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5日,盧俊威(左二)與謝輝鉉(右二)攜手在世界技能大賽工業(yè)4.0項目中贏得冠軍。
盧俊威,2000年生于廣東省廣州市。謝輝鉉,2003年生于廣東省河源市。2024年9月,兩人共同獲得第四十七屆世界技能大賽工業(yè)4.0項目冠軍——阿爾伯特·維達獎。
砌好磚頭、做好面包、完成一套電腦編程……這些在生活中看似平凡的工作,有人卻能因此獲得世界冠軍。
當地時間9月15日晚,法國里昂國際會議中心人聲鼎沸,第四十七屆世界技能大賽(以下簡稱世賽)閉幕式正在舉行,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了領獎臺上。
“獲得本屆大賽阿爾伯特·維達獎的,是來自中國的選手盧俊威、謝輝鉉!”主持人宣布。盧俊威和謝輝鉉收獲的是工業(yè)4.0項目的冠軍。在歡呼聲中,身披五星紅旗的兩名“00后”登上領獎臺,從世界技能組織主席克里斯·漢弗萊斯手中接過象征世賽最高榮譽的阿爾伯特·維達獎杯。
從國家隊選拔賽到獲得世賽入場券,再到將大獎抱在懷中,首次代表國家出戰(zhàn)的盧俊威和謝輝鉉,從未想過自己能走這么遠。
臨危不亂
世賽每兩年舉辦一屆,迄今已舉辦了47屆,其舉辦的規(guī)模、水平、影響力都位居世界前列。
世賽的比賽項目不固定,人們在生活中需要什么,大賽就會設置什么比賽項目,比如烹飪、花藝、木工等。還有些項目是隨著產業(yè)發(fā)展而涌現(xiàn)出的新工種,比如數控銑、云計算等。
盧俊威和謝輝鉉參與的工業(yè)4.0項目是兩年前新增設的,屬于制造與工程領域。2022年,該項目有8支隊伍報名參賽,今年增至21支隊伍,中國隊是首次參加。
工業(yè)4.0也被稱為“第四次工業(yè)革命”,是全球制造業(yè)都在關注的項目。為了便于《環(huán)球人物》記者理解,謝輝鉉將比賽比喻成1個大模塊,由4個小模塊組成:第一個模塊,是對生產線預仿真,搭建網上商城;第二個模塊,搭建工業(yè)網絡及網絡安全;第三個模塊,為工作站添加智能傳感器,進行智能維護;第四個模塊,做能源管理系統(tǒng),通過生產線上的數據做能源分析。
比賽分4天進行,選手每天上午制作一個小模塊,下午由裁判打分,總分數最高的隊伍獲得冠軍。
工業(yè)4.0項目是世賽59個項目中少有的雙人賽事,選手既要熟悉機械自動化,還要掌握網絡通信和工業(yè)軟件。盧俊威和謝輝鉉恰好就是這兩個專業(yè)畢業(yè)的學生。
配合多年的他們,早已習慣吃住都在一起。比賽期間,主辦方為每名參賽選手準備了單獨的房間,但是謝輝鉉主動搬到了盧俊威的房間,方便隨時溝通實驗過程中的問題,為比賽做好準備。
9月11日,比賽正式開始。賽前的幾天,里昂一直陰天,到了比賽第二天卻是晴空萬里。一束陽光穿過窗戶,剛好打到了中國隊的工位上。盧俊威和謝輝鉉有些擔心——光線會影響傳感器的效果,他們在第一天建立小模塊時沒有加入陽光照射的因素。如果為了躲避陽光挪動模塊位置,會影響后面的數據分析。他們立即停下工作,商量對策,最后推測出光線會隨著太陽的移動而改變,不用理會。到了下午,裁判來檢測打分時,光線不見了。盧俊威和謝輝鉉長舒了一口氣。
盧俊威和謝輝鉉的過硬技術和臨危不亂,引來其他國家選手的圍觀。謝輝鉉記得,日本隊的工位距離他們比較遠,日本隊教練經常到中國隊的工位,一看就是好長時間。
當得知自己以最高分獲得第一名,盧俊威和謝輝鉉十分驚訝。因為中國隊此前在該項目上毫無參賽經驗,他們在賽前預期的成績是第三名?!案緵]有想過得冠軍,很詫異,很意外。”謝輝鉉說。
盧俊威(左)和謝輝鉉(中)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進行訓練。
配合默契
通過技能站上世界之巔的兩個年輕人,也曾經歷過人生的低谷。
2003年出生的謝輝鉉,來自廣東省河源市。學生時期,他曾沉迷于網絡世界。初三那年,他決心從虛幻世界中跳脫出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好好學習一技之長,于是選擇了感興趣的計算機專業(yè)。2018年,謝輝鉉就讀廣東一所技工學校的計算機網絡專業(yè)。
2021年,謝輝鉉遇到了比自己年長3歲的盧俊威。出于對電路的好奇,盧俊威在入學時選擇了自動化專業(yè)。很快,他因學習成績突出,被專業(yè)老師推薦至校隊參與集訓。
一開始,盧俊威參加的是移動機器人項目。因年齡受限,他轉換項目,來到工業(yè)4.0項目組,與謝輝鉉搭檔,一個專攻機電一體化,一個熟悉計算機操作,十分互補。
每天,他們從早上8點開始訓練,晚上8點結束。原本性格內向的兩人,一旦上了工作臺,就如“雙子星”,一句簡單的“這個模塊我想用之前在某套題的做法”,對方就能秒懂。當時的培訓老師評價,喜歡鉆研的謝輝鉉,總會把不明白的問題一個個攻克;動手能力強的盧俊威,能快速掌握老師教授的技能核心點,第一時間上手形成肌肉記憶。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兩個人會更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多去溝通,互相配合?!敝x輝鉉說。當出現(xiàn)分歧時,兩人也不會把情緒帶到工作中。“我們會各退一步,方案就能達到平衡。”盧俊威說。
三年如一日的高強度訓練,他們從校內選拔賽到市級選拔賽、省級選拔賽,最后成功入選國家集訓隊。同齡人在過寒暑假時,他們在國家隊集訓基地進行封閉訓練,幾乎將所有時間都用在訓練上。最終,他們以選拔賽第一名的成績拿到世賽入場券。
盧俊威(左)和謝輝鉉在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工業(yè)4.0項目中榮獲銀牌。
轉換身份
2026年第四十八屆世賽將在上海舉辦。走下世賽舞臺的盧俊威和謝輝鉉也會以另一種方式參與世賽。
就在一年前,他們通過上海開放的人才引進政策,成為上??苿?chuàng)職業(yè)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學院的青年教師。作為世賽工業(yè)4.0項目上海選手培養(yǎng)基地,學校有相對完整的世賽培養(yǎng)體系,從技能指導、體能訓練、英語訓練及心理輔導等多方面著手,全面提升選手水平,迎戰(zhàn)世賽?,F(xiàn)在,有3隊選手在盧俊威和謝輝鉉的指導下學習。
盧俊威和謝輝鉉告訴記者,培養(yǎng)技能大賽冠軍不是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讓選手們以賽代訓、以賽代練,進而培養(yǎng)出一批批匹配產業(yè)發(fā)展最前沿需求的高水準技能人才。為了給選手們做好輔導,謝輝鉉還特地從世賽帶回了許多資料,幫助他們了解最前沿的行業(yè)信息。
我國從2010年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組織、2011年首次參賽,到現(xiàn)在已經位居金牌榜首位,“中國紅”一次次飄揚在世界技能之巔,背后反映的不僅是我國產業(yè)發(fā)展水平與技能人才素質的提高,更體現(xiàn)出我國技術創(chuàng)新活力正不斷釋放,新質生產力發(fā)展勢頭強勁。
目前,中國技能人才總量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已形成雄厚的人力資源優(yōu)勢。技能人才不僅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chuàng)造的重要力量,也是連接技術創(chuàng)新與生產實踐最核心、最基礎的勞動要素。
參加本屆世賽的中國選手大多是“00后”,他們共獲得36枚金牌、9枚銀牌、4枚銅牌和8個優(yōu)勝獎,位居金牌榜、獎牌榜和團體總分首位。世賽對他們來說是激勵,對廣大的年輕人來說是機會,它會激勵更多年輕人學習技能、熱愛技能,走技能成才之路。新一代的中國年輕人,將在火熱的青春年華,探索更多可能,以新?lián)斝伦鳛樽囗懠寄芫蜆I(yè)、技能成長、技能報國的青春之歌、奮斗之歌。
謝輝鉉,盧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