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國友,2024年春攝于天津。
在北京盛世翰承書畫院的會客廳里,終于見到姚國友。他和想象中的一樣,儒雅正氣、和藹可親。
姚國友一生執(zhí)著于書畫,常年活躍在書畫藝術教育領域,育人無數(shù),可謂“桃李滿天下”。他一邊教學,一邊做理論研究,書法論文《簡議漢字偏旁部首的書寫方式》編入《中國中小學教師論文集》《班主任應具有的思想意識》,榮獲河北省重點教育教研成果獎。他的詩書畫作品也在業(yè)內廣受好評,多次獲獎。2019年,他的國畫《神州山河萬里春》、書法《對聯(lián)》作品入選《中國第六屆廉政文化書畫展》,榮獲獎杯兩枚,并編入《中國第六屆廉政文化書畫展作品集》一書;2022年,書畫對聯(lián)獲“右軍杯”全國詩書畫大賽一等獎。
如今,姚國友已經(jīng)64歲了。追溯個人書畫和教學藝術生涯,他思維敏捷、神采飛揚、談鋒甚健。過往那些場景、畫面和故事,就像膠片電影一樣,在腦海里一幕幕回放。
姚國友國畫作品《無限風光在險峰》。
少年厚道天自成
姚國友對書畫的鐘愛源起于少年時代。
有一次,他參加學校組織的春游活動,參觀趙州橋。這是他第一次走出家鄉(xiāng),趙州橋精妙絕倫的設計、雄偉壯麗的氣勢、神秘悠久的傳說,深深地觸動了他?;丶液?,他根據(jù)記憶中趙州橋壯美的畫面,畫出了第一幅風景畫《趙州橋》。這算是他的處女作,筆法有些笨拙,但對一個沒有經(jīng)過繪畫學習和訓練的新手來說,已是不易。
還有一次,姚國友在家看到一張三打白骨精撲克牌,喜生畫意,借著油燈光亮,畫了第一幅人物畫《三打白骨精》。后來,他將這兩幅畫先后貼在家里客廳的墻壁上,贏得了親朋好友的稱贊和鼓勵。也因為此,他在心里埋下了一顆種子,決定走書畫藝術之路。讀中學時,因能寫會畫,他深得班主任老師的喜愛,班級板報都被他承包,校園板報也有他一份。很快,他在學校嶄露頭角,小有名氣。
14歲那年,鄰居求姚國友畫一幅封門畫。那個年代,他家僅有的毛筆、顏料,不具備畫那樣大畫的條件。講明實情后,鄰居與他協(xié)商,到梅花公社供銷社購買了毛筆和顏料。一切準備妥當,畫什么圖案呢?姚國友天天琢磨,一直沒主意。一個周日的下午,他與幾個小朋友出門玩耍,路過一座軍營房,在大門外垃圾堆里發(fā)現(xiàn)了兩張《解放軍畫報》,上面有一組4條屏國畫:其中一幅菊花飛鳥畫,讓他眼睛一亮。于是,他就臨摹了這幅畫,取名《菊花》。畫好后,街坊鄰居聞訊圍觀,贊不絕口。
1977年,姚國友開始在學校任教,先教小學畢業(yè)班語文,后教高中美術。從那時起至今,每逢春節(jié),他都會受居委會委托,義務給軍烈屬、五保戶、敬老院、居民、朋友寫春聯(lián),給學校、政府寫會標、門牌、獎。到了80年代末,他成為縣文聯(lián)八位作者之一,書畫作品受邀進入縣級大型書畫展,在當?shù)仡H負盛名。
閑暇之余, 姚國友喜歡到書店閱覽詩書畫書籍。有一次,在石家莊藁城新華書店,他被一本刊物封面上的四字行草字“文學評論”吸引。這四個字,與他的恩師慈樹春書法風格很是相像,便買下了此書。也是這四個字,后來成為行草書法個人藝術風格的方向盤。40歲時,他拜河北省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陶佛錫先生為師,得到了老先生的悉心指導和幫助。日復一日地練筆,四十七八歲時,他形成了“秀美遒勁、豪放灑脫、大小兼施、剛柔并濟”的獨特風格。
1998年春,姚國友在藁城成立了翰文苑書畫社,為書畫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平臺。兩年后,他在藁城文體局一樓大廳舉辦了“慶五一姚國友書畫展”,展期一周,參觀人員熙熙攘攘、絡繹不絕,贏得了書畫愛好者和社會賢達的一致好評。
姚國友四尺整張豎幅寫意國畫《神州山河萬里春》作品,入選《中國第六屆廉政文化書畫展》。
書畫教學耕耘深
2012年,姚國友和女兒姚欣然在北京創(chuàng)辦北京盛世翰承書畫院,簡稱翰承書院。姚欣然任院長,姚國友任主任,還邀請了北京市西城區(qū)政協(xié)原主席、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張世俊,首都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甘中流、西城區(qū)書法協(xié)會主席冷萬里任書院顧問,組成了一支以書畫碩士研究生為主體的教師團隊。
北京盛世翰承書畫院是一所以書畫藝術教育傳承為中心高端研究機構。鋪開攤子 , 俯下身子, 邁開步子,招生辦學,堅持黨的教育方針,以教育部師德要求為書院老師德育靈魂,以中小學生守則為書院學生行為指南,繼承弘揚和發(fā)展中華民族五千年書畫藝術,傳播國學經(jīng)典和民族時代先進文化。該院致力于長期專業(yè)的、純藝術的書畫教學,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個性發(fā)展、良好習慣培養(yǎng)。凸顯理論與技能相結合;藝術與實踐相結合;書畫與生活相結合的教學特色。在書畫藝術教學的同時,注重情感、道德、人生觀、價值觀等教育,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書畫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生積極進取、自主創(chuàng)新、自強不息的精神,使學生自覺養(yǎng)成一個認真細心、勤奮好學良好習慣,進而提高他們文化藝術修養(yǎng)和整體素質。
目前,書院在冊學生1000多名,采用一對一,一對二,一對七、八等小班教學方式。12年來,形成了一個科學、快速、高效的教學體系,并研發(fā)了一套又一套符合少年兒童特點和成人不同層次、不同書體、不同畫種,規(guī)范實用、豐富生動的書畫教材。自辦院至今,學生參加教育部書畫等級考試,一到九級,每年每次過關率達87%以上。截至目前,九級通過人數(shù):116人;八級:158人;七級:229人。書院學生還參加北京市中小學蘭亭杯書法大賽,榮獲金、銀、銅等級獎人數(shù)比例占重頭。2019年,書院名列《書法報》全國校外優(yōu)秀書法教育百強培訓機構之首,贏得了廣大學生、家長一致好評。
因長期在教育一線工作,姚國友尤為擅長因材施教。有一次,一位爺爺帶著一個上四年級小女孩來書院咨詢。在交談中得知小女孩叫英英,書寫不好,性子急,還對學書法有抵觸心理——她書寫不好,擔心會像在學校一樣受老師批評,被別人取笑。家長想讓孩子通過學書法,提高書寫能力,鍛煉耐心。來到書院后,英英一臉抗拒,坐在沙發(fā)上悶悶不樂。
姚國友決定先“打心理戰(zhàn)”。他來到英英身邊,對她說:“你叫英英,看你這兩個小辮向上翹起,迎風飄舞,多么像你的名字‘英英’二字頭上的小草呢?美麗可愛!”聽到夸贊,英英抬起頭笑了。姚國友抓住時機,順手拿起毛筆,書寫了3個大楷漢字:“己、巳、已”??吹焦P在紙上飛舞,英英一臉驚奇,為老師鼓掌。接著,姚國友又問她3個字的異同,英英毫不緊張和膽怯,逐一說了自己見解。
“想寫好字其實并不難,你必須得抓住字的特點與規(guī)律,這三個字有什么特點?‘己開,巳不開,已經(jīng)的已,開半開’。”姚國友說。之后,在他的指導下,英英很快寫出了個“已”字。經(jīng)過這番講解和交流,英英對書法有了自信心,也由此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到書院學習書法。
除了教學,書院每年組織學生舉辦一次大型書畫展,給學生提供一個相互學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臺。12年來,舉行規(guī)模較大、影響深遠的書畫展共達6次,包括《翰墨春秋,承前啟后——翰承書院慶六一書法展》《盛世中華——喜迎新中國70華誕書畫展》等。
姚國友響應“建設新農(nóng)村,美麗新農(nóng)村”號召,受故鄉(xiāng)村委會邀請,在村北口墻壁上創(chuàng)作3m×11m巨幅畫卷《楊影松濤山河新》作品。
走出去,請進來
為了開闊學生眼界,北京盛世翰承書畫院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學模式。一方面,書院每年組織學生在國內名勝古跡、著名景點進行游學觀摩、文化考察,如山東曲阜、西安碑林、造紙宣州、端硯肇慶參觀學習等。另一方面,書院還組織學生到國外進行文化藝術交流,將中國漢字書法、國畫藝術帶到國外去,讓世界了解中國。
幾乎每一年,書院都會組織學生到國外交流。2013年,書院學生隨中國代表團赴美國參加首個中國日活動。2014年,書院代表團赴哈薩克斯坦,應邀參加由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舉辦的國慶65周年活動。當天,書院代表團在阿斯塔納北京大廈一樓大廳舉辦了以“中國夢·我的夢”為主題書畫展,吸引了來自50多個國家華僑華人和留學生駐足觀看。書院代表團學生們身著漢服表演了歌頌黨、歌頌新中國節(jié)目,還現(xiàn)場揮毫潑墨“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這個活動,不僅將中國漢字書法、國畫藝術帶到了哈薩克斯坦,讓哈薩克斯坦人民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開闊了學生視野,增長了見識,增進了中哈兩國的友誼。
2014年9月底,北京盛世翰承書畫院代表團赴哈薩克斯坦,應邀參加由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舉辦的國慶65周年活動。
在這一模式下,書院學生不斷拓展思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他們不僅積極學習、傳承中國書畫藝術,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書畫藝術之美,樹立起文化自信,并以開放的心態(tài),帶著中國書畫藝術、帶著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走向世界。
從學校到書畫社,再到書院,姚國友46年來育人無數(shù)。在教學過程中,他個人詩書畫藝術造詣隨之提高,在社會藝術界具有廣泛影響。此外,他還經(jīng)常以書畫做公益、慈善事業(yè)。如今,他已年過花甲,仍老當益壯、活力十足。他和他的團隊,仍將奮戰(zhàn)在教育一線,致力于弘揚、繼承與發(fā)展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tǒng)書畫藝術。
姚國友應北京市歸國華僑聯(lián)合會之邀,在北京社會主義學院多功能大廳為44名華裔中小學生講授中國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