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熱評 > 人民文娛評

人民文娛評刷屏的“科目三”

2023-12-29 12:50:27 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
大號 中號 小號
人民文娛評刷屏的“科目三”
  今天人民文娛評刷屏的“科目三”。這是一段神奇的舞蹈,絲滑的小連招,魔性的卡點與花手,配上改編的國風曲,橫掃世界,火遍全球。中餐廳的扯面小哥在跳,知名健身博主帕梅拉在跳,俄羅斯皇家芭蕾舞團謝幕時跳,世界拉丁皇后也在跳,就連楊麗萍的舞團,同樣前來打卡……
  轉眼間,打開手機,似乎在哪都能看到“科目三”的影子,這當然離不開中國短視頻產業(yè)和平臺的飛速發(fā)展,正是在當下互聯網傳播技術的加持下,才有了“科目三”的病毒式擴散。
  然而,“科目三”的刷屏也引發(fā)了一場雅俗之爭:不喜歡的網友認為其不適、辣眼、低俗,甚至有人明確表態(tài):“科目三別上春晚,是我最后的底線。”而喜歡的網友則認為大俗即大雅,一段舞蹈如果能讓人跳得開心,不失為一件好事。
  網絡流行文化面臨“雅俗之問”,不是只有“科目三”如此,前幾年走紅的海草舞、鬼步舞均以魔性的配樂和動作引發(fā)狂熱刷屏,熱度過后卻銷聲匿跡。來得快去得也快,似乎成了“科目三們”的共同命運。
  究其原因,是作為網絡亞文化、快文化的“科目三們”,在誕生之初便帶有速成化、淺顯化、娛樂化的天然屬性,自然難以招架大眾的“雅俗之問”,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蜻蜓點水、稍縱即逝的尷尬處境。
  但我們也應看到,當下的爭議恰恰反映出人們對快文化的關注與期望,如何讓快文化經受住時間考驗,如何利用好平臺、技術,讓快文化慢下來,讓更多雋永的中國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是網絡時代文化傳播任重道遠的課題。
  總監(jiān)制:張勉
  監(jiān)制:王晶晶
  輪值主編:余馳疆
責任編輯:高瑋怡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環(huán)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