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

歷史學家林乾評點帝王將相:哪個不是逆風飛翔

2024-06-30 09:27:43 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環(huán)球人物》雜志 作者:高塬
大號 中號 小號

2024年6月7日,林乾在北京授受本刊記者采訪。(本刊記者 侯欣穎/攝)

林乾,明清史研究專家。1959年出生于吉林長春,1999年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博士畢業(yè)?,F(xiàn)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教授,曾出版著作《曾國藩大傳》《雍正十三年》《柄國宰相張居正》等。

端午前夕,北京嘩啦啦地下起大雨,趕地鐵的上班族一邊提著褲腳,一邊抱怨天氣。歷史學家林乾卻不慌不忙,短袖襯衫配一條西褲,撐傘走在雨里,周身透著一股從容與靜氣。

林乾1995年來到北京,這位身材高瘦的吉林人一輩子研究明清史,這里是他魂牽夢縈的學術原鄉(xiāng)。傳統(tǒng)史學觀對他的影響根深蒂固,“要研究一級人物”。于是,盯著北京城來來往往的帝王將相,翻開宮里的檔案、折子、起居注,看了快30年,他寫下至今豆瓣閱讀平臺上評分最高的曾國藩傳記;在一輪又一輪的“雍正熱”中,追根溯源,他解開如環(huán)無端的歷史謎團;后來,輾轉北京與荊州,他又探尋“千古一相”張居正的權力之變與改革人生……

多年埋首故紙堆,風流人物,過眼云煙,林乾也說不清什么時候就熬傷了眼,卻還是停不下來。“等到7月份,重新修訂的第五版《曾國藩大傳》應該會和大家見面,主要增加了人物大事年表、軍事地圖等內容。”收了傘,落了座,《環(huán)球人物》記者和林乾的對話,悠悠地展開了。

曾國藩在今天,肯定能成“網紅”

《環(huán)球人物》:縱觀您的學術道路,曾國藩是最重要的研究對象,您和曾國藩因何結緣?

林乾:我的碩士論文寫的是明清總督巡撫制度,最后一章談到晚清軍政大員的崛起,其中尤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為代表。這是我最早接觸曾國藩的契機,但彼時只是一般性的學術寫作。

轉變發(fā)生在一次對史料的閱讀中。在爬梳曾國藩文集時,我發(fā)現(xiàn)他寫下了很多名言警句,比如現(xiàn)在經常被大家掛在嘴邊的“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家儉則興,人勤則?。荒芮谀軆€,永不貧賤”的16字家訓,等等。我越讀越好奇,他為什么能說出這么多金句?為什么從政商要人到平頭百姓都讀曾國藩?他的智慧何以歷久彌新?這些都促使我決定做一番研究。

《環(huán)球人物》:您對曾國藩的研究集中體現(xiàn)在《曾國藩大傳》里,還通過短視頻讓50萬粉絲深入了解他。您說,曾國藩既是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洋務運動的倡導者,晚清第一名臣;又是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的劊子手、殺人如麻的“曾剃頭”,但在這些頭銜之前,青年曾國藩其實也很平庸、很迷茫,是嗎?

林乾:是的。所以我說如果曾國藩穿越到今天,肯定能成“網紅”。為什么?因為他懂年輕人的迷茫和困境。他還懂宣傳,寫的文字漂亮而有韻味。他如果寫微信稿,必定篇篇10萬+。

30歲之前的曾國藩很平庸,他經常在日記里自我批評——“好色”“無恒”“欠修養(yǎng)”。整日聽戲下棋,高談闊論,見到漂亮女孩眼發(fā)直,一言不合就吵架,罵起人來很難聽。

真正自拔于流俗,始于他加入晚清理學家烏齊格里·倭仁的“正學會”。他從此對標朱子,跑到琉璃廠買了本《朱子大全》,放在枕頭邊,天天翻?!痘食浭牢木帯?,第一遍用紅筆標注,第二遍用黃筆,第三遍用綠筆。和酒肉朋友割席,拒絕無效社交,像嬰兒斷乳一樣戒掉水煙。等到32歲,曾國藩脫胎換骨。5年之后,他從四品文官被擢升為二品大員。湖南人里,37歲官至副部級,曾國藩是第一人。

所以我認為,戒陋習,苦讀書,曾國藩是每一個想要逆風飛翔的普通人的榜樣。

林乾所著人物傳記作品《柄國宰相張居正》《曾國藩大傳》《雍正十三年》。

《環(huán)球人物》:這兩年,您還出版了《柄國宰相張居正》。同樣是股肱之臣,張居正死后家破族沉,曾國藩善始善終。拋開外在因素,什么造成了兩人截然不同的命運?

林乾:從2016年開始,我三下荊州,到張居正故居考察,心里五味雜陳,因為稱得上歷史遺跡的東西寥寥無幾。張居正死后被抄家清算,萬歷皇帝甚至要把他從棺材里拉出來鞭尸,為什么?張居正一手將急劇下滑的大明王朝扶至中興,他誠然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但他同樣迷信權力、貪戀權力。他改革的雷霆手段,不乏僭越之舉;當朝中有人反對改革,他不惜動用威權,將其廷杖致死,這些都是他被清算的個人原因。

但我也想強調一點,張居正對自己的結局其實了然于胸。他自比草席,甘愿任人踐踏。他的改革初心源自鄉(xiāng)野。嘉靖二十六年,23歲的張居正考中進士,他沒有立即投身宦海,而是鄉(xiāng)居6年,在山里蓋了兩間茅屋,開始種地。他像小農一般,精打細算一年的收成,切實感受到王朝基層的弊病。因此,出山后的張居正才真正開始經世致用。所以有史家評說“明只一相,張居正是也”,這并非過譽,不論生死與榮辱,他是真正心里裝著天下蒼生的士大夫。

再看曾國藩,他清楚地知道“居高履危而能善其終者鮮矣”,于是權力越大,越敬畏權力。官至兩江總督,他仍謹記祖父教誨:下得池塘,還要曉得上岸。所以他不貪財、不取巧、不沽名、不驕盈,兢兢業(yè)業(yè),常懷臨深履薄之懼。

讀書也成就了林乾

《環(huán)球人物》:聽您講了這么多曾國藩的故事,您的人生經歷與他有相似之處嗎?

林乾:當然。我不是說自己有什么功績,古圣先賢在前,我不可望其項背。但是我覺得自己的一生也是被讀書成就的,我也和曾國藩一樣來自農民家庭。

1959年,我出生于吉林長春的一個偏遠農村。從小喜歡文學,印象最深的是讀高爾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很多情節(jié)現(xiàn)在我都能隨口背出來。

1977年,我高中畢業(yè),沒有參加高考,因為要補貼家用,就跟著師傅做泥瓦匠掙錢。后來還是覺得要上大學,就開始復習。因為歷史成績不錯,被吉林師范大學歷史系錄取。為什么讀師范,因為不用交學費,國家還發(fā)錢。每月16塊5,3塊買日用品,剩下的吃飯,大學4年我沒下過一次館子,過年也不回家。寒假學校食堂改建,我就去拆房子掙錢,還幫人看過菜地??鄦幔坎豢?,我現(xiàn)在反而“回甘”,因為這些經歷都是人生非常寶貴的一筆財富。

《環(huán)球人物》:再談談您的學術之路吧,怎么一步步走出東北來到北京的?

林乾:我的讀書歲月處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社會充滿朝氣,學習氛圍濃厚。東北又是明清史研究重鎮(zhèn),所以我一心深耕,閱讀了大量歷史著作、典籍,接受了非常正規(guī)、完整的歷史學教育,形成了至今受益的馬克思主義歷史觀。

1995年,沈陽召開了一場全國清史討論會,我結識了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郭成康,他問我有沒有興趣跟著他讀博,我很高興,求之不得。清史所是我學術生涯非常重要的一站,上著戴逸、李文海、王思治等先生的課,我的研究得以更進一步;聽著國外著名史學家走馬燈一般的大大小小講座,我打開了國際視野。如今,我在中國政法大學任教,還擔任著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典志組專家、中國法律史學會理事。我始終不忘自己的來路,謹記錢穆先生的話:對先民創(chuàng)造的歷史充滿“溫情與敬意”。

人活的就是一個“常”字

《環(huán)球人物》:一輩子研究歷史,您的感悟和收獲是什么?

林乾:我深受傳統(tǒng)史學的浸染,認為理解把握歷史,還是要聚焦政治史。歷朝歷代在政治上掀起波瀾的人物,自然就成了我的重點研究對象。如果把歷史比喻為一艘巨輪,帝王將相就是掌舵者。

但人物傳記寫作讓我深刻意識到,大人物的不凡,皆出自平凡。2017年,我在《百家講壇》解讀雍正。拋開歷史陰謀論,四阿哥胤禛的上位可以說是一個平凡皇子的逆襲。儲位爭奪時,太子允礽眾星捧月,朝中勢力深厚;大阿哥允禔武藝高強,參與國事最早最多;八阿哥允禩更是“公推太子”。胤禛身處其中,資質平平。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只能韜光養(yǎng)晦,沉住氣,把“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落到實處。

還有我前面講過的曾國藩、張居正,縱觀他們的成長,哪個不是凡人的逆風飛翔?所以我經常勉勵學生——我們都是普通人,不要好高騖遠,平常心做事,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就會有成就。曾國藩也說,人活的就是一個“常”字。能守常,不管遇到多大的坎,都能淡定、從容。

《環(huán)球人物》:說到雍正,這些年各種影視作品掀起一輪又一輪的“雍正熱”,您怎么看待這些作品?


電視劇《雍正王朝》劇照。

林乾:我都有關注,比如特別火的《甄嬛傳》,我看了幾個片段,這里面的“四大爺”不符合雍正的歷史形象。雍正殺伐果斷,絕不會被后宮操縱。還有《雍正王朝》,從小說原著到劇本我都看過,至今仍是教科書級別的歷史劇。其他歷史劇比如《大明王朝1566》評分很高,但我認為這部劇主要是演員演得好,內容、人設、情節(jié)都離題太遠。

由此引申出歷史題材電視劇怎么拍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我們缺乏幫助大眾樹立正確歷史觀、有教育意義的歷史劇。只聚焦權爭、宮斗的歷史劇是沒有出路的。

《環(huán)球人物》:您所說的歷史的教育意義體現(xiàn)在哪里?

林乾:臧否人物,以史為鑒。普通人讀史,最重要的是獲得明辨是非的能力,從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身上明白對錯,吸取經驗和教訓。歷史學是一個基礎學科。像中國這樣一個擁有幾千年文明史的國家,歷史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相信歷史教育可以在整體上提高一個民族的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我們的民族自豪感。

《環(huán)球人物》:未來,您有什么研究計劃嗎?

林乾:“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下一步,我準備寫寫“紅頂商人”胡雪巖。其實學歷史久了就會發(fā)現(xiàn),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我們評點人物,書寫事件,其實是觀照自我,啟迪當下,所以歷史離我們每一個人都并不遙遠。

責任編輯:蔡曉慧
關鍵詞: 林乾 帝王將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