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處“老破小”改造后,竟成為眾多劇組的拍攝取景地?從2020年起,95后女孩小鄭把外婆留下來的一套幾十平方米的“老破小”帶院住宅軟裝翻新,雜亂的小院里里外外種上花草,如今成了極簡風的小花園。一次偶然的想法,她把改造成果通過社交平臺發(fā)布,居然有劇組主動聯系她,想租用她的場地進行拍攝,循著這條思路加以運作漸漸做成了副業(yè),每月增收六七千元。
這處一室一廳一廚一衛(wèi)一花園的房子,到底有多大魅力吸引各類劇組?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系了小鄭,經過多次協(xié)調,才在5月22日中午房子使用的空檔期到現場探訪。采訪當天,小鄭牽著狗早早在花園外等候,見面后她說,最近兩個月,生意火爆,白天都會約滿,晚上這里才屬于她和一只狗以及一窩貓的生活。
記者現場探訪這處“老破小”
鮮花滿園,室內移步換景
5月22日中午12點半,記者來到位于和燕路的東井村39號小區(qū),這個小區(qū)是房齡40多年的老小區(qū),1980年建成,小區(qū)在邁皋橋地區(qū)屬于鬧市。小鄭在電話里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從小區(qū)大門進去一直往里走,左側一戶花草很漂亮的便是。盡管是普通多層住宅,小鄭的這套房屋位于一樓帶院子,入戶是從院門進入,院門朝西,對著小區(qū)道路。圍墻外有木籬笆,這個季節(jié)籬笆內繡球最顯目,顏色多樣,爬到門頭上的是爬藤月季,嬌艷欲滴,還有橘子樹、無花果。院外大門兩側的花兒以多年宿根植物為主,作為前景的低矮植物有美女櫻、礬根、鬼針草、香雪球、鐵線蓮等等。墻壁還有一些松果菊、百合、野路菊、金絲苔草、鼠尾草、噴雪花、繡線菊、刺芹、千葉蘭等等。
小鄭的小院門口
“4到6月份,是這里花兒盛開的季節(jié),次第開放,來來往往的行人經常停下來看一看,都會說太漂亮了!”小鄭告訴記者,養(yǎng)花多年,在她看來美妙的感受并非花兒齊放,而是享受著焦急又期待的過程,“養(yǎng)花可辛苦了,我之前每天上班,5點就起床了,比老人起得還早,就是為了澆花,然后看著漸漸舒張的葉子,每天觀賞花草要花一個小時,很享受這種生活。”從外部看,小鄭這處小院除了有品種繁多的花草,與其他房屋并沒有太大區(qū)別。進入院子,院內有鋪上了布藝的桌椅,院墻裝飾了一些隔板,擺放各種小裝飾品及盆栽。院內主打是盆栽,有辣椒、小西紅柿、荷花、蘭草、藍莓等等。她說,自己栽種的各種植物有150多株。
院內鋪的小花磚有點法式風格,墻壁貼磚較為普通,她說外婆留下時就這樣,后來,她在功能上做了一些加工,去除不適用的雜亂物品,安裝了一些隔板,增加收納、懸掛和擺設等功能。從院子進入室內的門是一個帶玻璃的鐵藝門,舊舊的,有點銹??蛷d朝南有門有窗,采光不錯,臥室和廚房在北側,一室一廳一廚一衛(wèi),盡管只有50平方米,但連同院子,空間感較大。室內主要靠軟裝,有明顯的宜家家居風格。
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室內布局功能實用,還有“移步換景”的視覺感受。她充分利用了一些不起眼的角落,增加書柜、裝飾柜以及斗柜等等。無論是臥室還是廚房,都有這樣的柜子和隔板,擺設生活器具。小鄭說自己喜歡骨瓷,所以有的柜子里擺了各色碟子、茶杯、咖啡杯、花瓶。她還喜歡各種小玩具、所以在臥室內擺放了數十個玩具、公仔。此外,還有收音機、座鐘等復古懷舊裝飾用具,而書柜里擺滿了以各種造景、綠植、室內裝修和庭院設計類雜志。
本意想給自己舒適的家
沒想到很“上鏡”
參觀50平方米的室內和10多平方米的小院不需要太多時間,總的來說房子布局合理,但并不豪華,為何會受到各類攝制組的青睞?小鄭說,她也很意外。“可能是歪打正著吧,我最初的愿望就是想有個舒適的家,可能攝影師們都覺得很上鏡!”小鄭說。房屋的確布局精致有格調,而且景致集中,換個機位就是不一樣的背景和光線。
小鄭說,她大學學的是新聞專業(yè),畢業(yè)后去了一家服裝公司任營銷專員,朝九晚五,月薪4000元左右。“穩(wěn)定,但收入不高,我覺得靠這份工資能存下錢很難,總想搞副業(yè)增收,后來結合愛好學了插花,成為花藝師,辭去工作成了自由職業(yè)者。”從2020年起,小鄭與父母分開住,就住在外婆留下的這套“老破小”帶院子的房子里,這房子沒有什么裝修,就是“大白墻”。
小鄭房屋內的布置
“我就是一個很普通的上班族,想舒適,但沒多少預算,能省就省,能自己動手就自己動手,我覺得幾十平方米房子的布局適合在宜家找思路,果然,我把家弄成了‘宜家樣板間’!”小鄭說,她關注宜家咨詢,兩次給宜家發(fā)郵件,參與活動獲得了宜家內部的采訪,還拍了幾分鐘的短劇,宜家也給了她價值5000元的劵。在她看來,為了爭取到這個商品劵,開了幾次會,改寫了幾次腳本,她付出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從2020年到2023年,小鄭有時間就會拾掇自己的小房子和小院子,給花草拍照,給溫馨的室內布置拍照,鏡頭里的院子和家很好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出來很受網友喜歡。
2023年8月,她在社交平臺上發(fā)了一篇短文征求網友意見,說自己打造了一樓小院,想以此開店,自己會烘焙和咖啡。但是老小區(qū)以老年人居多,也沒什么購買力,很多網友勸她慎重。“幸好,我聽勸了,不然很可能虧本!”小鄭說,后來她分享小院景致的圖片表示愿意出租,有一網友說要租用拍攝短劇。“當時我很興奮,原來這個院子的布局是有價值、能賺錢的,白天出租,晚上自??!”小鄭說,后來她對這方面有了很多憧憬。
每月增收六七千元
不怕被“抄作業(yè)”
小鄭說,她在社交平臺上粉絲并不多,但私信約她拍攝的攝制組還挺多,主要群體是大學生劇組,有藝術生需要交作品,他們會編寫劇本,拍攝短劇,除此之外也有廣告公司。最近,江蘇一家銀行拍攝了一個母親節(jié)廣告情景劇《媽媽的臉比翻書還快》,充滿童趣和母愛的生活場景,就是租用了她的房子和院子以及玩具等用品拍的。她告訴記者,由于場地緊湊,有的演員也不希望陌生人在場,所以一般拍攝的具體內容,她并不過問,她只在外圍提供一些服務,一般來說,攝制組的美術老師也會根據需要,對現場進行再布置。
從4月到6月份,小鄭的“老破小”幾乎每天都有預約拍攝。下午1點鐘,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江蘇一家電視臺的攝制組租用這里進行拍攝。記者走出院時,發(fā)現他們已經在門口就位,小區(qū)門口一輛中型客車下來十幾人,大家?guī)е鴶z像機、三腳架和燈光等設備。記者想采訪他們,但對方婉言謝絕。
小鄭說,她的小院“營業(yè)時間”通常是上午9點到晚上8點,晚上8點后,這里才是屬于自己和狗兒、小貓的生活空間。
在小鄭看來,眼下各種短劇也很火,相信她的“影棚”未來依然會有比較好的市場,她想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小鄭告訴記者,場地租賃費用一天才收幾百塊,性價比挺高的,她認為火爆的另一個原因是相對便宜,她也打聽過,市面上有的場地是按照小時出租的。此外,她覺得她的小院位于老小區(qū)也是一個優(yōu)勢,周邊交通、商業(yè)、醫(yī)療都很方便,有人間煙火氣。
對于收入,她保守地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每月增收能有六七千元,一開始,她覺得這是商業(yè)秘密,不太愿意講,但是現在也不怕被復制,她認為,家一定要能讓人放松下來,她對軟裝、自然風的庭院有自己的見解,她選用自然材料,如木質家具、陶瓷、棉麻布料,盡量避免廉價的塑料制品,此外,綠植能清新空氣,還能增添自然之美,別人也不見得能學得來。(圖片和視頻素材:記者拍攝、受訪者提供)
原創(chuàng)精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