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旅客反應,購買機票準備線上值機選座時,大量座位被“鎖定”,前排、安全出口、靠窗和靠過道等較為舒適的座位幾乎都無法選擇。有乘客發(fā)文稱,即便是提前一個月購買機票,線上選座時還是遇到了大面積鎖座的情況。
“為什么飛機上空著那么多座位,線上值機時卻沒有開放給旅客?”經(jīng)常坐飛機的人都有一種體會:明明前排還有很多空座,偏偏不能選;明明是已經(jīng)鎖定的座位,偏偏有人就能選。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媒體記者實測發(fā)現(xiàn),目前,國內(nèi)部分航司限制開放經(jīng)濟艙前排及安全出口處的座位。普通乘客若想選擇,需在原票價基礎上加價購買或使用積分兌換。說白了,某些航班上的“鎖座”行為,其實是一種隱形的“升級服務”:要想解鎖,是有附加條件的。
當然,航班“鎖座”并不都是為了待價而沽,也可能與高級會員卡維護、飛機配載平衡、團隊及特殊旅客關懷等多個因素有關。簡而言之,航空公司需要照顧高級會員卡客戶,航班必須考慮飛行過程中的配載平衡,除此之外,特殊旅客的需求也是航空公司必須考慮的內(nèi)容。站在普通乘客的角度考慮,航空公司有針對性地推出特殊服務并非不能理解,問題的關鍵在于,需要特殊照顧的乘客有那么多嗎?——不少網(wǎng)友都吐槽,在某些航班上,除了最后幾排和部分中間座位,大部分座位都被“鎖定”。
當特殊服務成為常規(guī)動作,常規(guī)服務難免成為特殊對待,令普通乘客感受到被嫌棄和針對的味道。實際上,多數(shù)普通乘客難以接受的不是“鎖座”,而是其規(guī)則和比例。特別是由“鎖座”衍生出的“生意經(jīng)”更是令人氣憤——在某電商平臺上,居然有商家大肆兜售飛機選座服務,且并非嘩眾取寵,是真的能說到“坐”到。
面對外界質疑,有航空公司客服回應稱,被鎖座位無法供乘客進行線上選擇,若有需要,可在起飛當天前往值機柜臺溝通。這樣的解釋令人不解:線上選座本是為了減輕航空公司和乘客雙方的負擔,為什么又將“皮球”踢給值機柜臺?更何況,線上諱莫如深的難題,真的能在線下得到解決嗎?
航班“鎖座”到底是為了安全飛行,還是為了額外創(chuàng)收?相信掌握“最終解釋權”的各家航空公司都對此心知肚明。對于乘客來說,“謎底”往往要等到最后才會揭曉——由于買機票時看不到具體的座位分布情況,乘客要在生成訂單之后才能進行選座,即使感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往往也只能徒呼奈何。
不明就里的“鎖座”,仿佛就是對多數(shù)乘客的“隱形歧視”。事關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航班座位不能一“鎖”了之,其中的規(guī)則和比例不妨“打開天窗說亮話”。這不僅能平息外界的各種質疑,同時也能賦予普通乘客“用腳投票”的權利。這一點,很重要。
航班選座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