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一直心懷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國的榮耀寫滿太空。”
作者:余建斌 于冰
編輯:陳佳莉 許曄
據(j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四號瞄準6月5日10時44分發(fā)射,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將執(zhí)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由陳冬擔任指令長。
4日,3名乘組航天員與媒體記者集體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
時隔10年,中國首位“飛天女”劉洋再次執(zhí)飛太空任務。鏡頭里的她神情堅毅,笑容溫婉,比10年前顯得更加從容、自信。
這10年里,劉洋有了很多新的身份,包括當了媽媽,成為全國婦聯(lián)兼職副主席,2018年還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環(huán)球人物》記者此前采訪劉洋時,曾問她如何看待自己首位“飛天女”的身份,她的回答干脆利落:“毛主席接見首批女飛行員時曾勉勵大家,‘要當戰(zhàn)斗員,不當表演員’,這句話一直是我們女飛行員的座右銘。”
所以,不管身份如何變化,時刻為下一次飛行任務做準備,都是作為女飛行員的劉洋這10年間始終堅持的信仰。
如今,43歲的劉洋斗志滿滿,在向太空發(fā)出信號:我準備好了。
性別不是借口
從神舟十三的王亞平,到神舟十四的劉洋,這兩次的“太空出差組”都有一位女航天員。女性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原因,也會更受外界關注。
“我們要開展空間生命科學研究,沒有女性的參與是不完整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原副總指揮張建啟曾表示。
但在太空環(huán)境下,“男女平等”,太空不會因為性別不同而區(qū)別對待。這一點劉洋深有感觸。
從2010年進入航天員大隊后,劉洋就用和男航天員們同樣甚至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日復一日挑戰(zhàn)極限、對抗負荷。
· 2010年,劉洋成為中國第二批航天員隊伍中的一員。
比如,增強航天員前庭功能(人體平衡系統(tǒng))的轉椅訓練。這種“極具刺激的運動”,一般人連1分鐘也承受不了,而航天員需要在高速轉椅上連續(xù)旋轉15分鐘。
第一次上轉椅訓練時,堅持到5分鐘,劉洋就開始渾身冒汗、頭暈惡心。教員曾提醒過大家,一旦出現(xiàn)嘔吐,身體就會產生記憶,下次再上轉椅就會出現(xiàn)條件反射。
為了轉移注意力,劉洋強迫自己幻想正站在海邊看夕陽、看浪花。第一次挺了過去,第二次好多了,后來就一次比一次順利了,憑著頑強的意志力,她終于闖過了這道難關。
· 劉洋在早期訓練中受傷。
再比如,提高航天員抗過載能力的離心機訓練項目。
火箭升空和飛船返回時,航天員需要承受巨大的過載(即加速度)。離心機訓練就是提高航天員抗過載能力的重要項目。當機械臂高速旋轉時,人的全身就像被巨石壓住一樣,絲毫動彈不得。體液分布也會發(fā)生變化,血液不能正常流向大腦。
懂醫(y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腦部缺氧幾秒鐘,就會造成“黑視”,甚至失明。訓練中,航天員要用一系列對抗動作確保腦部供血充足。
進入航天員大隊前,劉洋是運輸機飛行員,從沒做過離心機訓練。第一次上機,她渾身使勁,“每根頭發(fā)絲、每個手指甲都在用力,幾分鐘的訓練,就如跑了萬米賽,雙腿像灌了鉛一般沉重”。
一次次訓練,一次次煎熬。劉洋可以像男航天員一樣,承受8個“G”的過載,即相當于8倍自己的重量壓在身上,并能保持頭腦清醒,正常操作。
· 劉洋資料圖片。
《環(huán)球人物》記者曾問劉洋:“男女航天員的訓練標準怎么會完全一樣?運動員不也是男女有別嗎?”
劉洋說:“太空環(huán)境不會對男女航天員區(qū)別對待。我到部隊的第一天,隊長就告訴我們,從今天起你們要漠視性別,不要總拿女性當借口,你們和男飛行員是一樣的。所以,女航天員的訓練要求嚴一些,將來到天上就更保險。”
“堅持,一定要堅持”
實際上,飛行并不是劉洋最初的夢想,她更沒有想到自己會飛往藍天、太空。
小時候,劉洋的理想有很多——醫(yī)生、律師、白領麗人……直到高三那年,中國空軍第一次在河南省鄭州市招收女飛行員,她的命運也就此改變。
當時,劉洋的學習成績優(yōu)異,是上重點大學的“好苗子”,再加上她視力好,身高也符合標準,班主任覺得機會太難得,就幫劉洋報了名。
沒想到,劉洋一路過關斬將,成為空軍長春飛行學院的一名學生。她也是鄭州市首個被錄取的女飛行員。
· 飛行員劉洋的早期照片。
直到成為真正的飛行員,劉洋才發(fā)現(xiàn),飛行非但不浪漫,還充滿了風險與挑戰(zhàn)。
2002年9月的一天,劉洋駕駛戰(zhàn)鷹進行一項俗稱“盲飛”的儀表飛行。飛機離開地面,劉洋剛發(fā)出“收起落架”口令,便聽到“砰”的一聲巨響,一股鮮血噴到風擋玻璃上,座艙內立刻充滿了焦糊味。
機械師緊急報告:“右發(fā)(動機)溫度升高,動力下降。”危急時刻,劉洋表現(xiàn)出少有的鎮(zhèn)定,她集中精力保持住狀態(tài),和機組同事密切配合,在能見度不足2公里的情況下,實施緊急著陸。
成功降落后一檢查,飛機共撞上了18只信鴿,有兩只被吸進了進氣道。如果應急處理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設想。
2009年,劉洋等奉命去西安執(zhí)行人工降雨任務。飛機剛從武漢起飛,就遇到了惡劣天氣。沒過多久,飛機外面開始結冰,螺旋槳甩出的冰塊,打在機身上發(fā)出巨響。劉洋迅速關閉自動駕駛功能,用手緊握駕駛桿,不斷修正飛行姿態(tài)。
“機組商量決定:堅持再往前飛一段,實在不行再找機場備降。當時大家都很緊張,擔心飛機結冰會加劇。我心里只有一個愿望,盼著太陽趕快出來。飛了一會兒,感覺天慢慢變亮了,云層突然閃開了一道縫,太陽露出來了,飛機上大坨大坨的冰塊慢慢融化了,那種喜悅的心情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劉洋告訴記者,這次空中特情對她的影響特別大。“航天員有些訓練項目是對人身體極限的考驗,我總是對自己說:堅持,一定要堅持,也許就在你快堅持不住的時候再堅持一下,成功就在前面。”
記者追問:“堅持未必能等來陽光,還要靠運氣?”
劉洋低頭想了想,認真地說:“只要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就不會有遺憾。”
把祖國的榮耀寫滿太空
作為“中華第一飛天女”,完成神舟九號的飛行任務后,劉洋又回到了以前的模式,和航天員大隊的戰(zhàn)友一起積極參加訓練,學習有關知識,熟悉飛行手冊,了解實驗流程和內容,擔任飛控值班,提供地面技術支持。
針對未來空間站任務,她還對載人航天環(huán)境對航天員的情緒影響進行了細致研究。
“我們依然在訓練,因為每次的任務都不同,技術更新很快,我們既要學習新東西,還要鞏固過去已有的。”
雖然這樣的生活很枯燥,但這一切都是為了她所鐘愛的事業(yè)。
· 2012年6月15日,“神九”發(fā)射前一天的下午,劉洋、景海鵬、劉旺穿著藍色航天員服裝第一次正式對外亮相。
最近幾年,航天員劉洋又多了新的身份。2013年,她當選中華兒女年度人物,并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2016年,她當選為全國婦聯(lián)兼職副主席。有時,她也會到院校和機關做講座,講述自己的故事。
2020年4月24日,劉洋被選為“2020年三位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之一,另外兩位分別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技術負責人之一、神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fā)軔,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
雖然距離第一次“上天”已經過去將近10年,但當劉洋回想起那段難忘的“太空旅程”,她很慶幸自己選擇的職業(yè),很感恩自己的崗位為她找到了這樣的太空體驗,“到了太空,人的情感會被強烈地縮放——親情、友情、家國情,會被無限地放大;名利、得失、恩怨,會被無限地縮小”。
· 2012年6月16日,劉洋在“神九”發(fā)射現(xiàn)場。
在今天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見面會上,劉洋說:“2012年的6月,我代表中國女性進入太空,那時是無比的幸福、激動、興奮。當我離開天宮一號時,我曾向她莊嚴地敬了個軍禮,堅定地對自己說,不久的將來,我一定會再回來。我會一直心懷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國的榮耀寫滿太空。”
劉洋即將實現(xiàn)10年前的愿望。
“神十四”航天員,明日出征,一切順利!
總監(jiān)制: 呂 鴻
監(jiān)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可發(fā)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備案編號:京ICP備2023030480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56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