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晚,《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盛典》如期舉行,十位在不同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人獲得了這一榮譽。其中來自香港的視障歌唱演員蕭凱恩,和現(xiàn)場觀眾一起唱起《我和我的祖國》,將頒獎典禮推向高潮。頒獎典禮之前,《面對面》對這個28歲的姑娘進行了專訪。
因為眼癌,蕭凱恩的眼球被摘除,陷入黑暗時,她只有3個月大。
記者:曾經一直以為身邊那些彈琴的孩子們,他們跟你一樣也需要去清洗你的眼球,然后拿出來護理。
蕭凱恩:我兩到三歲的時候,我問我爸爸一個問題,為什么你不需要洗呢?然后他說我不需要,因為我的眼睛不能脫下來。
記者:當時你知道了別人眼睛脫不下來的時候,你當時是怎么想的?
蕭凱恩:我小時候每天要洗四次,很麻煩。其實有一些事情,有一些時間我覺得為什么我跟別人不同,他們看得見我看不見的時候,我都會覺得如果看得見就好了,但是就是事實,我看不見是事實。
蕭凱恩很小就接受了自己看不見的事實,2歲時,一臺舊電子琴,讓她走上了音樂之路。
記者:我在想當你第一次接觸琴的時候,它在你的手上是什么樣子的?
蕭凱恩:其實是我一個朋友要買新的鋼琴,這是舊的他送給我,我都覺得非常開心,它在我的手上是一個很好玩的玩具,我看電視我聽到什么歌曲,都會在我小小的電子琴上面彈起來,慢慢他去教我。
4歲時,蕭凱恩開始學習鋼琴,老師拿著她的手去觸摸琴鍵,讓她記住琴鍵的位置,同時錄音給她,讓她回家練習。隨著水平逐漸提高,蕭凱恩需要記憶的樂譜也越來越長。而鋼琴帶來的挑戰(zhàn)是雙倍的,因為左右手的琴譜需要分別記憶,然后再合在一起。
記者:你四歲左右學鋼琴的時候,那時候的樂譜是什么樣子的?
蕭凱恩:那時候是,開頭是老師錄音去錄給我的,我有一段時間是跟一些盲人的老師他們教我的。
記者:在你剛剛開始學的時候有沒有覺得,去背整個一篇譜子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蕭凱恩:真的很累,我覺得很長,還有五分之四。
記者:我為什么還要去接觸它,我還要去彈它,你的動力是什么?
蕭凱恩:其實音樂就是你一個家人或者是朋友一樣,你跟你的朋友會有很溫馨的時間,很開心,有時候你們都會吵架的,我跟音樂也會吵架。我們吵架的時候我真的不想理它,就覺得很煩,為什么又是這首曲子,因為有些音是很遠,這里跳,又為什么常常隔壁的音彈不準,就覺得自己非常生氣,為什么又是這樣子。
眼睛看不到,聽覺成了蕭凱恩感知世界的主要通道,在她那里,聲音里的信息是豐富而立體的。
記者:我原本以為其實可能你更需要被看見,被看到心里,但是我沒有想到其實你更多是去看到別人心里,去走進別人心里。
蕭凱恩:因為我覺得在我成長當中,我的家人朋友他們都給我很大的支持。爸爸我在小學中學時候他每天都陪我上學,我中學那個地方有一個很長很長的樓梯,他會幫著背一些書本陪我上學,這個是其中一個我覺得很感動的事情。
蕭凱恩的幼兒園、小學是在盲人學校度過。到了中學,她轉到了普通中學和健全人一起上學。
蕭凱恩:其實我成長當中我都覺得我跟普通的孩子一樣,自己要選課、自己要溫習。例如成長過程當中面對一些不開心的挑戰(zhàn)的時候,要怎么去堅強重新站起來。
記者:別人生活當中所有他們認為很正常的、很普通的事情,在你這里其實都是挑戰(zhàn)。
蕭凱恩:我的書本就是比別人重很多,如果是數(shù)學書就是要20到25本,就是這樣寬的,這樣厚的書,很重。就是每一天上學的時候我都要,就是除了有書包之外,我要用另外一個袋子裝著一些書本。
記者:普通人可能就是一本書,比如說A4紙這一本書,在你那要變成20本到25本書。
蕭凱恩:對,所以我每天都要就是問老師,我們是哪幾頁章節(jié),我只是帶那個章節(jié),所以就要自己去想一些方法,去令自己可以面對挑戰(zhàn)更聰明一點、更堅強一點。
跑步讓蕭凱恩更強大,她從小就被家人帶著跑步,爸爸和妹妹是她的領跑員。
蕭凱恩:我跑過五次馬拉松,三次是十公里的,有兩次好像是五公里的或者是三公里的。
記者:腳下的路一定不是平坦的,你怎么判斷它的顛簸。
蕭凱恩:要相信隔壁的領跑員,每一個盲人都要有一個領跑員。
記者:在這個過程當中,你需要完成對你自己的什么挑戰(zhàn)?
蕭凱恩:我第一次跑10公里的時候停了很多次,停了很多次,很累,還沒有完,還有一些樓梯要上去,要下去,我覺得很累,我的爸爸就是用這個動力來鼓勵我,前面就到了,五分鐘,然后其實是還沒有到呢。
記者:你要聽到無數(shù)個五分鐘是嗎?但是這個過程能讓你收獲什么?
蕭凱恩:要做好一件事情都要有恒心跟堅持,還有信心,你要跟自己說你是行的,然后你就要給自己一些目標。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學到,可以令我唱歌的技巧會更好,然后會令自己覺得其實自己是很棒的,這個是很有用的。
從中學開始,蕭凱恩就不斷地站到了舞臺上。她一邊練琴,一邊跟著老師學習聲樂,舞臺上,她或是演奏鋼琴,或是唱歌,她的聲音是她的天賦。
記者:你知道別人是怎么評價你的聲音的嗎?在感動中國的舞臺上,天籟之聲。
蕭凱恩:很榮幸可以被別人這樣評價,我覺得自己有很多地方我都可以進步,但是其實我唱歌的時候我都是,就是我的腦中會想象一個畫面,令我可以進入到歌曲的世界里。
記者:浮現(xiàn)什么樣的畫面?
蕭凱恩:例如《我和我的祖國》,我會浮現(xiàn)到杭州的時候,就是我們坐船,或者是去吃東坡肉的時候,那些導游或者是當?shù)氐娜藭臀覀円黄鹆奶欤褪欠窒碜约旱纳?。就是可以感覺到那些,我們在這個祖國,我們是一家人的溫暖跟愛,所以就是我唱歌的時候我會想象到這樣的畫面。
記者:但是在唱歌的過程里面,其實你要讓自己從一個只是喜歡唱歌的女孩子,變到會唱歌的女孩子,這個過程你需要克服什么?
蕭凱恩:我要想自己是一個普通的、專業(yè)的歌手,可以唱歌的女高音。如果我背著你這樣,我不用眼睛去看你我聽你的聲音是很好聽的我才轉過去,這個才是成功的。
蕭凱恩在音樂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也獲得了很多獎項,不過當她上到高中時候,老師提醒她,如果不多加努力,上大學的機會渺茫,蕭凱恩開始刻苦用功,最終在香港DSE文憑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同時被三所香港大專院校錄取,她選擇了香港中文大學,成為全港首名音樂系的視障學生,不僅如此,她還向英國皇家音樂學院ABRSM樂理公開試第八級發(fā)起沖擊。
記者:在你之前還有沒有看不見的人能夠做到考到八級?
蕭凱恩:這二十幾年都沒有,因為當時最近的卷子是1984年。
記者:連卷子都沒有,那你從哪開始?
蕭凱恩:最后我是嘗試去買,真的去買一些新的卷子,要他們定做。例如普通的卷子是六十幾塊錢就有四份,然后點字的盲文卷子每一份就是4800港元,如果要買齊的話,要花大概兩萬塊錢,太貴了,因為我出生在普通家庭。
蕭凱恩放棄了買試卷的想法,她把精力全放在攻克樂理知識上,經過整整兩年的準備,蕭凱恩走進了考場。
記者:但是當時你拿到考卷時候你覺得難嗎?
蕭凱恩:其實音樂好像數(shù)學一樣,我們就是記住那些方法。例如一題是作曲的,他們會給你頭兩個小節(jié),你要做下去的。另外一個是有一些復雜的很難去說,你要去答一些題,寫一些符號、音符這樣的。
最終,蕭凱恩通過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ABRSM樂理公開試第八級,更是20年來,首位通過該考試的視障人士。在完成學業(yè)的同時,蕭凱恩一直熱衷公益事業(yè)。她甚至不怕艱苦和盲眼的不便,毅然去內地貧困山區(qū)當義工,教當?shù)睾⒆訉W習音樂。
記者:三年前我們看到你入選了香港的十大杰出青年,那一刻自己的內心是不是對自己過去所有的努力都有了一個交代?
蕭凱恩:我拿獎那一刻我都覺得自己一直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我對成功的定義就是不斷在變化,但是我現(xiàn)在覺得成功,你努力不放棄是一個點,另外一個點是你要有信心,你要有那個服務社會的心,然后就是成功。
假如給她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好好看父母,第二天她會登上山頂眺望維港,從日落到日出。第三天,她要走更遠,去看望她歌唱過的英雄和大好河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