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孫益海,現(xiàn)任江蘇省鹽城市公安局鹽都分局郭猛派出所一級警長。先后榮獲“江蘇最美警察”“全國公安系統(tǒng)二級英雄模范”“中國好人”等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3次,其家庭被評為“全國五好家庭”“江蘇省文明家庭”。
人物特點▲▲▲
“益”心為民,大愛如“海”。堅韌執(zhí)著踐行從警初心,勇毅擔當彰顯為民情懷。
人物心聲▲▲▲
服務群眾、群眾滿意,是我最好的止疼藥。
大眾點評▲▲▲
孫益海年輕時因公傷殘,從黯然神傷到昂首向前,26年單腿行進在為民路上,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基層民警,也贏得了群眾的好口碑。
——鹽城市公安局鹽都分局郭猛派出所所長劉榮海
當年孫警長跑前跑后,為我們村里不少困難人員解決了戶口問題,為老百姓幫了大忙,我們都很感激他。
——鹽城市鹽都區(qū)孫英村村民周保嵐
益海這個人不喜歡麻煩別人,夜里腿疼,他自己咬牙忍受,工作遇到困難,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么多年,我們風風雨雨、一路走來,生活上相互攙扶,精神上相互鼓勵。
——孫益海的妻子武紅梅
“孫警官,你們周末辦業(yè)務嗎?”
“放心,一年365天,每天都辦。”
“孫警官,臨時身份證得多久辦好?”
“當天就好。”
……
今年春節(jié)以來,民警孫益海一刻沒閑著。
53歲的孫益海是江蘇省鹽城市公安局鹽都分局郭猛派出所的一名戶籍民警,1993年入警,1995年因公致殘,20余載用獨腿行走鄉(xiāng)間2萬余公里,辦理戶政業(yè)務5萬余人次,調解糾紛600余起。
他視群眾為親人,用奉獻和執(zhí)著踐行著對黨和人民的錚錚誓言;他視認真工作為療傷良方,以頑強的毅力,書寫著自己的人生華章。孫益海先后榮獲“全國公安系統(tǒng)二級英雄模范”“全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中國好人”“江蘇最美警察”等稱號。
“腿廢了,人絕對不能廢!”
2月3日,正月初三,孫益海早早地來到派出所戶政大廳。原來,村里有位老人去世了,要辦理戶口注銷。得知情況后,孫益海提前告知老人家屬所需材料,不一會兒就辦好了所有手續(xù)。
“大家都是抽時間來辦事的,我都盡量提前和他們說清楚需要準備的材料,爭取一次辦好。”孫益海邊說邊站了起來,左手下意識地摸了下大腿根部,那是在調整假肢的關節(jié)。
時間回到1995年。那一年,孫益海入警剛兩年。在一次治爆緝槍行動中,他的左腿主動脈被炸傷,痛得昏厥過去,等他醒來時,左大腿已被高位截肢。盡管前后歷經了5次手術,但他的體內還殘留了36顆鋼珠子彈。
“一條腿,如何當警察?”孫益海也曾沮喪過。然而,面對病痛和殘疾,他最終選擇堅強地站起來。在妻子武紅梅的鼓勵下,他戴上假肢練習走路,摔倒,爬起,經過反復鍛煉,終于接受了不一樣的“左腿”。
康復后的孫益海被定為三級傷殘。“腿廢了,人絕對不能廢!”身體雖殘,但信念沒有殘疾,思想更沒有倒下,孫益海用實際行動詮釋人民警察忠誠奉獻的英雄本色。在他的再三請求下,1998年初,孫益海重返警察崗位。他主動擔起辦戶口、辦二代身份證、檔案管理、統(tǒng)計報表、化解矛盾糾紛等派出所里的各種“雜事小事”。
由于歷史原因,當時轄區(qū)內戶口登記信息錯誤較多,有時為查實一個時間信息,孫益海開著殘疾人三輪車,挨個找村干部、衛(wèi)生院進行多方查證。“每改好一條信息,都很有成就感。”孫益海指著戶籍檔案柜說。
“重返警察崗位,讓我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如今,談起當初的決定,孫益海感慨地說。
24年下鄉(xiāng)路,用壞8根拐杖
“老板,明天到貨嗎?”2月6日,正月初六下午,給群眾拍照的相機電源壞了,這可急壞了孫益海。因為,初七大家伙兒就上班了,業(yè)務量肯定多,沒有相機,會耽誤事兒。孫益海立即網(wǎng)上聯(lián)系附近的賣家,再三說明情況,電源終于在次日上午送到了孫益海的手里,孫益海的心也放了下來。
在妻子眼中,孫益海“干一行,愛一行,樂一行”。
一次走訪中,孫益海得知轄區(qū)80多歲的顏大爺沒有戶口。經了解,老人一生未娶,無兒無女,年輕時在外漂泊,如今回到家鄉(xiāng)安度晚年。為了給顏大爺恢復戶口,孫益海多次向老人曾經工作、生活過的地區(qū)相關部門發(fā)公函、打電話核實,用了大半年時間終于幫老人上了戶口。拿到戶口簿、身份證的那一刻,老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有的事,一般人難辦成,老孫能辦下來。”在同事眼中,孫益海身上有一股“釘釘子”精神。
村民侍某的妻子是外地人,一直沒戶口,給生活造成很大困擾。孫益海得知后,立即上門了解情況。后經多方聯(lián)系溝通,孫益海最終為侍某的妻子補齊了所有辦理戶口需要的材料。
村里老人行動不方便,要辦理身份證業(yè)務,孫益海就拄著拐杖上門服務。由于大腿根部與假肢長時間摩擦,出血、發(fā)炎、甚至化膿,鉆心的疼。每次下鄉(xiāng)回來,他總是一個人躲在檔案室,取下假肢,涂抹上藥膏,然后再繼續(xù)工作。
獨腿的孫益海一次次走過村里的小路,群眾的身份證從他的手上一張張遞出,而陪伴他的拐杖,斷了一根又一根,磨了一截又一截,前前后后一共換了8根。透過這8根拐杖,看到的是他頑強的生命意志,是深厚的為民情懷,更是熾熱的忠誠擔當。
在為民服務中探索生命的高度
郭猛鎮(zhèn),一個以烈士名字命名的紅色鄉(xiāng)鎮(zhèn)。
1月22日,孫益海帶著所里的青年民警來到郭猛烈士生平展廳,開展紅色教育。
“一個人失去一只手臂是難受的,但不影響整個機體的健康。思想殘廢,人就無用了。”這是新四軍“獨臂團長”郭猛在看望受傷戰(zhàn)友彭壽生時說的話,同時也勉勵著孫益海。
歲月流逝,病痛對孫益海的折磨不斷加劇。由于疤痕生長導致尿道粘連,小便困難,他必須每隔20天就要去醫(yī)院做一次尿道擴張手術。
“最折磨他的,還是截肢后一直伴隨著的幻肢痛。最長的一次,他疼了40多個小時,人都虛脫了,吃止痛藥都不管用。盡管疼得厲害,他夜里都是默默忍受著,也沒因疼痛請過假。”說到丈夫的身體狀況,武紅梅心疼不已。
很多人勸孫益海早點退休回家休息,他總是笑著回答,現(xiàn)在還能干,等到不能干再休息。他還有更“合理”的理由:“如果忙著,和群眾在一起,就可以忘卻傷痛,為老百姓服務是我的止疼藥。”
近年來,孫益海牽頭打造了“永不打烊”的戶政大廳,一年365天,一天不休。他的手機成了24小時服務熱線,無論什么時間,他都熱情地接聽來電,耐心講解辦事流程,甚至“隔空”幫助外地的求助者。
現(xiàn)在,郭猛派出所專門成立了益海工作室,由孫益海帶領青年民警為群眾提供“益海服務”,不斷總結“快速辦、想法辦、聯(lián)系辦、下鄉(xiāng)辦、網(wǎng)上辦”的工作經驗。孫益海的精神深深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志愿服務、事跡宣講、困難幫扶、成立益海服務聯(lián)盟……他的愛民故事在這片紅色土地廣為傳揚。
“20多年的從警生涯,不僅讓我學會了堅強,懂得了感恩,更讓我在為民服務中探索到生命的高度。”孫益海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