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花樣滑冰世界冠軍張丹、知名主持人楊迪做客微博連麥圓桌節(jié)目《大咖有云》。在主題為“冬奧逐夢人”的冬奧特輯第二期節(jié)目中,他們通過連麥的形式,與主持人徐莉佳、王若凡共同分享了各自追逐人生夢想的經歷,并與冬奧志愿者和通信保障工作者云端連線,聆聽他們?yōu)楦髯远瑠W助力護航的故事。
2006年都靈冬奧會花樣滑冰雙人滑銀牌獲得者張丹講述了她從初學花滑到進入國家隊、再到走上奧運賽場的心路歷程。為了備戰(zhàn)那屆冬奧會,她和搭檔張昊苦練超高難度的拋四周跳,但在自由滑比賽中,他們的拋四周跳出現失誤,張丹重重摔倒在冰面上,一時無法繼續(xù)比賽。在與教練短暫溝通后,她又毅然回到冰上,堅持滑完了節(jié)目。她的堅強贏得了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也感動了無數電視機前的觀眾。
“真想回到06年重新再跳一遍。”重溫那場比賽的畫面時,張丹如是說。她回憶,當時最大的念頭就是不要留下遺憾,要把后面的比賽繼續(xù)堅持完,努力到最后一刻。
在備戰(zhàn)冬奧會時,張丹一面要在訓練中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同時還要保持身材。她透露,那時經常晚上只能趴著睡,因為這樣能減輕一點饑餓感。而既保持身材又保證營養(yǎng)的秘訣,是吃得“少而精”,多吃牛肉、雞蛋、牛奶,而像五花肉這樣的高脂食物“永遠不會出現在女運動的餐盤里”。
楊迪也在連麥中分享了他漫漫逐夢路上付出的種種努力。他從小就對表演產生了濃厚興趣,夢想做宋丹丹、蔡明那樣的小品演員。大學時,他讀的是編導專業(yè),通過各種方式才最終走上臺前。成名前,他參加過當時流行的闖關節(jié)目,家人看到他在節(jié)目中一次次落水的畫面都覺得很心酸,但正是憑著這股不惜力的沖勁,他逐漸脫穎而出,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從“準素人”到綜藝達人,楊迪透露了讓自己不斷進步的學習方法。他會回看自己主持和參與的節(jié)目,看自己講的哪些話被后期剪掉,又有哪些話保留了下來,以此摸索節(jié)目的偏好,調整自己的風格。他還表示,人一定要多積累,吃老本是行不通的,“多看影視作品、多讀點書、多了解各種新聞、多學習一些技能,都能派上用場”。
北京冬奧會城市志愿者李宇嘉、為奧運場館做通信保障工作的聯通工程師張藝瓊和李鐵錚,以及聯通“冬夢大使”黃駿凱,也在節(jié)目中加入連麥,與嘉賓展開熱烈交流。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李宇嘉不僅是冬奧會城市志愿者,還將在冬奧會期間擔任首都體育館現場播報員。連麥中,她介紹了冬奧會相關防疫措施,還現場演示了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的使用方法。通過中國聯通冬夢大使選拔賽入選“冬夢大使”的黃駿凱,則在連麥中為網友們獻唱了北京冬奧會推廣曲《一起向未來》。隨后,兩位來自中國聯通的工程師介紹了他們在首都體育館做通信保障工作的日常。每天“早7晚8”巡檢、制定預案、完成防疫工作、編寫通訊保障手冊……他們不為人知的付出,最終都是為了保障冬奧會順利圓滿地舉辦。
節(jié)目最后,幾位嘉賓和主持人為即將舉行的北京冬奧會獻上祝福。楊迪表示,希望冬奧會圓滿召開、圓滿結束,中國健兒賽出水平、賽出風采,最重要的是保護好自己。徐莉佳從運動員的角度出發(fā),希望中國運動員把主場作戰(zhàn)的壓力化為動力,發(fā)揮出最好水平。張丹則表示,祝愿中國健兒不給自己留下任何遺憾,向全世界證明中國冰雪運動的實力。
開播于2021年11月的《大咖有云》為微博圓桌連麥節(jié)目,由人民日報社《環(huán)球人物》雜志與新浪微博聯合打造。每期《大咖有云》都將邀請行業(yè)大咖圍繞熱門話題云端連線,碰撞思想火花、分享真知灼見。冬奧特輯還將持續(xù)上演,更多精彩內容,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