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2 14:23:49
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
作者:鄭敖天
小號
中號
大號
2022年9月的一天,一輛巴士開進了位于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的牧牛山風電項目現(xiàn)場,車上是32名高中女生和4名教師。身穿“中國電建”(中國電力建設集團的簡稱)工作服的運維經理西蒙·威廉姆斯迎上前去歡迎,帶著她們參觀了升壓站、風機機位等設施。聽到工程師介紹,牧牛山項目專門安裝了IDF鷹類保護系統(tǒng)以保護瀕危鷹類時·,師生們發(fā)出了贊嘆聲。
![塔斯馬尼亞島上的“捕風者”](/uploadfile/2022/1202/20221202022927442.jpg)
牧牛山風電項目現(xiàn)場巨大的風力發(fā)電機。
看到這一幕,威廉姆斯露出了微笑。這是塔州政府發(fā)起的活動,以鼓勵高中生未來從事可再生能源工作。作為塔州居民,師生們早就享受到牧牛山項目提供的清潔能源,如今則對這個“改變州運”的項目有了更直觀的印象。一個月后,項目所在地博思韋爾鎮(zhèn)舉辦建鎮(zhèn)200周年慶典,威廉姆斯與同事們精心準備了展板和科普內容,應邀參加慶典。
![塔斯馬尼亞島上的“捕風者”](/uploadfile/2022/1202/20221202023357199.jpg)
2020年10月,西蒙和同事代表電建參加“格雷特湖社區(qū)開放活動”。
對這位“捕風者”來說,項目受到本地人歡迎,是最讓他高興的。他告訴《環(huán)球人物》記者,自己經常受邀去當?shù)貙W校開講座,向同學們介紹風電科技以及綠色能源的重要性??梢悦黠@感覺到,很多居民對項目非常歡迎。當?shù)匾恍l臨倒閉的小商店、小餐館,因為項目帶來的人氣而重獲生機。
2019年底,牧牛山項目首臺機組并網發(fā)電。那時,威廉姆斯還在其他風電企業(yè)工作。他在澳大利亞西部城市珀斯的農場長大,從小跟著父母干農活,動手能力強,也熱愛自然。從學校畢業(yè)后,他成為風電專家。他說,選擇這一職業(yè)是出于對機械工程的喜愛,也是因為他相信,風電等新能源是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鑰匙”。得知牧牛山項目的建設消息后,他被這個先進的項目深深吸引。不久,他加盟公司,當上了項目運維經理。
![塔斯馬尼亞島上的“捕風者”](/uploadfile/2022/1202/20221202023444443.jpg)
2021年,西蒙在牧牛山風電項目現(xiàn)場留影。
“捕風”很辛苦。他每天天沒亮就起床,告別睡夢中的妻女,驅車前往離家130多公里的電站。在那里,他負責風電機組的運行和維護,優(yōu)化機組運行性能。在他工作這幾年,風電站克服了極端天氣、森林火災、新冠疫情等嚴峻挑戰(zhàn),運作順利,到今年8月14日,已實現(xiàn)連續(xù)安全穩(wěn)定運行1000天,發(fā)電量突破10億千瓦時。澳《新能源經濟》在其官網刊發(fā)的介紹澳風力發(fā)電情況的文章中稱,牧牛山項目6月發(fā)電量位居塔州風電項目之首。
這家澳新能源行業(yè)的權威媒體已是第二次聚焦牧牛山項目。去年,《新能源經濟》曾載文介紹這里的IDF鷹類保護系統(tǒng)。塔斯馬尼亞島約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40%以上位于自然保護區(qū)內,島上有數(shù)千種珍稀野生動植物,被稱為“生態(tài)博物館”。保護瀕危物種楔尾鷹等野生動物是牧牛山項目的“必答題”。
威廉姆斯說:“我們的動物保護標準超過了澳大利亞國家標準。我們率先引進了16套先進的IDF鷹類保護系統(tǒng),可在幾秒鐘內完成圖像捕捉、識別、預警等動作。”去年春天,他接待了澳環(huán)境部和塔州環(huán)保局的聯(lián)合考察團。當大家來到13號IDF附近時,看見空中一個黑點向風機區(qū)域接近。IDF塔桿頂部的360度高分辨攝像頭立刻響應,鎖定目標,識別出這是楔尾鷹,并根據(jù)其飛行軌跡對相關風機下達停機指令。風機葉輪轉動趨緩,楔尾鷹平安通過。澳環(huán)境部官員佩治說,牧牛山風電項目“為保護野生動物、維持塔州生態(tài)平衡作出巨大貢獻,為澳洲風電行業(yè)作出表率”。
![塔斯馬尼亞島上的“捕風者”](/uploadfile/2022/1202/20221202023539138.jpg)
2021年的2月,西蒙與牧牛山風電項目上的中國同事們合影。
威廉姆斯說,這套系統(tǒng)不僅能防止事故,還拍攝、搜集了海量的楔尾鷹圖像及飛行軌跡資料,為相關保育研究提供了豐富資料。該系統(tǒng)獲得了澳清潔能源機構頒發(fā)的“可再生能源創(chuàng)新獎”等獎項。為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電站對野生動物的影響,工作人員經常對風電站運行區(qū)域進行檢查,將“來訪”的樹袋熊、袋獾等動物“請”走,甚至幫它們找到安全的“新家”。
接受《環(huán)球人物》記者采訪時,威廉姆斯對中國同事們贊譽有加。他說:“中國員工的團隊精神、敬業(yè)作風讓我欽佩。”他常邀請同事們來家做客,分享澳式烤肉大餐。中國同事們常在宿舍中請他大快朵頤。他說,自己第一次吃四川火鍋時被辣得滿頭大汗,卻停不住嘴。從此,火鍋成為他最愛的中國美食,同事們笑說他有個“地道的中國胃”。
在同事眼里,威廉姆斯豪爽、樸實、顧家,是個典型的“澳洲好爸爸”。剛入職時,他每個周末都往返4000多公里,趕回珀斯的家。后來,他干脆舉家從西部的珀斯移居東南部的塔斯馬尼亞。為了讓女兒諾娃接受更好的學前教育,他把家安在了塔州首府霍巴特。雖然這意味著他每天都要通勤至少4個小時,但他認為很值得。
從去年年初開始,威廉姆斯開始自學中文,并計劃在今年年底通過漢語水平測試。威廉姆斯說:“等疫情過后,我想帶著家人們一起去中國玩一圈,品嘗地道的中國美食,讓孩子感受原汁原味的中國文化。我計劃到北京游覽長城故宮,并與很多已經回到中國工作的同事們見上一面。”
2022年5月31日,威廉姆斯被授予“絲路友好使者”稱號,以表彰他在中澳可再生能源合作領域做出的貢獻。他說,牧牛山風電站是自己留給女兒的最好禮物。他希望通過推動新能源科技的應用,讓女兒和子孫后代能生活在一個美麗而沒有污染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