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專區(qū)
您的位置: 環(huán)球人物網>>觀點
強制休息也是強調關懷
2024年12月19日16:28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韓宗峰
小號 中號 大號

近期,多家外賣平臺推出騎手休息措施:對每日累計跑單時長較長的騎手發(fā)送建議休息的彈窗提醒,若時長過長還將強制下線。

強制休息也是強調關懷。近年來,騎手因疲勞配送等原因導致車禍、猝死的新聞屢見報端,不僅侵害了騎手生命健康權,還易對交通安全等構成威脅。為防止疲勞配送,各地工會、各平臺都出臺過一些建議、倡議,但鮮有強制性規(guī)定。這次平臺上線了強制下線措施,有利于為騎手健康權“兜底”。

外賣員為何拼命跑?時薪偏低和平臺激勵機制恐怕是重要原因。從商業(yè)角度而言,算法似乎并沒有錯,但算法的制定往往偏重平臺商業(yè)利益考量,忽視對勞動者權益和公共安全等的關注。今年,杭州一“單王”猝死路邊,疑與超負荷運轉有關,這為平臺與騎手敲響了警鐘。

不過,提出強制休息、作出時長限定還不夠,如果沒有后續(xù)保障措施與實施細則,騎手“休息權”仍有可能懸在空中。比如,如果平臺數據不互通,騎手是不是能夠通過轉向另一個平臺擺脫限制?保障勞動者休息權,控制時長只是必要但不是充分條件。外賣市場巨頭博弈、競爭激烈,這一舉措實施后,如果有可能失去得之不易的配送優(yōu)勢、流失活躍用戶,其可持續(xù)性如何保障?沒有強力手段引導平臺算法設定,沒有剛性外力打破畸形規(guī)則,實際效果可能不如人們預期。

早前,有專家建言平臺強制“外賣小哥每周休息一天”,話音未落,網絡已是噓聲一片。原因無他,外賣員并非不知道超時配送的危害,而是“歇不起”“不敢歇”。此前,某地一處級干部體驗外賣小哥工作,12小時送單只賺了41塊,累癱在馬路邊,“這個錢太不好掙了”。很多小哥看似自愿,實則“想停卻停不下來”。每周歇一天,收入誰來補上?在保障休息權的同時,也應關注平臺勞動者的收入等。

在面對“外賣員是勞動者嗎”這一問題時,恐怕無人會質疑,但在法律層面,外賣員、快遞員等平臺勞動者能否享受到勞動者應有權益,卻顯得懸而未決。從這一點看,作出強制休息時長限定,雖然已是事實,但保證平臺勞動者應有權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任編輯:蔡曉慧
關鍵詞:

平臺,騎手,休息,強制,配送,勞動者,外賣員,原因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