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24天,《孤注一擲》票房突破35億元。
這部寧浩監(jiān)制的新作,無疑是今年暑期檔最大的“黑馬”,成功拿下2023年的暑期檔“冠軍”。同時達成中國影史犯罪片票房冠軍、中國影史點映總票房冠軍。
燈塔專業(yè)版顯示,《孤注一擲》出品方有5家,分別是壞猴子(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淘票票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中國電影、北京上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裕野(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2 年的壞猴子影業(yè),相繼出品了《瘋狂的石頭》《黃金大劫案》《無人區(qū)》《心花路放》《繡春刀Ⅱ修羅戰(zhàn)場》《我不是藥神》《孤注一擲》等影視作品。
從文牧野的《我不是藥神》到申奧的《孤注一擲》,同樣的爆款路線又一次復制。寧浩與壞猴子,也再度來到大眾面前。
24天破35億,《孤注一擲》票房狂飆
《孤注一擲》票房的成功,離不開影片大規(guī)模的點映和短視頻的宣發(fā)。
6月29日,《孤注一擲》片方發(fā)布了一則18秒的短視頻:身著棕色古巴領襯衫,左手戴金表,右手戴串,梳著大背頭的陸秉坤(王傳君扮演)拿著喇叭召集成員喊口號洗腦:“想成功,先發(fā)瘋!不顧一切向錢沖。”該視頻在抖音收獲超500萬點贊。
緊接著,“王傳君拜佛”“金晨發(fā)牌”等片段引發(fā)廣大網友的模仿,快速助推影片話題發(fā)酵。再加上高流量話題的“網絡詐騙”題材,影片“多一人觀影,少一人受騙”的宣傳口號,《孤注一擲》迅猛破圈。
7月28日,《孤注一擲》官宣于8月5日、8月6日14:00-21:00在全國進行超前點映。據燈塔專業(yè)版數(shù)據,點映首日,《孤注一擲》便以15.4%的排片率拿下1.72億的票房;點映次日票房更是突破2億元,刷新中國影史點映單日票房紀錄。
上映后,《孤注一擲》更是以超40%的高排片率領跑,連續(xù)25天拿下單日票房冠軍。截至8月31日晚9點,《孤注一擲》票房已突破35.23億,超過《消失的她》成為今年暑期檔票房冠軍。再加上電影密鑰延期至10月7日,該片在貓眼上的預測票房超38億。
伴隨著《孤注一擲》票房的暴漲,外界的質疑聲也隨之而來:“過度營銷”“超前大規(guī)模點映”“短視頻加長版電影”等。
資深電影制片人兔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事實上,包括《八角籠中》《熱烈》《孤注一擲》等在內的多部影片,超前點映的排片量都很“迷幻”。盡管業(yè)內人士可以理解這種營銷策略,但確實有點用力過猛,對于已經上映的影片來說,或多或少會出現(xiàn)不太公平的情況。“但《孤注一擲》又和另兩部影片不完全一樣,各個院線都參與投資,讓電影也成為院線投資的項目,就很容易理解排片占比大的問題了”。
燈塔專業(yè)版顯示,《孤注一擲》出品方有5家,分別是壞猴子(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淘票票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中國電影、北京上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裕野(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lián)合出品方包括華人影業(yè)、萬達電影、博納電影、大地影院、金逸影視、微夢創(chuàng)科、抖音文化、伯樂營銷等19家。
企查查APP顯示,《孤注一擲》出品方的壞猴子(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法定代表人為馬克,注冊資本300萬人民幣,由天津壞猴子影業(yè)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寧浩為天津壞猴子公司董事長及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46.8%。
《孤注一擲》另一出品方裕野(上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4月,注冊資本3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王超文,申奧持股55%,為第一大股東。
從“鬼才導演”到“成功商人”,寧浩和他的“壞猴子”
《孤注一擲》的火爆,很難不讓人聯(lián)想到同為壞猴子出品的《我不是藥神》。
同樣的爆款路線再次復制:青年導演+寧浩監(jiān)制+實力派演員+現(xiàn)實主義題材+短視頻發(fā)酵+大規(guī)模點映。
而這些背后離不開掌舵人——寧浩,多次以小成本博得高票房的“鬼才導演”。
2006年,寧浩導演的《瘋狂的石頭》以300萬成本拿下2534萬元票房,成為當年的第一黑馬。2009年,《瘋狂的賽車》以1000萬成本收獲1.1億元票房,寧浩復制了自己的成功,也成為繼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之后進入億元導演俱樂部的第四位成員。
2012年,寧浩創(chuàng)立北京壞猴子文化,同年推出的《黃金大劫案》以3100萬元投資,斬獲1.5億票房,“寧浩”的名字成了小成本電影賺錢的金字招牌。
兩年后,寧浩開始自己當投資人,參與發(fā)行《心花路放》。當年,《心花路放》以3500萬低成本拿下11.7億票房,成為國產片年度冠軍。這也讓當時的北京旅游(后更名“北京文化”)嘗到了保底對賭的甜頭。根據北京旅游發(fā)布的公告顯示,北京旅游旗下的摩天輪影業(yè)和中影股份北京電影發(fā)行分公司總計支付的保底費1.5億。
由于自身于劉德華發(fā)起的“亞洲新星導計劃”,2016年,寧浩宣布啟動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扶植10位青年導演拍片。寧浩開始從導演,更多地向制片和監(jiān)制過渡。彼時,寧浩在采訪中透露,“壞猴子”對這些電影實行100%主控權,“拿到了控制權相當于擁有了話語權,這樣可以避免被其他資本方干涉創(chuàng)作”。
2017年《繡春刀2》上映,該片制作成本約8000萬,最終票房2.66億,但在上映前被啟泰遠洋文化和聚合影聯(lián)傳媒聯(lián)合以3.97億保底發(fā)行。
次年《我不是藥神》上映。歡喜傳媒董事會主席董平和北京文化董秘在此前采訪中透露,《我不是藥神》第一大投資方是寧浩的壞猴子影業(yè),投資比例約為25%。歡喜傳媒是第二大投資方,投資比例約為20%。徐崢的真樂道和北京文化分別為第三、第四投資方。最終《我不是藥神》高達31億,片方分賬11.38億。
2019年,寧浩導演的科幻喜劇《瘋狂的外星人》,在未上映之前就被王寶強間接控股的霍爾果斯樂開花影業(yè)28億保底,投資方提前收取發(fā)行收入最低7億元。票房超過保底的部分,投資方分30%,保底方分70%。據歡喜傳媒的公告,該片制作成本4億元,最終票房22.13億。
2021年,壞猴子電影計劃擴編,簽約導演數(shù)增至19位,包括首批簽約導演在內的文牧野、王子昭、路陽、曾贈、申奧、吳辰珵、夏鵬、王立凡、溫仕培,以及新簽約導演趙大地、周滌非、白宇、徐磊、劉鎧齊、王可倩、張善格、姜威、周經緯、楊宇飛。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23年8月30日,寧浩及他創(chuàng)辦的“壞猴子”影業(yè)共收獲超過180億票房。(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趙方園 編輯 陳莉 校對 楊許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