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14時08分,隨著陜煤神渭管運公司中央控制室電子大屏上實時生產數據的最后一下跳躍,該公司年度輸送原煤突破1000萬噸大關,標志著陜煤神渭輸煤管道以全新的煤炭物流模式,實現(xiàn)了煤炭的綠色、低碳、高效運輸。
神渭輸煤管道年輸送原煤1000萬噸,全長727公里,管道北起神木市,南至渭南市,途經4市18個縣(區(qū)),83個鄉(xiāng)鎮(zhèn)、411個村莊,將榆神礦區(qū)優(yōu)質原煤輸送至陜西關中煤化工基地。項目于2020年9月試車成功,2024年4月順利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lián)合會組織的72小時連續(xù)運行考核。
管道輸煤作為新興行業(yè),主要解決煤炭公、鐵路運輸“成本及空返率高、過程損耗大、粉塵污染”等問題,近年來,陜煤神渭管運公司不斷突破,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質量發(fā)展之路。。
點面覆蓋,夯實安全保底線
神渭輸煤管道以供煤制漿系統(tǒng)、泵輸系統(tǒng)、終端脫水系統(tǒng)、煤漿提濃系統(tǒng)、水處理系統(tǒng)、儲裝運系統(tǒng)“六大系統(tǒng)”為主要工藝,設備11000余臺(套)。
面對管道運輸“點多線長”特點,神渭管運公司扎實推進雙重預防機制和風險分級管控機制,全面啟動NOSA安健環(huán)體系建設。組建管道本體應急救援隊伍,強化管道故障應急處理能力。利用“云知行”巡護車輛管理平臺、AI智能監(jiān)控、儲煤倉智能防滅火系統(tǒng)等科技手段,實現(xiàn)“科技保安”。今年已實現(xiàn)部分線路的智能巡檢,全年共計巡檢管線20余萬公里、架空光纜3.5萬公里,確保了管道安全運行。
抓實抓細,聚焦過程穩(wěn)生產
針對煤漿固液兩相流的流變特性,2024年,公司聚焦生產過程管理,以小時產量為抓手,細化運行負荷調整管理機制,最大程度釋放產能,日輸送原煤最高可達3.23萬噸,單批次連續(xù)穩(wěn)定運行超過244天。
同事,公司將機電設備安全生產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模式轉型,強化非計劃性停車管理,設備完好率高達99.5%。超前籌劃年度大檢修,從人員、物資、計劃等各方面合理安排檢修期工作,提前完成檢修工作,保障了生產系統(tǒng)平穩(wěn)高效運行。
推陳出新,錨定創(chuàng)新謀實效
公司探索高效經濟運行模式,先后簡化管道輸送流程、改造后端提濃系統(tǒng)、開發(fā)離心液再利用等60余項技術提升,開創(chuàng)了新型生產組織模式,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僅2024年公司直接生產成本降低約30%。
此外,還攻克了長距離、高落差管道輸煤易堵塞、泄漏,煤漿濃度、粒度無法兼顧長距離安全輸送和煤化工用戶需求等多項重大難題,獲得科技成果百余項,《千萬噸級超長距離綠色高效管道輸煤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榮獲中國煤炭工業(yè)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谷海棠 任洪 汪琳)
聲明:版權作品,未經《環(huán)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