的寶,“賣掉之后的微薄收入,可以讓奶奶少一些辛苦,那是我童年最大的快樂。”

高思恩初中就讀的學校離家5公里,為了節(jié)省幾塊錢的車費,她經(jīng)常跑著去跑著回,“我喜歡風雨中前進的自己,把樹木、房屋都甩在身后。”

日復一日地奔跑,高思恩跑成了學校田徑場上的短跑冠軍,中考時成為班上唯一一個體育滿分的人。也是從這一年開始,高思恩和奶奶的生活境況逐漸好轉(zhuǎn)。在派出所、殘聯(lián)、民政部門等多方幫助下,高思恩終于有了戶口,還有了低保。

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專業(yè)教練發(fā)現(xiàn)了高思恩的長跑特長,讓她加入了訓練隊。高強度的體能訓練一般人都吃不消,90公斤的杠鈴把脖子壓出了腫塊兒,反反復復的沖刺讓腳底都磨出了水泡。咬咬牙,高思恩堅持了下來。

高二時,高思恩成為國家二級運動員,是那一年山西省達級賽測試中唯一一名殘疾運動員,隨后又多次在全國殘運會上獲得獎牌,“通過比賽,我能掙到一些獎金,與奶奶一起支撐起這個家。”

2013年,高思恩考上了山西大學,開心的同時卻為學費擔憂。幸運的是,高思恩又得到了政府部門和學校的幫助,順利進入了大學校園。

大學4年,高思恩過得十分充實,做公益活動領(lǐng)跑員,拿下3次單項獎學金,完成訓練和比賽,“苦過累過,也有想放棄的時候,但只要想到奶奶,想到那些曾經(jīng)幫助過我的人,就會充滿動力。”

2017年年初,奶奶意外摔倒、腰椎骨折,手術(shù)后,近一年不能下床,正備戰(zhàn)考研的高思恩,每天在家中照顧奶奶。在這樣的壓力下,高思恩咬牙堅持,最終考上了研究生,奶奶的身體也一天天好了起來。

在苦難中磨礪、在風雨中奔跑。2020年,高思恩研究生畢業(yè)后留校工作,成為山西大學的一名輔導員,開啟了人生新篇章。

身份轉(zhuǎn)換,高思恩想成為學生們最知心的老師。14天的新生軍訓,她也穿起軍訓服和學生們一起站在操場上;學校突發(fā)疫情,她穿上防護服,一守就是一天……

工作不到兩年,她已經(jīng)成為學生身邊最好的榜樣。2021年6月,以高思恩命名的輔導員工作室——思恩工作室成立。

“一路走來,我得到的比失去的多,‘思人恩情、知恩圖報’,奶奶給我取名‘思恩’,就是希望我能常念恩情、回報社會。”高思恩說。

在工作和訓練之余,高思恩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公益事業(yè)上,她組建了公益跑團,帶領(lǐng)大家一起跑步健身,還參加各種助捐活動、公益宣講、慰問孤殘兒童等。

“如果說青春注定是一場與命運抗爭的比賽,我愿揮灑汗水,一直奔跑,將愛與陽光傳遞!”高思恩說。

責任編輯:蔡曉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