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北京冬奧會與中國年,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2022-02-01 23:05:21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作者:王昊
大號 中號 小號


1月20日,北京天安門廣場,雪中的冬奧景觀主題花壇。當日,北京迎來今年首場降雪。 中新社記者 易海菲 攝

中新網(wǎng)客戶端北京2月1日電(王昊) 北京冬奧會的腳步日益臨近,中國已經做好準備,再次奉獻一屆無與倫比的奧林匹克盛會。與此同時,中國人最為重視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已然到來?,F(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和古老的中國節(jié)日在華夏大地相遇,將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團結與團圓

根據(jù)賽程,2月2日北京冬奧會冰壺項目將率先開賽,從而拉開整個冬奧會賽事大幕,而這一天是農歷大年初二。大年初四,北京冬奧會將在鳥巢正式拉開帷幕,并將于2月20日閉幕。

按照中國風俗,“正月里都是年”,這意味著,北京冬奧會整個會期將與中國農歷新年“完美重合”。世界各地的運動員、教練員和隨行人員將感受到中國年的熱烈氣氛,這對于很多人來說會是一次全新的體驗。


1月20日晚,北京天安門廣場“精彩冬奧”中心花壇亮燈,為即將到來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增光添彩。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而對于中國選手來說,這也將是一屆特別的冬奧會。由于歷屆冬奧會舉辦時間往往和中國的春節(jié)接近,中國選手經常只能在異國他鄉(xiāng)過年。這一次,他們將在完全不同的氛圍中主場作戰(zhàn)。

去年7月,國際奧委會第138次全會經投票表決后,同意在“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格言后加入“更團結”,這是奧林匹克格言100多年來首次修改。顧名思義,“更團結”的意思是人類需要團結合作來抵御當今世界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

而對于中國人來說,春節(jié)就意味著團圓,即使有些人不能夠和家人團聚,但在這時,他們的心是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


1月20日晚間,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五塔寺路的“冰雪廊道”景觀亮燈,市民途經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造型和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造型。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團結”和“團圓”在這個冬天有了共同的內涵,當或陌生、或熟悉的人們團結一致、互相信任,無疑會爆發(fā)出比個體強大的力量。在這個仍被疫情陰影籠罩的冬天,他們將團聚在一起,展現(xiàn)人類對抗困難的決心。

北京冬奧會和這個春節(jié),將成為人與人之間特別的感情紐帶。

競技與文化

“早在申辦冬奧時,我們就把春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進來,通過舉辦冬奧會來展示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過年文化等。”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副主席于再清曾如此介紹。

奧林匹克運動會,不僅僅是最高水平的競技舞臺,也是各個國家和地區(qū)展示自己文化內涵的平臺。


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隆重開幕。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

遙想2008年的那個夏天,開幕式上的缶、奧運火炬印著的祥云圖樣、女子自由體操的京劇配樂等,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底蘊與魅力。

如今,北京冬奧會將再一次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機會。其中,春節(jié)將會是重要的內容。

今年1月12日,北京冬奧會特許商品年貨節(jié)開幕。其中許多特許商品,一眼就能看出濃濃的春節(jié)氣息,比如“北京的春節(jié)”系列徽章,從置辦年貨到穿新衣,八枚徽章重現(xiàn)了北京多樣的春節(jié)活動。


1月20日,濃郁中式風情的“中國結”點亮北京長安街木樨地橋。 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此外,在北京長安街延長線、三里屯、國貿等重點區(qū)域,還將結合春節(jié)、民俗等傳統(tǒng)中國元素,打造冬奧特色景觀。

隨著春節(jié)到來,冬奧相關的場所、設施年味兒也越來越濃。更多人通過春節(jié)這一概念,感受到中國人對親情的珍視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了解到書法、剪紙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即時不是特別了解春節(jié)的人,也能通過一碗熱乎乎的餃子感受到中華美食的魅力。

中國與世界

正月初一是農歷新年第一天,因這一天與依據(jù)農事農時編制的“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春”時間相近,中國人將這一天視為“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日子。


1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城市景觀布置工作完成,多處景觀點亮燈光,為即將到來的冬奧賽事增光添彩。圖為位于東單東北角的“綠色冬奧”主題花壇。中新網(wǎng)記者 李駿 攝

春節(jié)是華人世界獨特的價值符號,而隨著經濟、信息全球化,春節(jié)已不只是華人的節(jié)日,很多地方都受到春節(jié)文化的影響。這體現(xiàn)出,中國和世界正越來越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

而在體育領域,同樣如此。在中國的冬季項目發(fā)展歷程中,和國外的交流一直是重要的前進動力。在一些項目的國家隊中,都能夠看到國外教練的身影,同樣也有中國教練走出國門,在海外執(zhí)教。

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第一次來到中國,那一次奧運會的口號為“北京歡迎你”。14年后,北京即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座“雙奧之城”,這一次冬奧會的口號是“一起向未來”。


圖為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qū)的大型藝術景觀。 中新社記者 張宇 攝

北京奧運城市促進會副會長蔣效愚曾解讀,“2008年奧運會的口號表達了中國對世界的看法,但北京冬奧會口號更進了一步。不僅是表達了中國對世界的看法,而且表達我們的態(tài)度、我們的力量,提出了我們的行動方案,即‘一起向未來’。”

14載春秋,中國各方面飛速發(fā)展。中國人不僅要在這個春節(jié)迎接八方來客,也愿意在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里,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攜起手來,一起向未來。(完)

責任編輯:邱小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